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化古开今新路径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观察
栏目:落墨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临帖广泛汲取经典名篇精华,准确把握艺术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进而延续发展文化谱系,转化融合时代审美,是书法实践的必经之路,更是攀登高峰的重要根基。4月1日至10日,由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安徽省文联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安徽省书协、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不期簋(篆书临) 鲁雪娟

  今人胜古人

  此次展览从中国书协38家团体会员选送的3366位作者的作品中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276位作者的552件临、创作品入展(每位作者“一临一创”两幅作品),深入考查作者对“临”的把握尺度与消化程度。临摹对象涵盖了书法史上的经典书家书作,真、草、隶、篆、行,诸体兼备;墨迹碑帖、金石铭文、简帛书牍,形质丰富。

  “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于2013年举办,距今已10年,中国书协顾问陈洪武说,从入展作品来看,与10年前相比,书坛创作的关注点已发生了从外向内的转变,崇尚经典的意识明显增强,由热衷形式制作转为注重临古涵养,追求守正出新。书法家和爱好者对传统的挖掘吸纳更为自觉,尤其在笔墨技法的锤炼上颇见才情,一些中青年作者对碑帖技法的敏感度更高,再现能力也很强,笔下的表达更为精准细腻。相比过去展览的盲目追风,此次展览作品虽然也存在着诸如对赵之谦篆书,黄庭坚草书,孙过庭《书谱》,苏、米行书等取法相对扎堆的现象,但总体上作者趋于理性,依循自己的审美趣好追摹,取法更加多元,不仅有对经典碑帖的取法,也有对偏冷门碑帖的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向。

  在此次展览评委孟会祥看来:“于此次展览临摹作品的整体水平而言,今人胜古人。”孟会祥分析了如今社会发展为书法临帖提供的各项条件:“出版传媒的进步使当代人更容易拥有古人难得一见的资料,全面的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专业化的教学使训练的目的性更强,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显著;现代技术手段,如投影、灯箱、电脑集字、修图等的参与,古人闻所未闻。”这些便利条件在展览体制的激励下,迅速催生了一批“技术流”作品。孟会祥认为应当辩证看待“技术流”作品:“因为‘技进乎道’,总得先有技。当代书法不能比肩前人的原因,一是缺乏社会担当与学养,一是缺乏真正的看家本事,两相关涉,挟以小慧而成名,甘以小就而终老,令人扼腕。那么,临摹水平的整体提升,客观上就舒展了书法的‘一翼’。”

  在肯定优长的同时,也应看到短板与不足。多位评委提出,此次展览作品反映出作者创作转化能力不强,大部分作品还停留在“像”的层面,亦步亦趋地复制原帖的形质,尚未摆脱集古字的痕迹,缺乏创造性的个性表达。从整体气象格调上看,鲜有让人怦然心动的佳作。展览评委孙培严更是发现中国书协会员的精进状态不容乐观——在初审时,3366名投稿人中有423人为中国书协会员,复评、终评后,最终评出的276人中,中国书协会员仅有63人。“也许不能用一次展览定性,但从现实角度讲,这次展览是一个侧面反映”,孙培严说。

杨万里诗一首(隶书) 韦贝佩

  如何“化古开今”?

  “临帖展”是中国书协专业届展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展览。据陈洪武介绍,创设此展览是基于当时书坛弥漫浮躁之气,重技轻文、跟风现象严重,热衷于表面的形式拼接制作,缺乏对传统经典的深入学习。中国书协创设该展览的初衷就是引导广大书法家和爱好者回归书法本体,深入研习传统。2017年“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在评审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将投稿作品由单一的临帖改为“一临一创”两幅作品,“既看作者的临古能力,又考察作者的创作水平,目的就是激活书法家对传统的理解、融通和创化的才能,推动当代书法在传统中沉潜积淀,不断探索书法为我所用、化古开今的新路径,在历史与时代的维度中实现超越”。

  那么,在创作中如何实现“化古开今”?

  展览评委王立志说:“临摹过的作品不可也不能面面俱到、照搬模样地挪用于创作之中,未经理解、吸收、消化而转入创作的成品只能称作临摹的升级版,还未达到创作的程度。而随着临摹手段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储备的丰富,才有可能调集所临、所学,萃取出所需核心成分用于创作,才会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地创作出形神兼备、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展览评委张维忠以自己为例介绍了如何写出自己的风格:“首先在一个经典碑帖上下足功夫,再融入其他碑帖或者姊妹书体,以行入楷、以隶入楷都是可取的方式。我一直在追求以行入楷,以行入楷可以让字势更强更有张力、更有味道。”展览评委刘建丰则提出: “要体会法帖中所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这是综合能力与文化修养互为表里、合二为一,是作品不可言说、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的灵魂所在。”

  临帖展作为全国性的展览,由中国书协举办,观众多了许多期许,同时也有了更多衡量标准。展览评委王文英认为:“站位不同,需求不同,理解、观念和期许也就不同。仅就临帖而言,有对临、有意临,‘临’和‘摹’也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临习轨迹。所以,业内要求会多且高,更希望看到的是形神兼备的作品,而不是亦步亦趋的描摹。”同时,王文英也期待,临帖展能进一步加强导向,兼顾公共教育与普及推广,“比如,选择主题,同时展示前人、今人对同一经典的临摹学习和创作,让观众可以‘穿越历史’、沉浸式地欣赏学习,提高认知,效果则会有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