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148 93 18 3
这组“密码”,藏着他“为民演戏”的初心
栏目:聚焦
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多剧种演绎《程婴救孤》

  师徒同台,徒弟刘汴京一亮相就博得阵阵掌声,风头甚至盖过了师父李树建。一段原汁原味的李派豫剧“奴才全将良心昧”,台下掌声雷动。

  刘汴京是豫剧名家李树建的洋弟子,来自遥远的非洲喀麦隆,现在河南大学攻读博士。2018年,刘汴京跟随李树建学戏,这次来郑州参加“树业建功 为民演戏——李树建弟子公益展演周”,他和师父以及众多同门一起联袂演出,颇得李派三昧的豫剧唱腔,给郑州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6月11日开始,由河南省剧协、河南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树业建功 为民演戏——李树建弟子公益展演周”在绿城郑州连演10场,其中剧场演出6场,社区演出1场,户外公园演出1场,郑州大学演出1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演出1场。10场演出,既有弟子联袂,也有师徒同台,更有虎美玲、李金枝、王惠、贾文龙、申小梅、张晓英等戏曲名家,以及范军等曲艺名家锦上添花。“戏曲走进民间就生,离开人民就亡”,李树建介绍,10场演出,全部设有公益门票,市民凭借身份证即可兑换。

  作为当代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深耕舞台数十年,由他主演的中华美德四部曲《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多次在全国巡演,并代表国家赴亚洲、欧洲、美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演出,登上美国戏剧中心百老汇、全球电影中心好莱坞杜比大剧院,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刘汴京和李树建(右)联袂演绎

  展演周首场演出,李树建向挚爱他的戏迷汇报了一组神秘数字——“241 148 93 18 3”。如何解码?李树建说,他收了241个弟子,其中148个专业演员,93个非专业演员,18个女弟子,3个国外弟子。这组数字,也隐藏着李树建“树业建功为民演戏”的初心。

  少年时代,李树建为吃上白面馒头开始学戏;花甲之年,李树建依然执着坚守热爱的戏曲舞台,为传承发展戏曲奔波不息。为何要收这么多徒弟?李树建回答,专业的徒弟为了传承戏曲,非专业的徒弟为了普及戏曲;徒弟中,有30多名是网红达人,每人都有上百万的粉丝。“树业建功为民演戏——李树建弟子公益展演周”正是李树建与200多名弟子青蓝携手、薪火相传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今年继“大戏看北京——豫剧晋京展演周”之后,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具体策划实施的又一大型戏曲演出活动。

  10场公益演出,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开幕演出,邵富有、黄庆华、屈鹏、郝安家等李树建弟子,以豫剧、婺剧、秦腔、蒲剧等多剧种演绎《程婴救孤》选段,让看惯了豫剧的河南观众耳目一新;李树建弟子席梦、付娜娜、戴景超、陈会娟、章漫漫等戏曲主播大联唱,彰显了戏曲的青春魅力;开闭幕综合演出之外,展演周还精心组织了特色场次,比如多剧种演绎全剧《程婴救孤》,多剧种演绎全剧《清风亭上》,以及由李树建弟子PK赛、网络达人正青春等构成的“老戏曲 新传播”专场演出,体现了李树建和弟子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时尚文化的追求。

  桃李芬芳,薪火相传。李树建弟子遍布全国9省、40地市,7个剧种。首场演出,李树建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本科生、广东潮剧院演员陈伟强的潮剧《赵氏孤儿》情感饱满,唱腔极具穿透力,他拜师学艺的经历也堪称传奇。几年前,陈伟强不幸得了面瘫,苦恼无比。早在2004年《程婴救孤》获文华大奖时,陈伟强就迷上了李树建的戏,得病期间,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每天只看李树建的几部戏,跟着学跟着唱,唱唱哭哭、哭哭唱唱,不知不觉中面瘫竟奇迹般地自己好了。后来,历经曲折,他拜在了李树建门下。“师父的眼中有电,声中有磁。这是医学的奇迹。师父的艺术值得研究,师父的为人更值得学习。 ”陈伟强说。

