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的笙之音
——专访青年笙演奏家郑杨
栏目:新青年
作者:张瀚允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青年笙演奏家郑杨

  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笙独奏演奏家,郑杨的音乐人生充实而忙碌: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到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中心,再到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音乐厅、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波兰华沙爱乐音乐厅的聚光灯下,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演出中,时常能看到她捧笙吹奏的倩影。郑杨在一场场精彩的演绎中展现着她对这门古老音乐艺术深沉的热爱和深刻的解读。

  笙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民族吹管乐器,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演奏和声的自由簧吹管乐器。在古代宫廷音乐、民间吹打乐、戏曲音乐伴奏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乐器改革的进程,笙在乐器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良,音域得以扩充,灵敏度、音量等方面都更加满足独奏需求。随着演奏家、作曲家对笙独奏的创作,一大批优秀的笙独奏作品出现,使得笙这件古老的吹奏乐器,在独奏舞台上大放异彩。

  “舞台上常见的独奏笙以传统笙和高音笙为主,传统笙手持站立演奏,高音笙坐着演奏。笙是自由簧吹管乐器,因此吹和吸皆可发声,正因如此,笙对于舌头和气息的所有演奏技巧都有吹和吸两种方式。在音高上,笙的音高和钢琴一样是乐器厂提前定好的,所以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其他乐器都以笙的音高为标准来定音。笙丰富的演奏技巧使其成为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郑杨介绍道。

  正因其演奏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想要学好这门乐器并非一件易事。郑杨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对各个乐器的音色都很敏感。4岁时,她开始学习钢琴和乐理, 8岁时萌发出“要学习一门民族乐器”的想法,于是先后师从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张晓东、袁永昌学习吹笙。高中时,她就读于吉林省重点中学,成绩优异,家人希望她可以选择非艺术类院校,但是郑杨坚定地选择要以笙为未来方向,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在漫长的学艺之路上,郑杨自认为是一个“幸运儿”,她说:“很多学生都提前几年来北京‘跑课’,而我定向很晚,高二才准备艺考,练琴时间不是很充裕。后来我的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守成回忆起我专业课考试时的情景,他说虽然我准备艺考的时间晚,但是我的视奏和困难片段的演奏让他眼前一亮,认为我是有潜力的。启蒙老师张晓东让我开始热爱这件乐器,中途得到袁永昌教授的指导和帮助,而后顺利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拜师杨守成教授,真的很幸运。”

  郑杨向来重视新作品的演奏。读大学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每年暑假会举办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邀请一个在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室内乐团,同时会有五件民族乐器参与演奏,分别是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笙。从大一开始,郑杨就参加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利用暑假时间跟随国际优秀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演出,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这为她后来演奏笙独奏曲、协奏曲提供了技术保障。研究生毕业后,郑杨在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的认可下,顺利进入北京民族乐团工作。当时北京民族乐团委约众多作曲家为笙创作协奏曲,这对于一名年轻演员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郑杨之所以珍惜这样的机会,是由于笙的协奏、独奏作品数量很有限。相比以往笙演奏家创作的作品,专业作曲家对笙乐曲创作的介入,可以说对笙这件乐器从演奏法、作品结构、音响色彩等方面都有质的改变。

  在郑杨看来,这几点均是笙在当代的演奏与过去传统作品中的不同之处,“首先,传统作品中的演奏法在现在的作品中结合音高、节奏的变化得以扩充和发展。比如,在晋调中阎海登先生将传统历音运用得淋漓尽致,近年来随着专业作曲家对笙乐曲的创作,逐渐出现了历音的变体,如扩充历音的音高范围,结合节奏的变化将历音与其他演奏法复合使用等,丰富了笙的音响效果。其次,在作品结构方面,传统作品多体现为‘散-慢-中-快-散’‘总分总’等传统结构形式,近年来新创作的作品在曲式结构上也日渐丰富,不拘泥于以往常见的曲式结构,更加关注音乐本身或者音乐意向的表达。还有,作为和声乐器,笙的和声色彩一直是新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关注对象。以往传统作品中的笙通常采用‘上五下四’的传统和声,在新作品中,笙的和声色彩更加丰富,甚至出现了‘不协和和弦’的使用,这在笙的传统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一件乐器的发展离不开作曲家的创作,一度创作是源头是核心,作曲家的创作影响着这件乐器的音响和气质。”

  乐团工作经历中所积累的大量理论与舞台实践,对郑杨的演奏技巧和对笙的理解均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随着民族器乐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国际舞台的认可与重视,郑杨的足迹伴随笙之音走过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奥地利、波兰、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墨西哥等许多国家,参与演出过由传统曲目组成的中国民乐传统作品专场,也与国外乐团携手展示过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创作的新作品。“近年来,中国作曲家为民乐与西洋管弦乐协奏的创作日益增多,这说明我们正有意识地通过民族乐器的音色来丰富西洋管弦乐的声音,用民乐的乐器性格、音响特点来讲述符合这个时代的中国声音,这些作品也格外受到乐坛青睐。”郑杨说,“传统作品的守正和新作品的创新,一直是民乐演奏家和专业作曲家所追求的。希望未来能够通过高质量的舞台交流,让更多中外朋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逐渐从猎奇到了解、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