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发言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时代精神激活民族文艺

鲁太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
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

  时代精神是一个现代历史哲学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高度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有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将精神与人的实践紧密结合,这一概念才成为科学概念。时代精神一旦成为一个历史哲学概念,就对文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推动现代文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此,歌德、马克思等大文艺家、思想家都有深刻、精彩的论述。中国现代文艺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创生而创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创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因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许多文艺家都敏锐地感应、捕捉时代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民族文艺方面,这样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是硕果累累,为当前“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表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是值得重视的时代精神之一。为了很好地表达这一时代精神,我们既要像前辈文艺家一样,对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实践进行赋格,又要把握中国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遇到的新困难、进行的新思考,进而艺术地予以再现,以文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赋能美好生活。

 

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新疆民间文学的多重美学特色

朱贺琴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新疆民间文学的成长从未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直是新疆民间文学传承不衰的秘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的地域化表达,新疆民间文学的独特性是通过其审美性确立和传达的,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家园生态美、比德和合的伦理生态美、尚德节物的勤俭社会美、劳动奋斗的崇高社会美、兼爱互助的团结社会美、在对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生成的熊龙一体的符号认同美、不同英雄的形象认同美、以爱国大德充实“可爱”的情感认同美等。在新疆民间文学的多重审美特色中,生态美是其鲜艳的底色,生活美是其生存生长的土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美是其发展传承的灵魂。同时,自然之德、社会之德、爱国之德在新疆不同体裁民间文学作品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又疏通了其与中华民间文学之树的血脉联系。通过新疆各族群众对“德美”意识的不断强化与深度体验,地方性智慧的塑形与折射,新疆民间文学最终呈现为以对中华文化认同为灵魂的多重美学特色。

 

以文学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王军君
西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

  

  新时代呼唤西藏文学的新发展,西藏文学必然回应时代的新期待。首先,以文学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要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这个明确的主题。《叶巴纪事》《废墟上的涅槃》《山海间》 《在高原》《雪山上的脚印》等作品聚焦“四件大事”,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其次,以形态各异的叙述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吉米平阶的文化散文、次仁罗布的小说、陈跃军的人物小记,由于叙述方式的差异,推动西藏从一个地理名词跃升为一个动态的形容词。再次,以异彩纷呈的建构样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陈人杰、尼玛潘多、旦巴亚尔杰的作品故事建构样式不同,肌理气质与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力图弥合传统与现代的裂隙。作家笔下的西藏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西藏,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是每一位作家复原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留地,而文学自信、文化自觉是支撑他们西藏故事构筑的根基,回应时代、反哺生活是他们西藏故事建构的社会担当。

 

广西油画民族题材创作的个体观照与时代表达

陆丽娟(壮族)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教授

  中国油画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广西民族题材人物油画正不断丰富着中国油画艺术的创作内容与审美内涵。广西油画艺术家群体充分挖掘地域民族生活中的精神价值和当代意义,他们基于广西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共生性”特质,关注现实、关注艺术实践与审美文化的鲜活再现,并以凝视之眼和共生之思观照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符合新时代价值导向的精品力作。在艺术观念、形式语言和审美取向上深刻反映出国家、民族、乡土的文化意象,以叙事之“有形”表现审美之“无形” ,以“书写”的意笔传达油画民族化的意趣,印证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华美学精神,建构出新时代民族融合、创新改革、和谐发展的创作格局,既为中国油画民族题材创作提供研究标本,也为民族融合的当代阐释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广西油画民族题材创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研究

刘尧晔(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戏剧创作演出的主要力量。特别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全区75支乌兰牧骑在此方面成绩卓著,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或入选自治区精品剧目。其中蒙古剧《长调歌王——哈扎布》等代表性作品“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大历史”、乌兰牧骑自身的“小历史”和正在进行中的“当代史”,以宏大选题提升乌兰牧骑艺术创作的层次。“写史”之外,“传承”亦是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的核心特质。乌兰牧骑以艺术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成果下沉到社会最基层,体现出空前的人民性。“育才”也是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的价值所在,不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创演人才,也提升了队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乌兰牧骑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大型舞台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实现了民族文艺的继承和创新。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谐调共存
——侗族大歌对新时代民族文艺发展的启示

何嵩昱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侗族大歌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也包含着丰富的超地域、超民族的内涵。其旋律、和声表演等音乐形式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旨趣,其歌唱的自然、劳作、爱情等内容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倾向,其传颂的团结、友爱、和谐等精神文化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意识。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性”与“世界性”在侗族大歌中的谐调共存。将侗族大歌作为个案,拓展到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种超越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成为可能,并进而为新时代民族文艺的发展带来启示:从理论或话语层面说,我们应该深究“民族性”与“世界性”二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创作和实践的层面来说,倘若我们超越“二元论”的立场,在不割裂“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创作,以本民族最擅长的方式去表达人类共通的“乐心”“文心”“艺心”,则更能创作出合乎真善美价值标准、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