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传统村落守护者
栏目:忆故
作者:蒲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六村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供图

  突然接到浙江省民协的朋友发来的一则讣告,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居然是王峻。不可思议又不能接受,关闭信息又再次打开,经反反复复几次确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25日凌晨4时0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52岁”一行灰色大字依然扎眼。脑中空白几秒,随即将消息转发给了冯骥才先生。片刻之后,冯先生打来电话,开口便问“这是松阳的王峻县长吗”?我说“是”。他说“我还在办公室,你过来一下吧”。来到冯先生办公室,他再次重复了刚才那句话“这是松阳的王峻县长吗”?见我点头,他又问:“消息来源可靠吗?我们2021年在浙江西塘举办的‘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十五周年国际研讨会’不是还邀请了吗?他不是升任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了吗?他不是到四川省政府挂职做副秘书长了吗?”面对先生一连串发问,我只能回答同一个字:“是!”冯先生长叹一声:“哎,真是可惜,他是一名有头脑、务实又年富力强的好干部,我们又少了一名传统村落保护的忠诚守护者,这个损失可太大了。”

  冯骥才先生为王峻离世发去唁电:

  惊悉王峻同志去世,十分震惊与心痛。王峻同志是杰出、能干又实干的干部,他为松阳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永远留在大地上和历史中。望家属节哀。

  ——冯骥才

  因工作的关系,我与王峻相识于2014年11月3日,此时“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选两批,松阳县有8个传统村落列入其中。此时的松阳县在传统村落保护之路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听闻冯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领域拥有诸多科学理念,时为松阳县县长的王峻期望拜访冯先生,就松阳县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初次见面,二人便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王峻将松阳传统村落的地域特征、资源优势、存在现状以及关于“留原住民,走生态路”的发展策略与未来规划娓娓道来,并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绝对不能排斥原住民。原住民走了,传统村落也就失去了灵魂”的观点,这与冯先生的思路不谋而合。每当冯先生问到一些关于民计民生的细节问题,他无一不是迅速将准确的数据脱口而出。此时,正值由冯先生发起的“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王峻说,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正在抓紧建设已入选国家级名录的传统村落档案,并组织各部门都有参与的编撰专班。因此,此行六人,皆为分管档案、农业、文旅、规划、环保等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他说:“不但是档案编写,传统村落的整体发展也不能依赖于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完成,主要负责领导不同心一致,基层怎么落实,老百姓怎么把劲儿往一处使。”这诚然不是一句空话,他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很快被得到证实。

  2014年12月3日,受冯先生委派,我与同事前往松阳传统村落展开了首次调研。当日接站唯有司机一人,他抱歉地说:“今天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去开大会了,县长规定只要涉及传统村落的领导都必须到场。在我们县,传统村落是协力完成的事情,我们是贫困县,资金有限,必须想好了才能去干。村里要想修一条路,得好几个部门协商好了,不能今天下水管道翻一遍,明天整治村容村貌又翻一遍。然后再现场办公,责任到人。”后续的几天调研之中,王峻陪我们去往杨家堂村、吴弄村、横樟村进行田野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几个村落中,路遇男女老幼,几乎都会与他打招呼,平淡得像邻居或乡坊。我有些诧异,他笑着说:“他们隔三差五见我,早就习惯了。坐办公室,打打电话,号召号召是没有用的,经我手做出的每一个项目都像自己的孩子,都得从头管到尾。”看到村中保留着多座历史悠久却残破的老房子的现象,我问:“现在很多社会资本都想入驻村落,您怎么没有借力整修?”他答:“一件事情在没有想清楚之前,不要着急去做。我认为村落不但是不可再生遗产,更是历史的珍藏品。造成今日乡村的衰败萧条,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尽管很多乡村依旧衰败萧条,但我想也应该可以感受到它开始涌动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不应该在掌握科学、体系、完善的方法之前动手,需三思后行。”或许从此时开始,原住民充分参与“拯救老屋”的种子已经播下。又或许从此时开始,松阳已开始探索集综合协调机构、风貌审查机制、合力共建机制多元一体的管理模式。

