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非遗项目的当代生命力
栏目:非遗
作者:李晓唱  来源:中国艺术报

唤醒非遗项目的当代生命力

——“槐店文狮子”由“技艺传承”到“情感传递”的保护经验

“槐店文狮子”传承人在缝制道具

  作为“狮舞”的一种,流传于河南省的“槐店文狮子”入选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舞蹈类非遗的扩展项目。从汉唐时期西域的“五方狮子舞”到波斯尼沙布尔人海鼻耳带入中原的“胡人假狮子”,再到今天扎根于河南省沈丘县槐店回族镇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槐店文狮子”在其可考证的近八百年传承历史中,由一种外来舞蹈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而今正逐渐成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典型。

  传统手工技艺的凋零

  纯手工打磨表演道具是“槐店文狮子”艺术生产过程中具有特色的一环,传统表演中用到的道具(狮、虎、麒麟道具各一套,小狮子道具一式两套,圆笼绣一个)均由当地老艺人手工打制:“狮子、麒麟、独角虎三兽是节目中的主角,它们的头部都是先用土坯塑型,再多次张贴纸张或者麻布,确保足够贴合之后再上色,最后再给身上缝上长长的棕毛。”该项目的第26代传承人李淼介绍,除了头部造型,“槐店文狮子”的道具还格外注重狮皮、狮脚、笼绣的选材和制作技艺。在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中,目前只有3人精通这项手工技艺,且年龄均在50岁以上。在以“保护为主”的时代,非遗的传承过程强调“具身性”的体验,即对身体技能的感知。作为一种真正的“活态遗产”,手工技艺在传承人的每一次制作和传承过程中都在被二次创新,这也是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槐店文狮子”也在探索身体技能之外的技艺,例如,目前展演所用道具在尽可能保留传统道具特色的基础上做足了“减法”: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制作工艺、选取更常见更轻便的材质,一副道具的平均重量由之前的80至90斤减为20至30斤,这也为节目呈现的动作难度和灵活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的再灌注

  “槐店文狮子”以狮子、麒麟、独角虎三种猛兽为创作对象,试图塑造雌狮不同于“武”狮的以慈悯、包容为主要性格的“文”的形象,同时通过雌狮与麒麟、独角虎的相处展现出当地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究其创作来源,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特定场域中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

  在“技艺传承”受到挑战的当下,对“槐店文狮子”的保护呼吁人们深挖集体记忆,提炼地方特色文化基因。沈丘县在古时就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各地文明交汇于此,并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形式。近年来,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大志依照我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舞龙闹灯的节日习俗,编创了“三狮闹春”的故事情节,强化对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认同感;该传承人结合当地回族居民饲养牲畜的日常生活重新编创了“母狮生子”的节目片段,用以传达母慈子孝的传统文化精神。基于当地慈悯孝悌、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文狮舞的故事篇章由原始的“独角虎巡场”“麒麟送子”和“狮子巡山”发展为现今的“神兽独角兽”“吉祥麒麟”和“三狮闹春”。在非遗“具身性”的保护路径之余,流传地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赋予了“槐店文狮子”新的生命力。

  以传承“习性”为重心的情感传递

  近年来非遗保护的重点从身体的感知和体验,逐渐转移到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上来。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技术的更迭正加速着社会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与我们渐行渐远,如何通过情感传递的方式重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是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不仅需要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老一辈传承人的“习性”。

  在国家政策“非遗进校园”的指引下,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回族中学校长李淼将“槐店文狮子”带入校园,由于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优势,李淼一上任就建立“文狮子社团”传播非遗文化、传授非遗技艺。迄今,李淼共在该社团收徒106人,先后有600余名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了解非遗文化并参与展演。除了对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李淼通过定期参与学生体育锻炼、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等展现着他的“习性”,成为徒弟和学生们公认的“文狮子”。除了校园传承的路径,“槐店文狮子”还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强化着传承人的责任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项目的第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大志所在的李氏家族先后培育了传承人和表演者8名,以家族“习性”和使命为核心的情感表达推动着该项目的保护传承。

  身体技艺的传承为非遗文化得以延续提供了充分条件,而传承人的“习性”代表着特定场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槐店文狮子”目前的传承重点是以传承“习性”为重心的情感传递,在理解前辈们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培养传承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感,通过文化认同和情感体验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力图促成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当代保护经验不仅为我们回答了深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也有助于唤醒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和行动力。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