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梅花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
创造性转化与应用
作者:刘晓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从文化寻根到文化保根,陶瓷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必然不可缺席,推动吉州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就是本文的核心宗旨。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基于吉州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吉州窑文创设计不够精美,只是简单地复制原有的传统元素使其失去创意性和独特性,从而制约了吉州窑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也难以从文化体系的角度延续中国陶瓷文化的辉煌历程。

  南宋时期吉州窑梅花纹样的特点

  南宋时代堪称梅文化的全面辉煌阶段。在这个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赏梅、爱梅的风尚,梅花不仅被尊为百花之首、花卉之冠,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并被推崇至极致。与此同时,咏梅诗词、画梅艺术等文化创作活动空前活跃,与之相关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无疑是中国古代梅花观赏文化的黄金时代和顶峰时期。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与艺术气息的朝代,吉州窑的陶瓷作品,如同南宋时期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赞叹;并以其非凡的陶瓷工艺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装饰纹样,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众多纹样中,梅花纹样以其清雅高洁、韵味深长的特点,尤为引人注目。

  吉州窑的梅花纹样,以细腻的线条和流畅的构图展现出梅花的风骨与神韵。花瓣的刻画细致入微,或含苞待放,或盛开怒放,每一片花瓣都仿佛拥有生命,栩栩如生。梅枝则弯曲有力,既有老枝的沧桑感,又不失新枝的生机与活力。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南宋黑釉剪纸贴花朵梅纹盏,口径12.5厘米、底径3.8厘米、高6.2厘米。该饮茶器具设计精巧,独具匠心。彭明瀚著《雅俗之间:吉州窑》称,其特色在于束口造型,腹部深邃,足部圉实。盏的内壁,以米黄色兔毫地釉为基底,缀以剪纸贴花工艺创作的梅花图案,花朵总计十四朵,分布呈现散点状,均衡而和谐,视觉呈现既丰满又不失整洁。再看盏的外壁,施以黑釉,但并未覆盖至底部,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釉层较薄处,显现出深沉的酱褐色,与裸露出的灰白色胎体相映成趣,更显古朴雅致。散点朵梅纹作为吉州窑瓷器的标志性装饰图样之一,在此盏上得到了完美展现,不仅增添了器具的艺术气息,也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整体而言,此饮茶器具既具实用性,又富含艺术美感,是品茗赏器的绝佳之选。

  南宋时期,吉州瓷上折枝梅图的大量涌现,既是地域文化与艺术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工匠们创新精神与技艺水平的体现。代表作如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该瓶口径4厘米、底径7厘米、高21.7厘米,而梅枝的刻画更是别具一格。弯曲有力的梅枝,既有老枝的沧桑感,又不失新枝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与花瓣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梅花图景。这些梅花纹样,不仅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梅花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品格。在色彩的运用上,吉州窑的梅花纹样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黑釉深沉而神秘,仿佛能够吞噬一切光明,却又在黑暗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米黄色透明釉纯净而高雅,如同初春的雪花,清新脱俗;整体温润而含蓄,给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感。这些釉色与梅花纹样的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更加鲜明突出,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吉州瓷上折枝梅图的崭露头角,为梅花装饰图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州窑的梅花纹样不仅具有装饰性,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而梅花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更是南宋时期文化精神的体现。它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品格,这与南宋时期文人墨客所追求的品格风范相得益彰。

  其之所以在南宋时期的吉州瓷上广泛涌现,学者程杰在《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深层原因:一方面,吉州位于江南地带,这一区域是梅花生长繁衍的沃土,也是赏梅文化盛行之地。当地的工匠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梅花,受其美景熏陶,自然而然地会将其选为瓷器装饰的灵感来源。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使梅花图案更贴近自然、生动逼真,还赋予了吉州瓷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自宋代画家扬无咎以来,江西地区便成为了墨梅画创作的核心地带,墨梅画在此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这一文化背景使得吉州瓷的工匠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汲取丰富的墨梅画艺术养分,将其融入瓷器装饰之中。因此,吉州瓷上的折枝梅图不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

  可以说,南宋时期吉州窑的梅花纹样是一种集艺术与文化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其精细的刻画、鲜明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它都是南宋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让我们感受到了南宋时期文化的繁荣与辉煌,也让我们对古代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南宋时期吉州窑梅花纹样的传统应用