  随后的几年中,在党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下,松阳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包括原住民在内的一致认可,荣誉也随之而来。2018年7月7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点赞了松阳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方式。王峻在节目中讲道:“要把传统村落放到历史动态的进程中去,用中医调理的方式,让它慢慢恢复生机和活力。所以我觉得这个不能急功近利,要遵循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律。”此后,他开始了对传统村落创新发展模式的摸索,并通过“传统村落+特色民宿”“传统村落+生态精品农业”“传统村落+摄影写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村落+电商文创”等产业融合模式为村落“活态保护、有机发展”寻得了崭新发展契机。其间,受冯先生委派,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前往松阳进行调研,共同见证了传统村落的变化与发展。

  2015年12月,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在浙江海宁举行,冯先生作为颁奖嘉宾应邀出席。王峻得到消息前来拜会。清晨7点,王峻到时,满脸风尘仆仆。冯先生问:“松阳来宁波不近,几点出发的? ”王峻笑道:“昨晚得到您在浙江的消息,交代了一下工作,凌晨两点就出发了,正好在路上思考一下如何与您汇报。”会上他将在传统村落发展中的问题一一提出,其中着重提出了当下缺少统一保护标准与管理办法的困惑。冯先生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最根本的应该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并建议他“健全工作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此后,松阳先后制订系列政策文件和技术指导手册。

  冯先生一直认为王峻是一位具备极高“文化修养”与“文化情怀”的“专家型官员”。每次与冯先生交流,二人并非仅围绕传统村落话题展开,时而聊文学,时而谈艺术,时而聊生活中的感悟。有一次与冯先生的交谈中,他说:“我现在正在学习《威尼斯宪章》,里面讲到了很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这能为传统村落和松阳老街修缮提供一些经验借鉴。”随后,他又表示正在探索一种“中医调理、针灸激活”的模式,即按照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最有效的人工干预原则,提炼每个村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产业,精准定位,建立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资源生长型经济发展体系,给予村落适度的刺激,使其慢慢恢复生命力,在“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与人心修复”中践行文化引领乡村文明复兴之路的目标。

  2019年9月24日,“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王峻应冯先生邀请参加会议,作了题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的发言,并提交了近万字的学术论文。他将当下松阳开展的“拯救老屋行动”进行了分享,并认为“这不仅是在拯救传统建筑,更是在拯救文化自觉、乡村文明。不仅是一次推进文物保护的公益实践,更是一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此项行动肇始于2016年,是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资助开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松阳县被确定为此项目整县推进的试点县。行动一经开展,不但获得了《人民日报》的点赞,还于2022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老屋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外延也从农村老屋向城市社区、历史街区等更大范围扩展,松阳样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重视和推广。

  2021年4月26日,“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十五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浙江西塘召开,冯先生再次向已升任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的王峻发出邀请。受种种原因影响,两人虽多年未见,相逢后依然交谈甚欢。冯先生邀请王峻共同为《西塘宣言》发表十五周年石碑揭幕,并就我国传统村落从“抢救性保护”迈向“科学保护”新阶段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王峻在会上作了题为《保护中华文明根脉,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发言。此时的王峻精神良好,虽已肩负更为全面的文化工作,但与冯先生交流起传统村落保护的方法、理念、思路依然热情澎湃,滔滔不绝。

  我最后一次与王峻交流是在2023年6月1日,他发来一篇名为《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为什么创作〈非遗里的中国〉》的文章链接,我向他转达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将要成立西塘传统村落非遗田野教学实践基地的消息。他回复:“四川的传统村落也十分具有地域特色,欢迎冯先生来调研指导。今天我刚好挂职满两周年。”谁知约定还未实现,再见竟是永远……

  今日,逝者已去。我们心目中那个为松阳传统村落乃至全国传统村落保护都作出贡献的王县长,真的离开了。痛定思痛,谨以此文悼念,以志存记点滴。

  (作者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