包裹在悬疑外壳之内的人性寓言
——评电视剧《微暗之火》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6/202406/W020240602534265852960.jpg" OLDSRC="W020240602534265852960.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电视剧《微暗之火》剧照</font></p>
<p> 近年来,悬疑剧类型赛道涌现出的作品颇多,观众跟着剧情抽丝剥茧、推理解谜,似乎越是“烧脑”才越让人觉得过瘾。但是,近日在CCTV- 8黄金档和优酷同步播出的电视剧《微暗之火》却走出了悬疑剧的一条非常规路径。该剧案情并不复杂,就围绕着邻里几户人家展开。故事看似平常,好像真实存在于生活中间,却又像寓言般深刻,包裹了深刻的社会议题,用人性的微光引发了观众对于现实和自身的重重反思。</p>
<p><strong> 在悬案中书写社会百态</strong></p>
<p> 一个个家庭里慈爱的母亲、温柔的妻子,走进街头巷尾,却变成了舆论场上对他人的诋毁者、加害者。小镇上的人看着男主人公周洛作为“状元”考进大学无不交口称赞,在他被学校劝退、失落地回来之后,又冷嘲热讽、议论纷纷。《微暗之火》中书写的社会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向商业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种社会心理。</p>
<p> 舆论的转变恰恰反映了人性的幽暗复杂。虽然发生了一系列凶杀、算计,但本质上推动故事发展的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爱与恨,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着的社会百态。南雅、周洛、陈玲、警察等,剧中大大小小的角色,他们身上的情感和动机都是贴近生活、自然而然的。因为青春的相遇而萌生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因为爱而不得而导致心态的失衡,每一次情感的流动和心理的转变都真实可信。</p>
<p> 剧作没有为了制造悬疑效果强行去塑造反人性的、极端的角色,也没有刻意去拔高某个角色的情感和道德高度,而是展现出了人物“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男主人公周洛在初见女主人公南雅的刹那,被她的美丽所吸引,这是很自然的过程。他的父母指责他为什么这么“傻”,卷入别人夫妻俩的是非当中,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不同的人物言语、行为都体现了“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使得这部作品的情感尺度和道德尺度都保持在观众容易接受的维度之中,没有脱离社会现实和人性规律。</p>
<p><strong> 在泥沼中窥见人性微光</strong></p>
<p> 虽然现实百态中布满偏见、欲望、潜规则,但剧作仍然从中挖掘出了人性的微光,形成了对社会价值的正面书写。尽管男女主人公都不得不面对生存之困难,面对社会上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但他们的内心的世界始终是炽热而真诚的。纵使身在现实泥沼之中,仍能淡然处之,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这是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剧作向观众传递的精神力量。</p>
<p> 尤其是在周洛身上,剧情没有简单停留在少年的欲望书写之上,而是将青春的觉醒和成长进行了转化和升华。面对身边一个拥有美好品质却总是被侮辱伤害的女性,他萌生起保护弱势女性的自觉,于是两人慢慢靠近、相互救赎。正因如此,这条感情线索才没有给人牵强、刻意之感,反而让很多观众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共情。这份共情正是来源于人性深处温暖的底色。</p>
<p>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也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成长和变化。案件的真相没有善恶之间巨大的力量悬殊,也没有正反两派激烈的厮杀斗争,就是隐藏在普遍的社会情绪之中,在“熟人社会”的人情纠葛之中。迷雾一层层地剥离,到最后只剩下人性的一盏“烛光”。那是顽强的生命之火,虽然微弱,但无论多么残酷无情的现实都没有将它浇灭,反而让它一点一点照亮了危难中彼此携手的人的内心。</p>
<p><strong> 在寓言中反观身边现实</strong></p>
<p> 剧作中小镇的名字很有意味——“清水镇”,其实水并不清、人并不善。创作者用寓言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清水”背后的社会困境。这样的故事并不仅存在于虚构作品之中,也不是特定情景下的偶发事件,而是呼应了一些社会普遍现象,能够引发我们对现实和自身的反思。</p>
<p> 南雅的经历,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当代女性在面对社会压力之时,敢于挣脱束缚的勇气和力量。她们无法从身边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于是放弃了依赖性,专注自我内心的建设。正如英国诗人兰德所写的那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像南雅一样生存在小镇社会中的女性,这样的心理和境遇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们希望观众能够跟随这个故事,走向一种对自我的审视。也许一些观众没有经历过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身边也仍然能够找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恶”,也仍然生长着人性最根本的“善”。</p>
<p> 在复杂的历史时空之下,《微暗之火》在封闭的叙事空间里,挖掘出了人物身上忽明忽暗的人性特征。剧作让我们看到,悬疑剧的精彩未必一定来源于高概念、强情节或是多次的反转,一味制造噱头、故弄玄虚只会引来观众诟病,而像该剧这样扎根生活、凝练现实的处理,反而赋予了悬疑剧更加真实的质感。创作者应当相信,当下市场上观众和平台的审美力和包容度都在不断提升,是好作品就应当走上更好的平台,让观众细细品味。《微暗之火》未必要变成“熊熊大火”,继续保持若明若暗的尺度,同样能映照出高歌猛进的时代。</p>
<p align="right">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