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亮率真的歌声、自在轻快的旋律、淳朴热烈的氛围,动听动人的花瑶山歌萦绕在耳,撩拨入心,由杨少波作词、温喆作曲,春雷、向孜演唱的歌曲《云梦花瑶》,以淳朴热情的花瑶敬酒歌为引,把人们带入了雪峰山上的花瑶胜境。
花瑶是历史上迁徙较多的瑶族的一支,在“漂湖过江”的漫长的迁徙与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湖南省溆浦、隆回的花瑶大约在明朝中前期迁往山高林密的雪峰山,定居在溆浦周边、隆回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一带,因此以溆浦龙潭、隆回小沙江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花)瑶山”“百里瑶山”。长居大山深处的花瑶人民,依然保持着原始古朴的农耕生活方式,也依旧承袭着最古老、纯真、神秘的民族风俗习惯。美轮美奂的花瑶挑花、圣洁疯狂的花瑶婚俗、浪漫醇美的花瑶山歌,都是花瑶独特而绚烂的民族名片。
《云梦花瑶》的歌词创作是杨少波对体验到感受到的“心中的花瑶”的诗情画意的呈现和传达。“吊脚楼上,炊烟袅袅,林中的小溪尽情地欢跳”,近看花瑶,吊脚楼里溪水旁,炊烟袅袅人家。“层层梯田,直上云霄,悠悠白云,山腰萦绕”,远观花瑶,高山之上云之下,梯田层层农家。“清晨把太阳拥抱,夜晚把月亮挂在树梢”,勤劳花瑶,日出而作月升而息,男耕女织自逍遥。阿妹挑花,“挑起情歌在那梦里飘”;阿哥耕耘,“耕出阿妹甜甜的微笑”,浪漫花瑶,阿哥有情阿妹有意,把日子过成诗,让生活酿出蜜。寥寥数句,质朴平实,把花瑶人民自然自在、自足自乐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勾勒了出来。
临近窗前,花瑶姑娘忙挑花,“挑醒了黎明,挑醉了夕阳”。花瑶挑花是“花瑶文化”的活化石。聪慧灵巧的花瑶女从小就受到花瑶文化与挑花技艺的熏染,从五六岁开始学挑花,一直挑到人老眼花。红艳如阳的大盘帽、色彩绚烂的挑花裙、艳丽醒目的花纹彩带,不仅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悟,更是花瑶民族悠远历史的生动诉说和传承,花瑶民族的历史渊源、精神信仰、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特色及情感等,都在一幅幅精妙绝伦的花瑶挑花中呈现出来。远上田间,花瑶阿哥勤耕耘,“耕来了希望,耕圆了梦想”。花瑶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崇山峻岭间、坡岭沟壑中,一点一滴开垦出块块农田,是灿烂辉煌的“稻作文化”的壮丽史诗。
词作以动写景、以动写人、以动造境,在叙述节奏上呈现出动态的流畅美和流动的音乐美。而时空和视角的转换、近景与远景的交替营造出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则产生了真切的沉浸其中、陶醉其美的审美感受。现实白描与浪漫夸张的表现手法,化繁为简与化实为虚的表达方式,将热爱与赞美的情感层次呈现得丰富多元。“耕来希望,耕圆梦想,耕出阿妹甜甜的微笑”,字字平实,字字皆“甜”;一“来”一“圆”一“出”,以虚写实地将花瑶阿哥任劳任怨、勤劳踏实,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赢得甜蜜爱情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品格展现出来。“挑醒了黎明,挑醉了夕阳,挑起情歌在那梦里飘”,字字简约,字字都“美”;一“醒”一“醉”一“飘”,化实为虚地描绘出花瑶女用双手挑出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爱情的纯真、热烈、浪漫情怀。把太阳“拥抱”,把月亮“挂”树梢,则极致浪漫地把天地自然之间的桃源人家的和谐和美、自在恣意点染了出来。
歌词用词凝练简约、恰当巧妙、灵动自然,既具通俗晓畅、质朴无华的平实美,又不失浪漫醇美、韵味悠长的意境美。杨少波用心用情用功的创作,实现了“小小歌词”百字之内绘天地、方寸之间展致美、浅显之际寓深意、平实之处现真情的艺术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根据歌词的特点,作曲家温喆在谱曲时采取了男女对唱的形式,通过巧妙的视角和话语转换,将花瑶姑娘与花瑶阿哥在辛勤劳作、快乐生活中收获甜蜜爱情的过程呈现出来,同时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又极富民族浪漫情怀。在编曲时,温喆用纯朴热情、优美动听的花瑶敬酒歌作引子,并在主歌的创作中也引用了部分元素。花瑶姑娘们率真的歌声,独特的花瑶民歌元素的融入,自然地把听者的思绪带入到美丽、多情、浪漫的花瑶情境中。副歌部分采用了同名大小调的转调,旋律从轻快转入了委婉,朴实的恋情随着节奏的跳跃而高涨,随着弦乐的舒展而陶醉,在拨动心弦的一声声独白中和爱的和声里升华。
如塞·泰·柯尔律治所说,只有动情写作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云梦花瑶》是词曲作者动情而作,也是歌曲演唱者动情而歌的动人作品。歌唱演员春雷与“花瑶百灵鸟”向孜真诚用情的歌声中流淌着对花瑶人民无限的热爱和赞美。花瑶阿哥的勤劳、朴实、坚韧在春雷原始、粗犷、高亢的嗓音中展露出来,而向孜甜美、清亮、灵动的歌声把花瑶阿妹的淳朴、纯真、醇美表现了出来。在创作者共同“动情”之下,《云梦花瑶》为他们“心中的花瑶”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民族诗画,唱响了一曲动人的花瑶恋歌。
(作者系怀化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