  南宋时期,梅花纹样作为吉州窑瓷器装饰的一大特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瓷器之上。这些精心设计的梅花纹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吉州窑的瓷器赋予了独特的魅力与韵味。它们或简约或繁复,但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装饰和美化器物的效果。这些纹样通常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梅花的轮廓,再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使得梅花在瓷器上呈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梅花纹样的装饰作用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更传递出了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当吉州窑的匠人们将这些寓意巧妙地融入梅花纹样之中,每一件瓷器都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具体来讲,梅花纹样的装饰作用还深刻影响到了陶瓷器物的整体设计。无论是用于日常使用的碗盘壶盏,还是用于陈设观赏的瓶罐壶鼎,这些纹样通常与器物的形状、尺寸和功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绽放出相得益彰的无限魅力与光彩。

  在吉州窑的梅花纹样中,匠人们运用了多种装饰手法,如刻划、绘画、模印等,使得梅花纹样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他们还通过调整色彩和线条的粗细、疏密等手法,表现出梅花的傲然挺立、清雅脱俗的气质。这些应用和技法提升了陶瓷器皿的艺术价值,也较好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审美风尚和文化内涵,成为南宋时期陶瓷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藏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吉州窑梅花纹碗,都比较鲜明地体现出了上述特征。笔者曾参照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吉州窑玳玻釉梅花纹碗进行了作品复原,并对吉州窑梅花纹饰的传承转化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摸索,深感吉州窑梅花纹饰对于涵养当代文创设计审美和推动陶瓷工艺行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吉州窑梅花纹样的创造性转化

  吉州窑,作为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其梅花纹饰更是独具匠心,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对吉州窑梅花纹饰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了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一件好的陶瓷工艺作品不能只是空泛地认识古器物的外观,还应该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加深艺术修养,引领业界深入了解其文物内容特色与美学共相。

  古代陶瓷工艺和审美设计历来跟生活密切相关,这是我们探讨现代陶瓷工艺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掌握吉州窑的艺术与设计创意基础上,追求与现实生活灵活结合,是必然的路径方法。比如,萃取梅花元素,充分考虑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将传统梅花纹样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转化为文创商品,活化其设计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同时,设计不是永远追寻新颖,更需要回过头从文化中寻根,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梅花纹样的提炼与再创作,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再创作,进而打造出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作品。

  这里大体包括以下几个路径策略:一是深入研究吉州窑梅花纹饰的传统特征,理解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梅花纹饰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传统的构图方式,尝试更加新颖的组合与搭配。例如,可以将梅花的枝干、花瓣等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与现代流行的线条、几何图形等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更具现代感的图案设计。二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吉州窑梅花纹饰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其创造性转化。通过扫描、建模等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梅花纹饰转化为数字模型,进而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自由创作和编辑。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突破传统制作工艺的限制,尝试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三是将吉州窑梅花纹饰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将梅花纹饰与绘画、雕塑、服装设计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不同媒介的展现方式,让梅花纹饰的魅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当然,在这过程中还要注重保持吉州窑梅花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不能为了追求新颖而失去传统,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在设计和工艺构思当中,则可以重点研究和摸索以下几种方法手段,包括“简化与重构”,将传统的吉州窑梅花纹样进行简化处理,去除繁琐的细节,保留其基本形态和特征,又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重构,形成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图案;“抽象与提炼”,对吉州窑梅花纹样的形态和线条进行抽象提炼,将其转化为简洁的几何图形或符号,从而让传统纹样更加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解构与重组”,将吉州窑梅花纹样的各个元素进行解构,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案。如此,则可以创造出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具有独特创意的新纹样。

  吉州窑梅花纹样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文创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意源泉。做好有效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就是在审美观念上要深挖和提取传统审美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语言;在工艺实现上要注重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纹样进行精准复制与再现,同时利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创新性应用,推动吉州窑梅花纹样实现现代转化;在行业拓展上要适当地跟不同的设计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无论是在家居装饰、服饰设计还是文创产品领域,进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在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当中,笔者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同时也相信,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应用,必将会给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享受。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2023年下半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题项目(文化艺术类)“推动吉州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