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栏目:观察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他们是优秀的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在民间工艺美术行业中有着顶级的口碑——葛志文、着着、田洪波、吴孔德、宫旭东、杨盛侃、林建军、苏歆悦、王晖、更登才让,十位近些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当其作品在“山花烂漫·青春撷英” 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中展出时,在学界和业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这是民间工艺精品的一次集中亮相!”一位在展厅中参观的工艺美术相关专业学生如是说道。</p>
<p>  雕刻、唐卡、陶瓷、刺绣、面塑……十位青年手艺人的一百件(套)入展作品涵盖了多个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但其作品形式和表达却显得如此当代,作品表现的内容也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也正是他们的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p>
<p>  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徜徉于这些艺术精品之中,很多观众向在现场做导览的艺术家本人询问起创作背后的故事……如观众所好奇的,这些修炼成行业“顶流”的青年艺术家,其“艺术人生”同他们的作品一样精彩。</p>
<p><strong>  潜心坚守,“每一笔都是自我修行”</strong></p>
<p>  “经过了15年的沉浸和熏陶,对我来说,做瓷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泉人,杨盛侃走上“做青瓷”的道路,似乎是一种宿命。“我家离上垟青瓷小镇特别近,爷爷走街串巷卖了30年上垟青瓷碗,记忆中田间地头也随处可见青瓷片。”中学毕业后,杨盛侃选择就读陶瓷专业,想着未来“就靠做瓷器谋生了”。2013年,21岁的杨盛侃创办了青瓷工作室——龙泉泥承青瓷坊,从此走上了靠手艺创业的道路。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杨盛侃早已不用考虑生计的问题,在逐步接触、感受“青瓷之灵”的过程中,他已把青瓷看成了自己的“灵魂和生命”。“龙泉青瓷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青翠欲滴,温润如玉’的独特风格。在创业之初,我一直坚持‘以古为师’,细心揣摩古器的尺度和意境,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我对青瓷的理解随之越来越深入,创作也更加从容。”这是一个“艺术自觉开始发酵”的过程,杨盛侃渐渐创作出了《云心鹿影》《青莲》《盛世莲华》等一件件让他名声大噪的作品。15年的潜心坚守和探索,也让他对艺术创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创作一件作品,不只要让自己徜徉在审美感知之中,还要给更多人带去美的体验,这一信念,将伴随我未来的艺术创作。”</p>
<p>  林建军最为人乐道的技艺是“精微透雕”。顺着木头上疏密有致的纹理,一刀刀去掉多余的木料,微小又精致的人物、花鸟、亭台楼阁渐渐出现在木头上。“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魏学洢《核舟记》中所描绘的神奇技能,在林建军的手下复现。上世纪90年代刚刚开始从事木雕创作时,林建军就听闻“莆田木雕素以‘精微透雕’闻名”,但“精微透雕”是一项已经失传的技艺。如何“精微”?是个谜。不过,年轻的林建军就是有着一股冲劲儿。2005年前后,为了恢复“精微透雕”技艺,他开始了经年累月的试验。几年的潜心探索,林建军在传统透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竹刻、寿山石雕、玉雕等技艺的特殊手法,终于使“精微透雕”再现“江湖”,而林建军也凭着一件件“精微透雕”作品,为自己的木雕创作打出了名声。“初中毕业开始学习工艺美术,到现在已经28年了,钻研‘精微透雕’技艺也已有近20年。执一事,终一生,尽精微,致广大,是我从艺生涯最真实的写照。”林建军说。</p>
<p>  今年40岁的更登才让出生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雄哇村,小时候家境贫寒,读完小学之后的他去了赛知寺学习画唐卡。这一画就是27年,如今,更登才让已成为著名的唐卡画师,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唐卡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历来被藏族民众视为珍品。“唐卡艺术既取材于藏族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当代艺术的养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制作唐卡的工艺也非常复杂,从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到起稿、着色,直到后期的装裱,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工夫。”说起经年累月创作唐卡的心得,更登才让表示,绘制唐卡时“需要心灵的宁静与沉淀”,“画师必须把自己修炼得干净、心态平静,才能创作出有灵气的作品。”如今,唐卡已经成为更登才让“内心深处的信仰,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说道:“面对唐卡,每一笔都是自我修行,此生只为做好这一件事。”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也推及到他的12名学生身上。更登才让收学生都是免费的,包吃包住,但他的要求是学生不抽烟不喝酒,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希望学生跟我一样,潜心坚守,把唐卡艺术传承发扬出去。”更登才让说。</p>
