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栏目:两会视点
作者:霍建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2年秋天,我参观了苏州拙政园,其实很早以前就去过那里。然而这次却与以往不同,是夜游。这多少有些让人好奇,夜色中游历拙政园是什么感受。行走在光影迷离的园林中,和白天的观感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导游提着灯笼引路,一定会迷失方向,仿佛“游园惊梦”似的不那么真实。

  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代表,用类型各异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拓展,应成为沉浸式体验的互动之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体验文化遗产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情景再现。在夜游拙政园的过程中,不仅身在光影变幻间,且移步在篆刻、书法、昆曲等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径通幽处。淡淡的夜雾弥漫,人在画中游,情景交融处飘扬着婉约的昆曲,如梦似幻。

  拙政园的巧妙创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的灵感和生命力,让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特色、迥异的民族风格,光荣绽放。相关部门应汇集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各自别样的典型代表交流,使之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常常在我们的电影中有所体现,如侗族的歌、维吾尔族的舞、云锦的编织、书法艺术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我以为,电影是世界范围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通过电影,世界各地的人们会慕名而来观赏具有人文价值的名胜古迹。与此同时,也希望相关地区的管理部门能够支持电影从业者,为其提供便利的拍摄条件,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用真实的环境表达电影的质感,而不仅仅是仿造的拍摄基地、电脑特效的非现实臆想。电影对世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和呈现显得弥足珍贵。

  有独特创意和好的决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艺术创作需要深入挖掘民间传说的价值和精髓,从不同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用最美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霍建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