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入画,水色淋漓
——“行蕴静象——张成毕绘画作品展”观后
栏目:人物廊
作者:曹凌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家园之三(水彩画) 2022年 张成毕

  寒冬来临,“行蕴静象——张成毕绘画作品展”在温州市文化馆悄然开幕,没有任何仪式,没有宣传推广,展览规模不大,仅展出温州美协主席张成毕近十来年创作的14幅水彩画,却吸引了众多文艺家和温州市民前来观展,在温州“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也凑热闹前往观赏,细细看来,感觉每一幅画作都是张成毕艺术生涯中有代表性的佳作,总能给我带来某种艺术享受与启示。

  创作于2020年的《礁之说·九》,画面上礁石的坚硬与海浪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礁石有褐红色、有灰黑色,片草不生,以亘古不变的姿势静默;深蓝色的海面泛动着潋滟波光,在海天相接处闪现一道明朗而炫目的白光,这是阳光的反射,又会转瞬即逝——画家用这一静一动,画出了大海生命的痕迹。创作于2021年的《礁之说·海钓》,礁石更为耸立、更为冷峻,大海更为温和、更为安静。在画面不起眼的一角,两个海钓者站立在礁石上,容易被忽视,也最不能忽视。季节大约是在初冬,阳光显得异常珍贵也异常和煦,洒在隆起的礁石上,温暖却也包裹着观赏画作的我们。创作于2008年的《海之韵》,一只木质的小渔船停泊在浩瀚的海边,此时风浪正急,渔船随着风浪不停摇摆。船里没有渔民,只留几件简陋的渔具。简单的画面,却让人产生广阔的想象,想到一代代渔民的艰辛和危险,想到他们生存的不易和面对困境的坚毅。海之系列,是张成毕作品中屡见的题材。他娴熟自如地运用透明的色彩和水的稀释,用水彩的流动产生大海与礁石的自然之美、形色之美和诗意之美,画面视觉明澈通透、自然洒脱,令人回味无穷。

  张成毕出生在东海之滨、鳌江之畔的鳌江镇,小镇依江面海。孩童时他常在江岸边嬉戏,在海港码头玩耍,他感受到渔船与大海、渔民与港湾的特殊关系。1985年,16岁的他考入温州技工学校实用美术专业,当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识发生变化,水彩画等西方艺术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张成毕也喜欢画风随性、明丽的水彩画。上世纪90年代,好学的他到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造。上海一直是水彩艺术发展的沃土,他向多位水彩画名家学习,又融汇中国传统画的技巧与特色,创作富有中国艺术情趣和气质的新水彩画作。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张成毕难舍的乡愁,他经常到海边去聆听海洋的呼吸,解读无数依海而生、向海而行的故事,他以水彩为媒,不断探索大海的奥秘与海洋文化的精髓。

  尊重自然,热爱山水,张成毕的另一创作素材是家乡的大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母题。如创作于2022年的《行蕴静象系列》,画面上层峦叠嶂,奇峰高耸,云雾飘逸,风烟迷茫。画家构图简练,用色大胆,干湿结合,浓淡相生,和谐统一,每一幅作品都充满梦幻式的单纯和意趣,给观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其中《行蕴静象之四》以蔚蓝色为基调,山峦、云雾、天空,以形写神、明净自然,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天山一色的绝美意境。而《行蕴静象之二》则用淡绿色铺染,色彩清晰明快,光影恰到好处,展示了春季里漫山的绿意,隐现于山间的丛林和流动的云雾中。作者用新颖的谋篇布局、潇洒的笔墨水色,组成画面各种绚丽的元素,令人赏心悦目。

  追求水的语言、形的完美、色的情感,张成毕在艺术的道路上奋进不止,创作不息,近十来年,他迎来了水彩画创作的高峰期,题材也更加广泛。他从温州出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瓯山雁水到大漠荒原,一路上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创作于2022年的《家园系列》,聚焦的多为中国西部地区人烟稀少的小村庄,用笔干净利索,具有韵律动感,而无意的水迹塑造,使水与彩的交融化作轻盈却有张力的东方水彩之美,让人感受到村庄里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漫长的岁月、沧桑的历史、人情的温暖和生命力的雄浑与饱满,有着永恒的时空感。

  透过展览,我们领略到张成毕的审美表达和艺术风貌,也感受到他的坚守、勤奋、严谨与追求。但这仅仅是他的初步成果,因为艺术创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需要对知识、技巧和材料的掌握,需要对生活和外部世界的独特关注与敏锐捕捉,需要无穷的遐想和热爱的情怀。张成毕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期待他创作出更多的心灵之作,为中国水彩艺术开拓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