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上演《武侠三部曲》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我相信古典音乐是属于未来的。”著名作曲家谭盾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观点。10月6日,谭盾带着《武侠三部曲》登陆北京保利剧院,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带来一场极具可听性并颇具哲学意味的音乐会。在这场“全明星”阵容的音乐会上,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钢琴演奏家孙佳依和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携手中国爱乐乐团一同呈现,谭盾亲自担任指挥,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才华,将这部作品的精髓完美地呈现给听众。而《武侠三部曲》常演常新,也成为了谭盾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会作品。
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和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夜宴》,这三部在全球掀起华语武侠电影风暴的作品,一度在世界影坛引发了东方审美热潮。它们所讲述的跌宕起伏的武侠故事,展现的色彩斑斓的东方景象,再加上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赢得了奥斯卡等世界顶级电影奖项的青睐。而这些电影的配乐旋律后面,都与一个名字息息相关——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谭盾。
谭盾结合了中国古老的武侠哲意和视觉艺术,为三位著名导演的电影作品创作了屡获殊荣的管弦乐配乐,以协奏曲的形式汇编成《武侠三部曲》。受理查德·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启发,谭盾于2013年创作了《武侠三部曲》的第四乐章《复活三重协奏曲》。这部协奏曲为纪念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周年而作,将三位悲剧角色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音乐叙事——“从古至今,只为复活爱与生命”,它是有关复活的音乐叙述。“这三部电影作品的女主角都是为了不同的原因失去了爱情和生命。《夜宴》的女主角是为了复仇、为了希望;《卧虎藏龙》的女主角是为了梦想;《英雄》中的女主角是为了家与国。我在构筑《武侠三部曲》时就在想能否让她们回到人间再活一次,再爱一回。于是根据瓦格纳的音乐戏剧概念,做成一个由音乐来讲述故事的音像剧。”谭盾表示。
谭盾很喜欢“水”这样一种介质,甚至将其作为音乐演出中的乐器来用,在《武侠三部曲》中,“水”同样有着极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水既是生命的驱动力也是复活的象征。在“序”——《水的审判》中,“水”向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发出审判和质问:“你们为何死去?又为何依然寻求重生与爱情?”在谭盾的武侠世界里,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代表了三个角色,《英雄》里为国仇家恨而亡的飞雪,《卧虎藏龙》中为江湖梦想中的灵魂之恋而死的玉娇龙,和《夜宴》里为欲望和复仇失去了爱情与生命的女皇婉儿。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通过三部协奏曲讲述自己的故事,依次回答了“水”的审判。谭盾认为,“这种讲述就像是‘罗生门’很有哲学意味,什么是武侠?武侠的‘侠’,一个单人旁一个‘夹’字,这不就是一种‘夹着尾巴做人’的寓意么,‘侠’就是在情义、山水、男女、爱恨和情仇之间一种平衡的艺术,也是做人的艺术,活着的艺术。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的武侠艺术从古至今都让人向往和着迷的原因。武侠和音乐的哲意及美学,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丹尼尔·霍普和乐团演奏的《英雄》小提琴协奏曲,融合了北方中国的广袤气息与西方音乐的浪漫元素。其中一把小提琴象征着“飞雪”和“如月”两位女性,演奏出浪漫抒情的旋律,含蓄地表达爱情与个人情绪;而一把更换了丝弦的小提琴则代表着“无名”和“残剑”两位男性,演奏出英勇高亢的中国古曲,营造出遥远大漠的荒凉气息。聂佳鹏演绎的《卧虎藏龙》大提琴协奏曲是依据谭盾荣获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奖的《卧虎藏龙》电影配乐,受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启发而作。这部作品分为6个乐章,大提琴独奏贯穿整部协奏曲,音乐巧妙地聚焦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创造出一种凝结传统的当代声音。而在钢琴家孙佳依与乐团演绎的《夜宴》钢琴协奏曲中,乐曲的八个乐段均以电影情节或场景命名,钢琴在协调音乐与图像的关系时,呈现出复杂的情感纠葛。正如谭盾从一开始就认为钢琴作为一种独特的乐器,能够将舞蹈和武术动作与整个管弦乐队衔接起来,尤其是演奏到《夜宴》第八乐段,当乐迷熟悉的旋律“我用所有报答爱”在琴键上倾泻而出时,演出气氛也推向了高潮。
《武侠三部曲》最后的“终曲”——《复活》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谭盾将三个乐器的主题通过复调的写法重叠展现并展开,从远古到现代,成为一种轮回,寓意和表达三种人生与爱情的复活。极具戏剧张力的打击乐元素、充满史诗感的磅礴交响,将武侠世界的爱恨情仇跃然弦上,画面与音乐紧紧相扣,给听众们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正如谭盾所思考的,“未来的歌剧形式是完全开放的,它或许是没有歌唱家的歌剧,是没有人声的歌剧,甚至可以发生在虚拟空间中,《武侠三部曲》其实就是无人声的歌剧尝试,它是具有未来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