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一凹之巧,一阳一阴之妙
——浅谈榫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栏目:非遗
作者:郑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历经岁月洗礼和沉淀,历久弥新,绵延不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尽显传统文化的鲜活和灵动,我们仿佛能够透过匠人的精心雕琢和叮叮敲打,看到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和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建筑群、举行祭祀的天坛祈年殿、山西应县木塔……这些运用榫卯技艺建造的古建筑能够面对千年风雨和地震的冲击而屹立不倒,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智慧,无时无处不彰显着文化自信的底蕴和底气。

  榫卯技艺的历史与起源

  榫卯是中国一种传统木工技艺,是一种通过在木材的两端雕刻出凸(“榫”)凹(“卯”)的形状,将它们相互咬合,从而将木材连接在一起的技艺,整个建造过程不需要钢钉或黏土加固。榫卯工艺起源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从春秋战国起已广泛应用,到宋代开始愈趋于成熟,明清达到最高水平,自成体系,源远流长。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封建帝王的皇家宫殿,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古建筑群。而故宫建成600多年来,经历数百次地震仍然保存完好,关键在于其科学合理的斗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很好地传导和释放了瞬间多余的外力。

  家具榫卯由建筑榫卯演变而来,榫卯被称作中式家具的“灵魂”。从明代建造故宫开始,便形成了附有皇家思想和皇家文化风格特点的家具,叫“京作家具”。京作家具的特点是,其工不温不火,亦俗亦雅,融入“苏作”和“广作”制作技艺,融百工巧思而集大成,极具内涵而有张力,既内敛又显霸气,极富简捷流畅,又彰显王者风范。

  不论是榫卯建筑还是榫卯家具,除了具有恢弘、大气、精美的外在形式,我们更应通过关注古建筑和家具榫卯结构的部件关系而看到其展示出的中国关系和中国智慧,理解体会其蕴涵的文化内涵。首先,从榫卯构造形式来看,凹件为“阴”,凸件为“阳”,凹凸相嵌如“阴阳”相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榫和卯的关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处。其次,榫卯古建筑的取材来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表达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榫卯概念蕴藏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第三,榫卯建筑和家具的零部件众多,但每个都有其独特功能,缺一不可,这也蕴含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中国智慧。

  榫卯技艺的现状与传承

  在中国古代,榫卯是建筑物、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更加快捷的钉子、胶水开始慢慢取代这种极具“木匠精神”的技术。尽管榫卯结构确实是非常好的家具连接方式,但因为榫卯大部分都要以机械辅助外加半手工方式生产,所以生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因而逐渐被现代工业化生产所取代。其次,据统计,硬木家具制作行业目前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后续缺少年轻后备人才,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行业人才融入。此外,目前行业面临的一个瓶颈是没有构建起以学历为支撑的行业体系。设计技能可以在学历教育中设置相关专业,而制作技能却不在学历教育中,而制作又是榫卯技艺传承内容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项以制作技能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技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传承者要求很高。京作榫卯技艺传承起来有以下几个难点:首先,榫卯家具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大部分古典家具的榫卯结构是隐藏在外表造型之内。此外,在材料选择上讲究花纹意向的完美,能加工榫卯结构的材料一定是硬木,硬木一般生长年限长故纹理多变而美,因木材稀有纹理唯一不可复制,因此,无论在技能上还是审美上对传承者有较高要求。技师通常需要经过3年拜师学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知识结构所限,申请成为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有很大难度。其次,当前在传统技艺保护方面,由于传统技艺的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经济效益不好,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较少,导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此外,还存在一些非专业人士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不正确的传统技艺、多有误导的现象。

  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是保护、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途径。例如:“榫头”与“卯眼”的宽窄厚薄比例关系是榫卯技艺传承中的一大难题。如果榫头薄了,则力度不够,容易造成榫头的断裂;如果榫头厚了,卯眼就宽了,皮就薄了,破坏了相对部件材料的纤维和应力,影响建筑或家具的结构稳固性导致缩短寿命。近年来出现的榫卯比例的破坏性实验、榫头加工的数控机床等创新实验与技术研发,都是在探索解决未来如何制作榫卯结构以及谁来制作的问题。

  “外在滴水不漏,内里暗藏乾坤”,榫卯技艺加工简便,结构结实,松紧适度,恰到好处。在一凸一凹、一阴一阳,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数学、力学、美学及哲学的集大成智慧。要解决传承的困境和时代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榫卯的奥秘,方可让榫卯在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复兴土壤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