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在宋元明清四朝为南方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正因为这番盛景,文士云兴,辞章霞蔚,孕育出江西文学的绚烂篇章。而江西诗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流派,至今回响不绝。
在刚刚举办的江西省2023年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中,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主办,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作协、北京大学中文系、九江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江西诗派”高端学术论坛作为系列活动之一,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齐聚江西九江,围绕江西诗派的历史成因、艺术成就和当代启示等内容作了主旨报告和大会发言,为江西诗派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化精髓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传统诗词文化,必然绕不开宋代的盛世风雅。在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看来,江西诗派不但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也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谈起与江西诗派的渊源,他满怀感慨。1984年,莫砺锋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题目就是《江西诗派研究》,一时间引起热烈反响。“虽然那时我从未到过江西,但江西已是我心中的历史文化圣地。”莫砺锋说。而今,他亲临九江,探寻先人的脚步与神思。他认为,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以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丰富了宋诗的风格范畴,在建立宋诗独特风貌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江西诗派特色鲜明,是古典诗歌发展到宋诗阶段的重要环节,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突破唐诗的藩篱,形成自身的独特艺术风貌。而江西诗派的成员以各具面貌的创作进一步丰富了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段和风格流派,他们的理论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提高艺术修养的道路,对古典诗歌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王勃当年在《滕王阁序》中所言,江西乃人杰地灵之所在。特别是在宋代,江西的杰出人士几乎占领了半壁江山。“如果说宋代诗学的典型代表是黄庭坚和江西诗派,那么,黄庭坚何以会用‘光风霁月’去形容理学先贤周敦颐之‘胸怀洒落’的人格境界?”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经太在发言中抛出了这一话题,通过诗文剖析,阐述了黄庭坚与宋型文化人格建构。他表示,这不仅是新儒学与宋诗学直接发生联系的思想交接点,而且是儒学与诗学碰撞出创意火花的思想增长点。就如在很多人看来,尽管黄庭坚和苏轼的审美个性、诗学价值观有着众所周知的差异,然而,他们各自的词境却又不约而同地塑造出一种会通于“光风霁月”之美的人格意象。究其原因,涵涉理学先贤的性情修为和文坛名家的性情抒写两大领域,也是心性儒学的人格自觉转化为性情诗学的人格意象所产生的放大效益,由此辐射出来的精神影响值得今人发掘更多内容。
江西诗派不仅盛行海内,其影响亦远播海外,尤其是东亚汉文化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介绍,成书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后传入日本的《乐邦文类》一书中,就收录黄庭坚《效禅月作远公咏并序》一文,成为黄庭坚诗文流传到日本的较早确证;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高丽甚至出现了以学习江西诗派诗论及诗歌创作为主的朝鲜半岛汉诗人群体,人称“海东江西诗派”。论坛上,张剑从江西诗派的命名佐证、黄庭坚求新求变的独创性、江西文风之盛三个方面总结了江西诗派对当代的启示:即当下发展应保持开放的眼光、创新的眼光、文化的眼光。
古为今用,当我们今天面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守正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总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找到破题路径。“中华文化以尊道贵德、经世致用、大济苍生为旨归。”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杨庆存从宗派、诗派与学派,道统、学统与政统,开拓、创新与繁荣诸方面,分享了江西诗派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他说:“学术研究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形态,而我们今天研究江西诗派,并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以研究为手段,充分利用古代的文化资源,发掘和总结有益于促进当今文化发展与文学创作的正能量、好经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服务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将文化强国战略落到实处,生根、开花、结果。”
四川大学讲席教授王兆鹏对20世纪以来江西诗派研究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上千项研究成果,对江西诗派在当下的转化与发展提出建议:“要梳理江西诗派的学术文化资源,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打造江西诗派文旅代表项目,培育江西诗路,打造‘江西赣江诗路文化带’。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里、纸面上,当今还要和旅游、科技、产业等深度融合,让文化‘活起来’。”他说。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阐述了黄庭坚诗词中的“陶诗境界”;复旦大学教授朱刚分享了苏轼与黄庭坚诗歌的互动;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分析了江西诗派得名的渊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诸葛忆兵探究了宋代科举制度演变与江西诗派的兴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永晓论述了江西诗派在元明清时期的传播和影响;南昌大学副教授周子翼就黄庭坚的独立人格与写实精神发表了见解……从江西诗派讲到白鹿洞书院,从黄庭坚讲到朱熹,可见历史上江西读书风气之浓和人才之众。此时的九江,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纵论古今横说江右,仿佛再现了文坛“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之盛况。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奋力开创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是此次活动举办的题中之义。除“江西诗派”高端学术论坛外,“诗与人民·江西诗派”诗歌朗诵会、“桃李春风·江西诗派”主题书法作品展也作为2023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举办,推动文化经典广泛传承。
“文化强省建设对我们当下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擦亮江西文化标识,深挖江西文化资源,要推动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江西文化事业不断提升质量。”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说:“这一次,我们把江西诗派中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纠正了以往对于江西诗派的一些误会误解,同时特别注重它对于当下文化发展、文艺创作的启示,比如江西诗派鲜明的品牌意识和理论建设意识,以及对于民生、现实的关注。而在今后,江西省文联有大量工作可以切入,比如在打造文化标识方面,可以通过文艺的形式,对江西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展示、传播;在提升文化事业质量方面,可以通过相对成熟的文艺志愿服务,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