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举办之际,由中国戏曲学会主办、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承办的“王青导演艺术研讨会”不久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周育德、傅谨、柳萍、赵伟明、万素、李小青、郑雷、王学锋、章楚吟、王磊、殷娇等专家、学者,以及与王青合作过多部作品的剧作家李莉、表演艺术家陈素琴、舞台美术家伊天夫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王青的导演艺术。研讨会由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主持。
王青是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出身梨园世家,自幼习刀马旦,后成功转型为专业导演。从事戏曲导演工作近30年以来,成果颇丰,创排了秦腔《大树西迁》(2009)、秦腔《庄妃与多尔衮》(2011)、五音戏《云翠仙》(2013)、评剧《安娥》(2015)、河北梆子《牺牲》(2015)、京剧《浴火黎明》(2016)、上党梆子《太行娘亲》(2017)、评剧《新亭泪》(2019)、京剧《向警予》(2020)、秦腔《狸猫换太子》(2021)等70余部戏曲作品,曾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奖项。
王青导演艺术研讨会召开之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中国文联副主席边发吉发来了贺信及贺辞。尚长荣在手书贺信中表达了对王青的肯定,称其“从艺五十载,佳作满神州”。他表示,王青有着扎实丰富的表演经验,多年来扎根乡土、探索舞台,她的导演之路走得踏实、稳当、开阔,并期待她在未来的创作中为中国戏曲舞台的当代发展贡献独树一帜的巾帼色彩。
研讨会上,王青发表了艺术自述。她从走上导演之路、恪守戏曲之道、坚持艺术之本、追求人物刻画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导演艺术历程及多年以来的艺术经验与心得体会。
与会专家从王青导演艺术成就、导演技法、风格特色、艺术追求等角度,以《太行娘亲》等代表性剧目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认为,王青导演作品具有数量多、剧种多、人物多、获奖多、风格多的特点,在不刻意强调导演个人风格的同时追求作品的“一戏一格”。中国剧协副主席柳萍深情地说,宁夏秦腔有今天的成就不能忘记王青与其父亲二人的贡献,父女俩精心执导的秦腔《狸猫换太子》是剧团的“吃饭戏”,二十多年来久演不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指出,要善待默默无闻、不事张扬的王青,认识王青的价值。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伟明认为,王青具有“一团火”的精神,能够激发主创团队的智慧,点燃演员创作的火种。中国戏曲学会原秘书长万素提出,王青作品具有戏剧的人学追求,对艺术规律尊重,善于运用虚实结合、意象相生的创作手法。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院长、表演艺术家陈素琴表示,王青尊重戏曲本体,尊重传统,守正创新,扎实行走。她服务于演员,服务于剧团,服务于文本,服务于舞台。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伊天夫从“固守戏曲本体精神”“活化戏曲基本功法”“妙用戏曲程式等多种艺术手段”三方面概括王青导演艺术的精神风貌。《中国戏剧年鉴》主编李小青表示,王青导演作品不因循、不套路、不人云亦云、不投其所好、不趋之若鹜,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品格与品位。著名剧作家李莉则回顾了与王青一路走来的创作经历,并从“戏小求艺大”“戏大求艺精”“艺精求技隐”三个角度总结其导演风格与特征。
赓续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王青具有“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艺术精神。她在戏曲舞台上的深耕,对戏曲艺术本体性的坚持,致力于剧目的市场价值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开拓舞台之美,艺术之美和时代之美。
中国戏曲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研究戏曲生存和发展现状。本次研讨会聚焦王青导演及与其合作的多个团队、其剧目所涉及的多个剧种,寻求并探究其在当代戏曲发展中的艺术定位与艺术贡献,由此进一步推动对当代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促进戏曲艺术的活态化、多元化发展。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