<p><strong>  传承发展,“创新是梦想交给历史的答卷”</strong></p>
<p>  与更登才让一样,着着也是一位唐卡画师,但着着的艺术风格却明显与之不同。在作品《南丝路一带缘·藏汉人一家亲》中,着着以艳丽明亮的色彩,描绘了藏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劳作的场景,这幅作品于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着着看来,艺术家的创作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系统地学习、用好传统技艺,另一种是创新和探索新的技艺。“我们既要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描画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着着本人就是这两条路径的坚定实践者:一方面,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使用传统矿物色调配方法,严格按照度量经的要求绘制佛像;另一方面,他又尝试融合藏族诸多画派艺术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工笔画和西方绘画的技巧,用画笔表达内心时时涌现的新的想法。2021年,着着的新作《青山绿水美丽藏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幅作品描画了藏乡的青山绿水以及藏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画中对“青山”的描绘,明显能看出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影子——着着就这样将不同的艺术风格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是我一直在坚持的方向。”着着表示,未来的目标,就是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p>
<p>  “创新”,在看到宫旭东的面塑作品时,很多人一定会想起这个词。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手工技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面塑制成品经常出现在各类节庆活动之中,丰富多样的形象元素、憨态可掬的人物神态,很容易让人心生喜爱,“面人儿”也因此成为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童年记忆。所以当人们在展厅中看到宫旭东风格独特的面塑作品时,总会发出疑问:“这是用面捏的?”宫旭东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面塑的印象,独特的人物造型、生动形象的动作形态、艳丽而不落俗套的色彩运用,都给人以精致、细腻的质感,大大不同于传统“面人儿”的质地。除了在技法上加以创新,宫旭东也尝试为传统艺术表现对象赋予新的“面孔”。在他的代表作《十二生肖》中,宫旭东为十二只动物设计了现代感十足的形象,他将这组作品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这组作品从构思设计到返稿修改,历时一年多。设计每个生肖的形象及其所使用的兵器,我都参考了很多资料。”宫旭东介绍,创作《十二生肖》时,在保留传统彩塑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年轻一代审美习惯的元素,希望以面塑作品为载体,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接受传统文化。“在传承发扬面塑文化的过程中,我致力于创作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面塑工艺品,让这门传统手艺在指尖焕发新的生机。”宫旭东说。</p>
<p>  “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改良式创新,另一种是颠覆式创新。”在10月31日举办的“青春守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来自海南的木雕艺术家吴孔德道出了自己对于“传承与创新”的独特理解。吴孔德认为,大多数艺术家所进行的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承袭前人的艺术语言,融入自己的工艺技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改良式创新是每个艺术家都要经历的阶段。“但更难能可贵的是颠覆式创新,这种创新需要灵感。”从艺之路上,吴孔德一直在追求“颠覆式创新”,用原创的艺术语言创作作品。有一次,他得到一个扁长、线条特别丰富的树根,树根一面平整光滑,另一面线条长、线条间空隙深。“拿这根木料进行创作,必定要利用其线条丰富的一面,但线条间空隙较深的木料又因为特别薄而无法下手,所以我一直把它放在一旁。”有一天下雨,吴孔德没有带伞,便跑到屋檐下避雨,屋檐很窄,吴孔德只能缩起肩膀躲雨,这个动作让他突然想到那块无法雕琢的木料。他把木料设计成了身材修长的老夫子的形象,树根的线条成了老夫子的袍子,而袍子里的肩膀窄而扁,吴孔德把人物的侧影作为表现的主体,这就解决了因木料薄而无法下手的问题。这件被命名为《凝神积想》的作品也成了吴孔德的代表作之一。在吴孔德看来:“要达成颠覆式创新,扎实深厚的艺术表现功力是基础,此外还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p>
