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彬宣布艺术节开幕,领导嘉宾一起擂响开幕之鼓,共同启动本届艺术节
奋进新征程,花开西海岸。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主办的国家级大型文艺交流活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4月20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盛大启幕。散发着动人魅力的民间歌舞演出,地域特色浓厚的民间广场歌舞展演,深入群众中间开展的惠民文艺表演,形式丰富、内容多元的民间美术作品展览,气氛热烈、交流深入的“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主题学术研讨会……都彰显了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作为我国民间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化盛会,这届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大家齐聚青岛,为广大青岛市民送去了一场盛大的民间文艺盛宴。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孙永红,中国民协副主席、广西文联一级巡视员韦苏文,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李倩,以及姜慧、尹永海、赵屹、王映雪、陈大维、魏胜吉、尹来成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相关活动。系列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
以歌为伴,以舞为梦,让民间艺术扎根“田野山间”
在4月20日晚的开幕式上,一场主题为“奋进新征程,花开西海岸”的文艺演出拉开了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序幕。1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与青岛当地的表演团队接连登场,为现场近千名观众联袂奉献了地域风格浓厚的高水平民间歌舞表演。
演出在赵坤、张叙演唱的歌曲《花开西海岸》中拉开序幕。串烧《鼓舞风情》汇集全国各地的民间鼓舞,包括来自山西的《千古黄河》、西藏的《斯玛卓》、黑龙江的《朝鲜族长鼓舞》、广东的《雷鼓》等;舞蹈《欢天喜地——地秧歌》充满热情,来自陕西延安的《喜庆秧歌》也在此登台亮相。青岛西海岸新区音协合唱团则带来了原创歌曲《好想去一个地方》,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舞蹈《剪纸风韵》将剪纸搬上舞台,让观众充分领略剪纸艺术独特的魅力。串烧《吉祥中国》集合了鼓舞《响木舞》《盛世鼓舞》,花灯舞《花鼓灯舞出幸福来》,维吾尔族舞蹈《领舞飞扬》以及舞蹈《乐翻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欢聚一堂,共同表达美好的期盼。刘鹏、刘博演唱了歌曲《壮丽征程》,文艺演出在歌曲《欢乐一家亲》的回响中落下帷幕。文艺演出彰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抒发着人民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庆、胜利的豪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当青岛观众还沉浸在民间歌舞演出的盛景之中时,开幕式后的次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团队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民间广场歌舞展演——4月21日,全国民间优秀广场歌舞展演暨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初评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办。广西的《壮族庆丰收》、山东的《乐翻了天》和《长勺鼓乐》、西藏的《斯玛卓》、河南的《太平盛世》、广东的《雷鼓》、甘肃的《陇南羊皮鼓舞》、山西的《千古黄河》、辽宁的《盛世鼓舞》、青海的《热贡拉则》、黑龙江的《朝鲜族长鼓舞》、浙江的《响木舞》……2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队伍,将20场精彩的民间优秀广场歌舞带到了青岛,近千名各族演职人员翩翩起舞,展现着绚丽多彩的广场歌舞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队伍中包括壮族、土家族、朝鲜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民歌真情流露,民乐旋律悠扬,民间舞蹈婀娜多姿,作为民间文艺最直观的呈现方式,民间表演艺术本就来源于田野山间,老百姓的日常就是以歌为伴,以舞为梦,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出了多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中国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初评以优秀民间广场歌舞展演为依托,将我国各地风格鲜明、特色浓郁的优秀民间表演艺术及其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人激情演绎,展演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评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民间广场歌舞的最高水平。
“把全国各民族各区域的优秀民间文艺展示给人民大众”
“中国民协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全国各民族各区域的优秀民间文艺展示给人民大众,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潘鲁生表示,希望通过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青岛市文化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为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全国各民族各区域的优秀民间文艺展示给人民大众。”这是中国民协和民间文艺家最深沉的告白。为了更深入地将优秀民间文艺作品送到人民中间,4月22日,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发扬中国民协踏进田野、深入基层的优秀传统,组织民间艺术展演团队深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和大珠山风景区,开展惠民专场演出活动。来自陕西、黑龙江、安徽、西藏、河北、甘肃、新疆、浙江、山西、湖北、湖南、青海、辽宁、福建及山东其他地区的展演队伍与青岛本地的表演团队一起,共同为当地的人民群众献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演出汇聚全国各地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鼓舞鼓乐、歌舞表演,节目精彩纷呈,两个会场欢腾喜庆,热闹非凡,观众们目不暇接、掌声连连。
中国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民间文艺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最为贴近的艺术门类,民间文化就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惠民专场演出重点突出群众性、参与性、普及性,引导推动民间文艺家争当“红色文艺轻骑兵”,积极参与文艺惠民。
让民间文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山东省是文化大省,民间艺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山东剪纸、鲁锦、面塑、杨家埠木版年画、莱芜锡雕、淄博刻瓷琉璃、山东草编、青岛贝雕等民间文艺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而位于山东沿海的青岛是一座具有独特民间文艺资源的城市,拥有独具特色的山海文化,形成了青岛地区丰厚而独特的民间文艺形态,如民间剪纸、年画、泥塑、面塑、锔艺、雕刻、烙画等,它们把青岛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月20日下午,作为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山东手造展暨胶东农民画联展在青岛名家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作品150件,其中“山东手造”精品50件,包含新文房四宝、竹简铅笔、手办泥老虎、泊里红席、麦草画、螺佃艺术品、砚雕、立体钩编、石雕、核雕等手造工艺品以及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日照市、青州市的农民画艺术精品100幅,均为新创作作品,内容喜庆、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夸张,展现了人民喜获丰收、祖国强盛等场景,反映了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展览通过展示山东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生动再现新时代的美好景象,以展现青岛精神,传递山东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间文艺的地位与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振和彰显。”说起民间文艺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王锦强表示,推动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畅通要素流动,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
4月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围绕“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31篇论文投稿,最终有20篇论文入选,来自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单位与基层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入选论文代表及西海岸新区民间文艺工作者代表近80人参会。
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民间文艺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利用、民间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海洋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等议题进行论述、研讨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尽管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也积累了文旅融合、数字提升、文创产品研发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但还需要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扬优势,尤其要在传承人群和行业人才引领上大作文章,建立常态化的培育和激励机制。“文艺要在倾听时代声音中为实现共同富裕鼓与呼,要高度重视民间文艺在乡村振兴中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作用,积极关注其在滋养心灵、安放身心中的价值发掘功能,可以和当下火热的艺术乡建、文旅融合等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表示。
本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由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民协、青岛市文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
(风寒)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吴京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