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美
——评“内蒙古印象”摄影展
作者:李树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对我们每个观众来说,“内蒙古印象”这样的标题,似乎是提了一个问题。平心而论,一般观众对内蒙古的印象,最直接的,就是辽阔的草原和蓝天、白云。形成这样印象的途径,有诗词歌赋的铺垫,有电影、绘画的艺术表现,也有众多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传唱,其中最直接的途径,是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所提供的机会,让人们亲眼所见。

  就大多数人而言,通过眼见为实的旅游行程对内蒙古的直接印象,已经是很大进步,但从地理认知和视觉审美两个角度去考量,对祖国北疆辽阔地域停留在这样的认知和感受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内蒙古之美,需要我们不断地重新去认识和感受。

  作为一个在“坝上”出生的摄影人,深切的体验告诉我,内蒙古的美,确实可以概括为“大美”。这样的概括借用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用词,有多个维度的呈现和解读,特别是在面对“内蒙古印象”摄影展100多件作品的时候。概括地说,这些作品,集中呈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河之美、生态之谐,也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之变、社会之进;具体而言,这些作品发挥摄影的技术性、现场性、客观性、瞬间性、机遇性和选择性六个本体属性,在“大美”风格的统摄之下,在以下几个审美维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是空间之大美。内蒙古地理“大天大地”的空旷和无边无际的平坦,延展着超越于日常城市认知和生活房间感受之上的空间之美,这种“大”,有辽远、空阔的视野,让人把地面存在与太阳、月亮相联系,延续着朝向宇宙的无限感,特别是在碧空万里的时候,那种透明的无限的蔚蓝,让直视苍穹的我们追思无际;夜晚繁星满天的时候,那“手可摘星辰”的感受,与宇宙的接近,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深邃感。“空间之大美”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落日额尔古纳河》,辽阔大地、云蒸霞蔚、大河奔流,是代表性的作品;如《草原牧歌》,展现马和骑手对话,头顶之上的云气越来越浓,遥接天穹,形成天人之间的视觉张力。

  其次是绵延之大美。在时间单向度绵延的横轴中,草原上每一种历史的遗存,都锚定着曾经的存在,让我们走进历史深处。这向前无限延伸的探寻,与今后时光的流逝一起,让我们的思绪衔接。如作品《阿斯哈图奇观》让一抹霞光照亮一个地质年代,让山峦起伏的绿色中,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如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条大河曲折绵延,从古至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条河本身就是时间的象征;如作品《小佘太秦长城》,展示的是“雪落在中国的北方”之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情景中,有一条明晰的黑线,绵亘于山峦之脊,仿佛穿越历史的一根针,在新时代出现。

  第三是生态之大美。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内蒙古草原曾经因采矿和过度放牧而退化、沙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发生了根本好转,本次展览作品,让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草原上的生态之大美。如作品《冬日的美丽》,冰雪蓝调,马儿如音符跳动在乐谱线条之间;如作品《牧马晨歌》,晨曦点亮羊群,舒缓的山坡与林带、山脊条带平行,一幅完美的田园画卷;如《温馨的牧场》,是绿色的家园,羊群散落,光线跳跃,清新和美;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曲曲折折的小河如舞动的绸带,蓝天白云之下牛马羊群和谐共处,属于经典的草原生活情境。

  第四是时代奋进之大美。在展览中,表现这个方面内容的作品不少,如《云海之光》,将变幻霞光和云海融为一体,电风车与输电塔屹立山肩;如《旧貌换新颜》将迤逦长城与远处蓝天白云下的电风车呼应,结构在一个画面里,这是历史与时代的对接;如《大漠奏响光伏乐章》,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规模,同时呈现了一个现场;《焊花绽放》表现的是新技术条件下的劳动瞬间,力与美的结合;《建筑新视野》则以90度仰拍,看到现代工程的新视域;《凯旋》是航天器着陆场景,风展红旗如画;《丝路新篇》是中欧铁路海关列车进出的真实瞬间,看似普通实则意义重大;《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大场面,也是新时代新观念的体现;《液态奶生产基地》是自动化生产的再现……不用举更多作品,我们已经能够真切领会近年来科技进步带给草原的变化和生产生活的新貌,这是时代奋进之大美,是有现实说明性的见证。

  这100多幅作品是从数以万计的影像中遴选出来的。看了这个展览,我体会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在摄影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和奋进。他们能够走进大自然深处、社会生活的深处,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观察、体验和拍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的吹打和磨砺,群众和百姓的情感和向往,他们都记在心间,他们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手中拍的,达成了一致,才能有这样一批反映人民生活和时代进步、同时坚守摄影本体属性的好作品。在如今数字化元宇宙强劲构建、AI生成影像甚嚣尘上、ChatGPT大数据应答和创作便捷的形势下,直面现实、直面生活的影像,显得尤为可贵,这样的影像是带着人类情感拍摄的、是与现实有直接关联的,是不可替代的。我坚信,不管技术如何变化,总有很多的摄影人,会面对生活和现实去拍摄。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