<p>  “刚接触刺绣时,我就被它绮丽的表达方式所吸引,在我看来,那是古人特有的‘编码密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微表情’。而真正的创作,应该是对‘密语’进行‘解码’后,再‘编码’以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说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来自重庆的蜀绣艺术家王晖以生动的语言道出了她长久以来的思考。从1998年开始,王晖跟随蜀绣名家学习刺绣,并学习了工笔画、书法、古筝等传统艺术,她一步步了解蜀绣创作的流程,认真学习了中国传统刺绣各门派的诸多针法。对王晖来说,这就是对“密语”进行“解码”的过程。在学习基础技艺的同时,王晖也开始将自己的省思融入到创作之中,她借鉴并融合不同种类的刺绣以及书法、绘画、编织、剪纸、雕刻等众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着力提升蜀绣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渐渐地,她的创作形成了“以画入绣,以设计入绣,汲取古典文化,表达时代精神”的独特风格。近些年来,王晖通过对多种表现手法的融合创新,创作了“瑞兽”系列作品;同时,她运用自己开发的装裱工艺,将作品融入到日常家居之中,使古老的刺绣技艺在现代场景中焕发了活力。“只有读懂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而所有的创新都是梦想交给历史的答卷。”王晖说。</p>
<p><strong>  追求精品,“大师气质”源于精品意识</strong></p>
<p>  用10年的时间专注于一组作品,会创作出怎样的艺术精品?核雕艺术家田洪波的“那个年代”系列作品给了我们答案。凝视这组雕刻在桃核上的作品,我们会看到小推车上满载的年货、驾驶马车的老者和怀抱婴儿的妇人、拖拉机上丰收的粮食、“二八大杠”自行车等等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景观,经过田洪波的妙思和巧手,它们在小小的桃核上复现。“从2012年春节前夕下刀雕刻《满载而归》,到2022年创作完成《恋》,‘那个年代’系列共历时10年,完成了一组五件作品,可以算是‘十年磨一剑’了。”将小小的桃核放在自己宽厚的手上,田洪波仔细观察着桃核的质地和纹路。“每一件核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对于创作者的体力和视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容易模仿,也不容易复刻。”说起近20年来从事核雕创作的心得,田洪波表示:“一名优秀的核雕艺人,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足够的耐心。有了好的创意,核雕作品才会有特色,有自己的风格;有了足够的耐心,才能在桃核的方寸之间完美展现自己的创意。换句话说,优秀的核雕作品必定是精品,因为它在创作时凝注了核雕艺人的心血。”</p>
<p>  与核雕创作需要艺术家独立完成所有工序不同,陶瓷制作是一项集体创作活动,复杂的工序需要许多专业人士分别把关。“做出精品瓷器,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匠心,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做到极致。”在“瓷都”景德镇烧瓷,要想“出人头地”,自然需要绝活,而苏歆悦的绝活就是“匠心”。在跟随自己的父亲、诚德轩品牌创始人苏元阳学习制瓷的过程中,苏歆悦渐渐对“匠心”有了新的理解:“制瓷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规范,需要严格的品质控制。原料加工、拉坯、利坯、补水、素烧、上釉、满窑、烧窑、釉下青花、釉上粉彩……所有工序都要追求完美,这样做出来的瓷器才会精致细腻。”正是秉持着“把技艺做到最精致”的理念,苏歆悦和她的同伴们烧出了《千山云鹤》《玉润清澜》《花香玉映》等出色的陶瓷作品。而在景德镇,诚德轩的名号也来源于“做到最精致”的生产理念。“诚德轩一共有100多位员工,完全以纯手工的方式烧制瓷器,产量非常少,但件件都是精品。”苏歆悦介绍。</p>
<p>  认识葛志文的人见面时总会称呼他一声“葛大师”,这不仅是因为葛志文在38岁时就获得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是当时江苏最年轻的省级“工美大师”——更因为他的石雕作品自带的“大师气质”。在作品《知竹·文房陈设系列》中,葛志文以绿端石为材料,制作了笔海、砚、笔洗、印章、笔架、水盂、石壶、臂搁、镇纸等文房陈设,这组作品有着深沉的艺术思考,葛志文不仅以饱经风吹日晒的枯竹为主题,寓意文人高风亮节的品格,在创作中还巧妙利用石材本身所带有的石斑及纹理,应用于对枯竹的表现。这组作品也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将巧思赋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等来”的灵感。有一次,葛志文选购了用来制砚的端石,本想以此制作一块上佳的砚石标本,可是总也想不出好的方案,所以他将石料放在桌上,“闲时就看一下”。这一放就是八年。八年后的一天,葛志文无意中看见抽屉里有一块老青花瓷片,上面画有一片落叶,底部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葛志文想起桌上端石中“鱼脑冻”的大小正与一片落叶的大小相符,于是用这块石料雕刻了落有一片秋叶的砚台,石雕作品《一叶知秋·砚》就这样诞生了。“我不会为急于做出某件作品而切磨石料,我愿意等,愿意用时间换精品。”葛志文石雕作品的“大师气质”,正来源于他的精品意识,来源于他为追求精品而进行的长久思考。</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