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何以“绽放”
栏目:观察
作者:蒲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9月28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开幕,坐落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流光溢彩,这座犹如一朵大莲花的城市地标终于迎来了“秋分之诺”的绽放时刻。两个月后,历时3年拍摄的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官方纪录片《绽放》在浙江卫视、 Z视介开播,以“孕育、含苞、蓄力、绽放、共融”为关键词,带观众回望杭州亚运会盛大绽放的幕后故事。以时间为轴,《绽放》解构每一个决策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内涵,解读每一个元素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解密每一个节目所迸发的创作火花,在纪实影像中回溯开闭幕式的筹备全过程。

  “一幕幕精彩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破防了”“完美的亚运会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付出”“潮起亚细亚,被《绽放》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不少网友在观看《绽放》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演绎出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学,让世界看到了惊艳四座的中国式浪漫,在人们的记忆中刻录下一个个难忘的精彩瞬间。纪录片《绽放》讲述的正是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诞生故事。该片整整历时3年创作,以跟踪式拍摄、全景式记录的方式,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留下了一份珍贵而生动的影像档案。用《绽放》总导演焦征远的话来说,“没有人比我们更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从“孕育”“含苞”“蓄力”“绽放”,一直到最后的“共融”,《绽放》和开闭幕式的创作步调始终保持一致。跟随《绽放》的镜头,观众得以走进幕后、重温经典,见证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故事。

  《绽放》中的画面不仅标记下主火炬塔的装置在河北、河南、浙江等几地跨省的协作测试,反重力装置演员在排练过程中因受伤而黯然离场的背影,还记录了双人3D威亚的高空训练,以及数字火炬手如何实现“奔跑”。全程跟进、同步记录、立体呈现背后,离不开主创团队长年累月深扎一线的执着与坚守,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让《绽放》的表达更具感染力和共鸣感。自2020年开始,无论严寒酷暑,这支30人的核心团队始终“蹲守”在“大莲花”,用心观察记录“绽放”的点点滴滴,拍摄了大量宝贵素材,不仅为《绽放》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一手素材,也丰富了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史料影像库。

  提起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有人想起踏浪前行的数字火炬手,有人想起翩翩起舞的“白鹭精灵”,还有人想起“攀花赠友”“荷桂共生”的浪漫场景。这些令人惊艳的瞬间里,“藏”着怎样的创意逻辑?《绽放》将镜头对准每一次创意策划的背后,用无数次选择和取舍为盛会何以“绽放”写下生动的注释。

  《绽放》记录了每一个创意产生的艰辛历程,讲述了每一滴汗水背后的故事。杭州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中秋节开幕,主创团队一直围绕“月映亚洲”这一主题反复打磨论证。当方案通过初审时,杭州亚运会却因各种原因延期到2023年的秋分开幕,这意味着原有的创意不再适用。经过上百次会议、十几轮调研、无数次推敲,最终“潮起亚细亚”被定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新主题。《绽放》再现了核心方案不得不推倒重来的艰辛过程,将主创团队把难题逐一击破的励志故事娓娓道来。

  《绽放》解读了每一个元素所传递的核心价值,为符号本身赋予更多深意。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和真人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的画面让人们为之赞叹。《绽放》不仅展示了这一创意反复论证和修改的过程,还将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层寓意和核心价值传递给观众:火炬塔的点燃虽然只是一个瞬间,但它的设计既体现了环保理念,也彰显出数字之城的特色。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上,“金桂之花”成为贯穿其中的关键元素。在《绽放》里,“金桂之花”的寓意有了更加具象的解析:在浸润过浓郁桂花的芬芳后,亚残运会让所有人凝聚成一个共识——无论健全或残疾,都应当以心灵的沟通消除隔阂。

  《绽放》也解密了深植于每一个场景中的文化底蕴,于细节处彰显文化自信。亚运会开幕式以“水”串联全场,无处不在的“水”凝结着传统文化的气质。《绽放》阐释了“水”的巧妙构思——它既映照着传统国风之潮,也贴合“诗画江南”的神韵,同时象征着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

  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何以“绽放”?纪录片《绽放》用动人的故事和细节给出了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