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关于魔术这门艺术的一个真实现状。
提起“魔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无人不知,并且备受追捧。但是魔术又和大部分艺术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那就是观众和表演者的关系问题。以歌曲、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例,观众对于演员的表演抱有一种欣赏的心态,演出中观众观感的好与坏,也是基于演员唱功、技法等方面的主观评价。而魔术可能是唯一一种观众和表演者之间存在博弈关系的表演艺术大类。
在很多情况下,魔术开始的第一秒,台下的爸爸妈妈就会告诉孩子:“仔细看,你能不能破解这个魔术。”这句话纵贯我整个职业生涯,不管是我个人的演出还是同行的演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能高频率地听到。结合每次春晚霸占热搜的词条“春晚魔术揭秘”,魔术师和观众这种互相博弈的关系确实存在。当演员受邀参加演出时,主办方通常会要求其表演代表作,而对魔术师的要求则是要表演在其他平台上没有演出过的节目,这也是因为“互相博弈”。
那么能否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历代先贤前辈绞尽脑汁也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因为其中的教育成本巨大,但结合我自身的演出经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现代中国魔术表演形式中试着化解。
许多年前,我在北美开始了自己的魔术职业生涯;2011年回国后参与了央视多档综艺节目录制以及国内国际的各类魔术比赛。可以说我经历了西方和东方两种完全不同的观众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调整魔术观众和魔术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摆在演出之前,作为首要的要务,其重要程度甚至可以比肩节目本身。
西方商业魔术演出基本有这样几类:大型固定剧场演出(大卫·科波菲尔、克里斯·安吉尔等有固定魔术剧场),常规商业演出(大卫·威廉姆森的邮轮剧场),魔术事件营销(大卫·布莱恩的各类特异功能事件),沿桌魔术(比尔·马龙为代表的晚宴表演)。无一例外,这些大师都和自己的观众群体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良好关系体系,很多中国魔术师在职业启蒙阶段也都受到这些大师的影响,但是如果忽略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观众的特点生搬硬套,注定无法赢得观众的心。
因此,我一直在尝试“用最先进的方法,讲最中国的故事”,某种意义上有点“博采众家之长”的意味。中国观众对幽默和神奇的阈值与西方观众大相径庭,而长期以来的古彩戏法在商业上的弱势,以及固有表演形式中“愚弄观众”的属性,导致中国观众普遍存在防备心理。在实际操作层面,我认为可以从魔术剧和魔幻脱口秀这两种形式入手实践改变现状。
魔术剧在2015年前后在国内慢慢流行,由于剧情的存在,魔术效果可以实现为剧情服务;同时由于剧情的指引,魔术成为推动剧情的工具,观众如果能被剧情吸引,自然就会忽略魔术的秘密。但魔术剧通常又是多人剧目,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也尤为重要。这也对剧本和演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喜剧独具魅力,我始终认为不借助任何外界工具,靠一张嘴让观众得到非凡体验是非常难得的。魔幻脱口秀的形式出现以后让很多有语言天赋的表演者拿起了魔术的“武器”。我曾经和曲艺界前辈讨论这个话题,他们戏称是来抢“开口饭”,确实如此,魔术效果作为一个节目的“底”存在,有着无可匹敌的优势,它可以让本来并不能称为一流的包袱变得与众不同,甚至有时候喜剧包袱没响,由于攒“底”的魔术效果存在,大家仍然会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演出。因此,魔术师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魔幻脱口秀某种意义上和古彩戏法中的撂地演出有一定相似之处,都讲究边说边演,难度不低,无非就是台词包袱层面希望更容易被如今的观众所接受。
魔术表演形式的革新任重道远。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获取魔术秘密的渠道越来越直接多样,唯有调整好自己与观众群体的关系,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成为一名有艺术造诣、有市场价值的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