  作为最早一批走进直播间开启直播的艺术家,李树建早在2017年就发起举办了“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如今他的“豫剧人李树建”直播账号已有两百多万粉丝,先后在互联网上直播300多场,有数百名艺术家参与,最多时观众达870多万。展演周期间,网红主播联唱、李树建弟子演唱其他名家、其他剧种的戏曲名段成为一大看点。

网红弟子付娜娜

  快手平台上,付娜娜是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网红达人。2021年,她拜入李树建门下。最让她佩服的是师父有一种魔力,能在一瞬间入戏,“交流、讲课的时候,进戏特别快”。师父教导她,演员不单单是唱戏,还要入戏,要琢磨角色;不单单要唱李派,还要学习其他流派,琢磨新的唱段,以多种形式吸引年轻人;不单单是传播戏曲,还要学做人,参与公益活动,尽最大努力传播戏曲、传播爱心、传播正能量。展演周首场,付娜娜一段越调名家毛爱莲的《火焚绣楼》,青春靓丽,俏皮轻快,深受观众喜爱。

  一亮相即让人惊艳的刘汴京,在“老戏曲新传播”专场演出中,又和德国籍小学生思曼达、赤道几内亚籍留学生丹尼尔一起带来了戏曲名段串烧,让豫剧乡音飘向四海。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非洲朋友大多能歌善舞,但刘汴京在喀麦隆时并没有学过唱歌,他来中国是为了研究武术,却迷上了戏曲。

  拜师那一年,刘汴京还不太会唱戏,但看到师父师娘教授弟子,他心里感到暖暖的。刘汴京听师父说戏,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师父的表演顺其自然,对人物的理解非常透彻。戏曲的节奏、人物、唱腔,学起来都很难,但我学得很开心,因为戏曲的情绪表达力超强,可以让人放松。”

  这些年,刘汴京在开封和师兄刘子杰一起,做起了中国戏曲的国际化传播工作,为留学生讲戏曲故事,教他们唱戏,在学校里开展戏曲培训。“他们都很喜欢。没有接触,就不知道戏曲的魅力。接触之后,才会了解它的精髓。文化是相通的,文化可以联合,做伟大的事情。”刘汴京说。

  95后刘子杰是2014年拜师的,他对师父最大的感觉就是李树建身上的韧劲与干劲。他说,师父经常教导,演员一定要扎根基层,多为老百姓演戏,多培养年轻观众。有观众,演员才有饭碗,戏曲才有希望。作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讲师,刘子杰通过河南大学的各类教师培训,传播自己学习戏曲、推广戏曲的经验,再通过这些老师分享给更多中小学生。此外,他还主持了河南省教育厅的戏曲进校园校本实践研究课题,参与了国家级的中国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资源库下的“一带一路”戏曲表演人才研修培训子课题,接下来他希望做更多全国课题,让更多人了解戏曲,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做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李树建总结一生从艺经验,形成了弟子们的行为准则。展演周期间,他携上百弟子一起朗诵《李家弟子规》,要求徒弟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艺术,追求“业比天大,德比地厚”的文艺精神,台上要拿起架子,台下要放下架子,争做一名本事比名气大的普通演员。这些朴实却蕴含真理的话,都成了激励弟子们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准则和动力。

  《李家弟子规》中,还有特别的“三帮助”“三不管”:帮助子女求学进步、帮助亲属大病就医、帮助弟子渡过危难;不管升官发财、不管职称评定、不管参赛获奖。“三帮助”“三不管”,既有慈母般的温暖,也让徒弟感受到严父般的严格家风。

  对于演员而言,创作永远是中心任务,作品永远是立身之本。“希望弟子们能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真正树业建功、为民演戏。”李树建说。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