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文艺生态的持续优化,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已经逐渐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拓展文艺事业发展空间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加强政治引领,做“文艺两新”的领路人
加强基层党建。以全面推进协会社团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制定《关于加强协会社团指导和管理的暂行办法》,利用两年时间,推动10个文艺家协会全部完成注册登记和换届,文联主管的18家协会社团全部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在此基础上,全程指导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建工作在协会社团的全覆盖,提出“十个一”工作目标,即每年由晋中市文联牵头组织各协会共同开展十项党建活动,使协会社团党组织既有“形”也有“神”。
加强培训引导。把筑牢思想基础、强化理论武装作为重点,不断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近两年来,晋中市文联开展文艺素养提升常态化培训10余场,组织线上培训15场,累计培训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5000余人次,其中“文艺两新”参训占比达70%以上。同时积极组织“文艺两新”骨干参加中国文联、山西省文联组织的专题培训,拓宽视野,激发文艺热情,涵养发展动能。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把意识形态教育引导贯穿于工作始终,加强对所属协会社团的常态化监管,建立重大项目、活动的申报、报告机制,严格审核把关,不断强化“文艺两新”虽在“体制”外却在“体系”内、同样负有意识形态责任的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组织联络,做“文艺两新”的贴心人
出政策,夯实工作根基。在《晋中市文联深化改革方案》中,明确将“优化文联职能配置,健全完善新文艺群体联系服务职能”等列为重要内容,清晰目标任务,强化各级各部门合力做好“文艺两新”工作的责任意识。晋中市文联先后吸纳民间舞蹈、锣鼓艺术等一批新兴文艺社团,同时各市级文艺家协会也把吸纳“文艺两新”、充实文艺创作队伍作为工作重点,协会会员从成立初期的800余人上升到2023年的3345人,其中“文艺两新”占比超过了30%。
建机制,扩大人才库容。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建立“文艺两新”优秀人才库,明确准入条件和申报渠道,通过县级文联、各协会社团的推荐,收集整理出260余位“文艺两新”组织和个人的基本资料,分领域梳理建档,同时建立定期更新完善机制,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标杆引领作用。
重激励,加强示范引领。加大对“文艺两新”的团结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文艺两新”人员参与市级各类评优评先和重要活动,有的成为晋中市文艺工作标兵,有的入选晋中市委联系专家。2021年起,晋中市文联在年度工作表彰中专设“文艺两新”奖项,2022年“文艺两新”占受表彰总人数的63.8%;加大对“文艺两新”的宣传力度,组织专门人员采编完成《晋中市文联系统百优“文艺两新”资料汇编》,图文并茂地对120余名“文艺两新”进行重点推介,极大增强了“文艺两新”的荣誉感,鼓舞了“文艺两新”的创作热情。
加强服务管理,做“文艺两新”的守护人
增强互信,把“平等对待”落在实处。鼓励吸纳优秀“文艺两新”进入协会社团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主席团,加大“文艺两新”参与协会管理的力度。在18家协会社团中,“文艺两新”会员代表占20%,在理事会、主席团中占比均超30%,有部分协会主席团成员中“文艺两新”占比甚至达到了80%,有近1/5的协会社团由“文艺两新”人员担任主席。
加强沟通,把“用心用情”落在实处。注重把工作做在平时,及时了解“文艺两新”专业需求和发展意愿,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文艺相关工作的机会。如晋中市榆次区“嗨玩逗”曲艺小剧场负责人兼演员田家宾是山西省第九次文代会代表,多次参与市级重要表演,充分发挥了“文艺两新”人员的社会价值,也获得了有关部门与观众的首肯。
加强统筹,把“大力扶持”落在实处。坚持创造良好环境,在项目计划和活动安排上一体统筹,给予“文艺两新”更多发展机遇。晋中市文联连续五年将朗诵艺术协会申报的“新年新诗会”项目纳入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时,新文艺群体申报占比50%。在《晋剧(中路梆子)挖掘抢救工程系列丛书》编撰、“大美太行——百人画百里”“大美平遥——百人画古城”创作采风等重点项目中,新文艺群体占参与人员的35%。
深入调研,把排忧解难落在实处。把加强晋中市“文艺两新”人才扶持引导、推进市文艺事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课题,由晋中市文联党组书记亲自带队开展调研,深入到多个县(区、市)的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中,面对面了解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诉求,形成调研报告,多方寻求支持。针对活动阵地缺乏等实际问题,晋中市文联与市委统战部协作共建“同心书屋”,争取到6处活动场所,同时与晋中市文明办、榆次老城等沟通协调,积极探索文联基层组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通过资源共享拓展更加广阔的文艺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