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之后,如何持续繁华?
栏目:艺见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十年来,《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装台》等严肃文学作品被成功搬上电视屏幕,体现文艺创作者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2024年开年,根据作家金宇澄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也成为现象级精品,生动讴歌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引发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文艺创新的“繁花”如何持续盛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特邀请专家学者撰文,从《繁花》在叙事结构、典型塑造、视听艺术、美学风格、价值表达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创新之处谈起,探讨如何推动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创新发展,以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本期“艺见”特刊发五篇文章,以飨读者。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