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亦梦亦真》:
聚焦在科技创新赛道上执着奋斗的身影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原创现实题材音乐剧《亦梦亦真》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电影学院千人剧场演出了三场,开启了这部音乐剧复排后首轮演出的序幕。这部作品在2022年首演时,就有观众评价为“硬科技音乐剧,让人耳目一新”。而音乐剧的名字也巧妙地嵌入了故事发生地北京亦庄和故事的内核——“追求梦想,让梦想成真”,更让观众有一种真实感和时代感。这次复排后首轮演出,剧目进行了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显示出了出品单位打磨精品的决心和执著,这一点与剧中的主人公郝杰的性格特征形成互文。

  原创音乐剧《亦梦亦真》由北京演艺集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文化部、北京经开区文联出品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承制,是北京演艺集团聚焦现实题材,以“创新文化”“科技自立自强”为内涵,凝心聚力出品的原创音乐剧作品,也是北京演艺集团原创现实题材音乐剧“奋斗三部曲”之一。剧目立足我国的智能产业领域,聚焦走向民族复兴产业先行者的内心成长,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找回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在迷惘中思索,在发展中强大。

  剧中主人公郝杰作为“开发区二代”,享受了开发区发展的红利,得以出国深造,之后他放弃了美国硅谷优厚的待遇,接受好运智能科技公司邀请担任CEO。当他与公司同仁一同冲刺于无人自动驾驶的产业“赛道”时,就无人车核心——芯片的来源是应该坚持自主研发还是接受外国公司的供货谈判条件,与公司董事会发生了矛盾。这一核心戏剧冲突与现实是如此贴近,不由得让观看复排后首场演出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子们十分投入并产生共情。演出结束后他们还未能从这部音乐剧带来的“热血”状态中抽离出来,纷纷表示,“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困境到产业先行者不惧失败勇于创新的破局,这部剧讲述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故事!看后倍感振奋!”

  “没有最后一次,只有再来一次”

  编剧许锐在第一轮演出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对人物进行了整合,对他们的矛盾关系包括整个戏剧的脉络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核心是让故事的叙述更清晰、故事冲突更集中、人物形象更丰满,随之而来是整体的节奏更紧凑。原先两个男主人公——郝杰和董事长两人的大部分戏份现在都集中在了郝杰身上。

  在复排演出海报上印着这么一句话——“没有最后一次,只有再来一次”,这是剧中主人公郝杰永不言败精神的写照,也是编剧许锐对中国科技人员坚毅向前精神的提炼。这句台词的出现,是许锐在不断地深入亦庄采访、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打磨中,对科学研究历程认识不断清晰起来,才有可能产生的。这也是这部剧复排打磨演出中最重要的收获,无论是对主创来说,还是对观众而言。

  “我在第一版做这个剧时,认为剧中人物失败之后一定要成功,但实际上我们采访到和搜集到的相关新闻显示,在科技强国包括芯片研发方面,存在着那多么困难,往往在很多失望绝望当中,给一点点希望,科研人员们都会很振奋。”许锐说,“后来,我感到不一定要写我们获得了多么大的成功,也不一定都要有完美的结局。因为我们还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当中。”于是在剧中,虽然郝杰向董事长许诺,这次芯片测试是最后一次了,董事长也对他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不成功这件事就算了”。可是当他们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他们又回到了这句话,“没有最后一次,只有再来一次”。全剧在新一轮的新车测试中走向尾声,让观众带着是否成功的疑问走出了剧场。许锐强调:“只有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再出发,才是探寻未知世界、探知未来的精神所在。”

  硬科技题材也要拨动观众柔软的内心

  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剧创作中,原创剧目占比不多,而聚焦于当代科技创新进步、讲述产业前沿故事的更是凤毛麟角,这需要主创者们以开创性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投身其中。导演王婷婷曾执导过音乐剧《金沙》《钢的琴》、舞台剧《战马》等,有着丰富的音乐剧制作经验。但对于《亦梦亦真》这样的创新题材,她也是第一次接手。在对剧目进行打磨的过程中,王婷婷脑海中对中国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的形象也日渐生动起来。她对那些她接触过和采访过的对象如数家珍:新石器、百度阿波罗、开发区自驾办等的负责人,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科研人员都非常年轻,其中几位还都是女性。这些年轻人向她阐释着人工智能、单车智能等前沿产业,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亦庄在人工智能行业进行了怎样的布局、亦庄开发区怎样变成一个自动驾驶的试验田等方面的情况。于是这些充满着活力的年轻人的特点都凝结在郝杰身上。王婷婷眼中的郝杰不怕输,“他不是外部力量很强的人而是内心力量很强、很有韧劲的人”。她认为郝杰是中国当代很多创业者、科技人员的缩影或者说年轻一代的缩影。“他有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冒进,有点执著。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做不成的一件事,他非要做,他相信未来有一天会成功,也许今天的努力暂时得不到结果,但是无论如何也要一丝不苟。”

  由于题材的规定性,也许剧中有那么几个科学术语有点深奥,但是主创团队从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都按照音乐剧的艺术规律,力求展示人物内心,引发观众的共鸣。例如郝杰的敏锐和执著、小宇的热情和乐观、杰西卡的干练和纠结、董事长的冷静和沉稳……在这些主要人物的刻画中,又融入他们性格的多侧面,能拨动观众柔软的心弦。

  郝杰在遭遇芯片测试数次失败后,公司董事会有极大可能要否决自制芯片这一战略方向。面对这些危机,这位看起来一直勇往直前的“战士”唱起了《我只停留片刻》的唱段:“一直往前,重新启程去远方,只能往前,忘掉昨天的忧伤。走过每一条路,背影就是我的勋章,在没人的地方,悄悄把疲惫藏在心底。没关系,我只停留片刻。”他的疲惫和脆弱也需要找个地方安放,但片刻时间就够了,之后他将轻装上阵。音乐剧的最后高潮唱段《就在这一刻》,则是郝杰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又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决心和方向,于是他唱道:“就在这一刻,还要再出发,还要往前走。”那一刻,剧场观众也沉浸在热血沸腾中。

  本次的舞台设计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该剧的舞美设计王琛、灯光设计王琦通过在舞台空间中对冰屏、3d mapping投影、全息纱、全彩激光灯等新技术的充分运用,配合全新搭建的三座可动式“百变盒子”,在灯光的变换下经由缜密的调度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座集聚芯片、雷达、显示屏等前沿产业蓝图,“科技感”“现代感”“时尚感”十足的未来之城。在音乐创作上,剧目作曲郭思达针对剧中十余首音乐从作曲配器到歌词曲风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并新创多首原创曲目,让人耳目一新。

  反映中国前沿科技成果

  剧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道具——“小好智能车”,因为从事快递业务,抢了快递员的活,快递员们就与这辆智能车“打了起来”,令观众不由莞尔,同时也引入了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就业岗位缩减的思考。这辆“小好智能车”是我国智能车产业成果的真实反映。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今年已从1.0 “小步”快走,迭代到3.0阶段建设。一辆辆无人配送车以及无人驾驶运营车辆已经在亦庄内68平方公里的范围完成覆盖,累计为大众提供常态化出行与生活服务超200万人次。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音乐剧《亦梦亦真》制作人董宁表示:我们选择了北京深具代表性的科技发展示范区之一的亦庄作为创作基石,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芯片技术研发的创新历程作为故事主线,用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剧的形式,向大众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工作者寻找初心和追求梦想的热血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时指出“要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音乐剧《亦梦亦真》的创作正是对这句勉励的生动阐释。

  据了解,音乐剧《亦梦亦真》在本轮演出过后,明年将开启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