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五代后周柴窑密码
栏目:视点
作者:张燕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五代后周柴窑窑址疑似被发现,令笔者振奋不已。在笔者看来,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伟大、最辉煌、最绚丽的瓷器品类之一。

  窑址发现的实物款识上有“显德元年”的字样。“显德”是后周第一代皇帝后周太祖郭威的年号,但郭威在“显德元年”的二月份就去世了,义子柴荣登基后没有改年号,由此可以推断柴窑是从“显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开始创烧的。

  很多年前,笔者就知道柴窑,但从未见过。最早接触有关柴窑的著作是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曹氏在论述柴窑这一章节,正文只有37字:“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曹氏首先提到柴窑“出北地”,这个“北地”是哪儿?是泛指北方某地,还是具体的一个地名?笔者认为曹氏说的是一个具体地名,而不是泛指北方。东汉的《曹全碑》就有“北地太守”一词,就是明证。

  这里重点说一下曹氏说的“多足粗黄土”。在没有见过柴窑之前,人们会把这句话理解为说的是柴窑的底足和露胎,很粗糙。其实曹氏说的是烧制柴窑的匣钵。由于文言文的极其简约,所以给今人造成太多的误解。根据窑址发现的匣钵,可以看出柴窑制作的严格。这种匣钵很重,是用当地的红砂岩,掺上比较粗的河沙,然后经过低温烧制。温度不能高,高了就瓷化了,吸水性就差了。令人惊叹的是,皇家御窑的匣钵都上釉,都有支钉,而且支钉都是模具做的,这充分解释了曹氏所说的“多足粗黄土”。

  有关柴窑的具体描述,最著名的是明代人提到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了。“青如天”是根据柴世宗的要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形成的。“明如镜”是她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光亮,如阳光照在水波上的反光,这绝不是新瓷器的那种火气、贼光,这种宝光用语言实在无法表达清楚。“薄如纸”,好胎一般在1毫米左右,上釉之后也只有2到3毫米;柴窑瓷器成品率极低,胎薄易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声如磬”,一是说明胎质细密,密度高,含空气量少,这是压模工艺造成的;其次,胎薄才能做到“声如磬”。

  中国陶瓷之父陈万里先生在《青瓷烧造的开始及其发展》一文中引用明人之语“柴窑片瓦值千金”,可见柴窑的价值远远高于宋代五大名窑,至于元以后的瓷器就更不足论了。

  笔者有幸接触过柴窑残片,现将柴瓷的鉴定要点和同道切磋一下,不当之处请方家教正。

  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有细纹”三个字,这三个字极其重要。这种细纹不是一般瓷器的开片,它的特点是线条有长有短、有深有浅、有粗有细,有的呈平行状、有的呈圆弧状、有的呈不规则状,有的器物细纹多些、有的器物细纹很少,毫无规律可循。在光线和角度不合适的情况下,肉眼几乎不可见。这种细纹是鉴定柴瓷最重要的铁证。

  柴瓷在脱坯之后,要用竹刷修磨器身,因此留下竹刷痕。烧制完成后,成品极其精美,在有釉的地方看不到竹刷痕,但在底足露胎处能隐隐约约发现这种痕迹。由于柴瓷的修足也十分精致,所以这种竹刷痕很不明显,但只要发现了一点点就足够了。

  柴瓷的底足露胎是暗紫色的。一般瓷器的原料是二氧化硅加铝矾土,而柴瓷用的是天青色的原色泥,通过还原法烧制,以防止其氧化,所以柴瓷泥胎是紫色的,烧成之后还是紫色的。这种原色矿料有绿松石、蓝松石、青金石、原生态锆石和玛瑙等。

  “明如镜”是柴瓷独有的特色,任何一个朝代的瓷器都没有这种宝光。会看柴瓷的光气,也是鉴定重点之一。

  窑址目前发现的瓷器款识均为精美的标准小篆,阳文;有三种,官、柴、显德元年。另外笔者所见到的还有“大周”。有的款带边框,有的不带。

  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是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伟大神话,看着她就忘掉了一切。正像法国大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的:“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