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舞蹈元素融入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的策略
作者:李志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指出各级各类高校应全面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和指导纲要,各高校教师要树立“大思政”格局观,自觉守好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田”。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是一种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耦合的新教育模式。而民族特色舞蹈作为本民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情感表达和艺术审美等。将其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深刻感悟民族特色舞蹈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增强传承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挖掘民族特色舞蹈的思政元素

  民族特色舞蹈元素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融入,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加强对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深入挖掘民族特色舞蹈的思政元素,坚持以内容为核心,全面深入推进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民族特色舞蹈作为集表演性、观赏性、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特色舞种,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性。高校体育教师可将“民族特色舞蹈史”作为课程内容开发的切入点,挖掘民族特色舞蹈服饰变化、音乐元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共同发力。例如,傣族特色舞蹈作品《生存》,借用“纱元素”颜色的变化来反映水源污染前后小鱼的形象转变,启发观众深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借“抛纱”这一动作,烘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蒙古族舞蹈作品《白马》,以“白”象征纯洁、美好,以“白马”的自强不息赞扬脱贫英雄,歌颂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民族特色舞蹈表演以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为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高校公共体育工作者在编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时,可着重将展现革命历史文化的民族特色舞蹈作品融入课程内容中,如《东方红》《红红的日子》《红旗颂》《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以《东方红》为例,这部作品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性,借歌舞形式,以史诗般的宏伟风格与壮大的舞蹈场面,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

  加强公共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想实现民族特色舞蹈元素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机融合,需要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思政教学技能、民族舞蹈理论与实践技能,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将民族特色舞蹈元素融入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

  高校应加强民族特色舞蹈与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合的宣传教育,强化教师对民族特色舞蹈思政育人价值的思想重视和情感认同。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帮助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成立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工作小组,由党委领导亲自带头,激发教师开展融合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应提升公共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与思政教学敏感度,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提炼、总结民族特色舞蹈元素中隐含的思政内涵,积极寻求合适的呈现方式。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体育+思政”教师的合作教学机制,鼓励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例如,根据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情况,高校可配置1至2名思政教师,采取“双师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助力学生思政素养与体育素养的显著提升。

  高校应注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公共体育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通过责任意识教育,强化公共体育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通过榜样教育,成立优秀思政教师名师工作室等,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职业形象与行为规范。

  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教育空间

  民族特色舞蹈元素融入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可将融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手段,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体育教育实效性。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教学载体向学生展现民族特色舞蹈作品,在官方网站开设专门的体育思政板块,深入剖析《乳娘》《文成公主》《千红》等舞蹈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使民族特色舞蹈元素更好地融入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例如,公共体育教师可利用“雨课堂” APP,以观看视频、语音讲解等方式,呈现《醒狮》这一民族传统舞剧,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立体地赏析岭南舞蹈艺术元素与南狮舞蹈元素的融合。并依托实时答题与弹幕互动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向革命历史致敬,激发学生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学生依托剪映、抖音、小红书等APP进行舞蹈作品的制作、剪辑、编排、录制等。例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师生制作的《武汉,我们相守相依》,表达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获得“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转发,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级思想政治专项课题立项项目:“课程思政”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融合的逻辑理路及实践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2022XGSZ0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