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剧照
中国儿艺的剧场里,只是一群孩子,孩子和家长们坐在一起。然而,当原创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大幕开启,两个大红鼻子的小丑挥舞着亮闪闪的萤火虫魔法棒走到舞台前时,孩子们就开始了专注、惊喜、惊讶、惊呼的美好观演过程。这些聚精会神看着舞台的小观众,不时发出惊呼声—— “哇! ”是什么如此吸引着专注力原本可能只有20分钟、 40分钟、 1小时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
导演傅磊来自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如果说女性执导儿童戏剧有着天然的优势,傅磊所执导的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场景,让她的女性导演身份变得模糊。可以说,傅磊的导演格局“去女性化”特征非常明显,她是一位擅长塑造人物、处理情感和驾驭审美的导演——如果可以将这样的优势归结到女性身上。
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之后,不管是儿童剧《幼童留洋记》 、话剧《红军·1343》 ,还是布袋戏《衣衫换江山》 ,还是原创音乐儿童剧《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 ,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个多面的、丰富的傅磊,她不关注戏剧的类型化,而是将每部戏作为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次实践,在不同的题材中去最大程度拓展戏剧的边界,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像创造一件艺术品一样去做戏。所以,她的戏融合了感官体验和灵魂洗礼,形成了能强代入观众的沉浸体验的场域。一部戏结束,却能扎进观众心里,意犹未尽。
细细想,傅磊的用心还是有步骤、有节奏的。最初在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干部。对于事迹丰满的人物,如何表现才能直击人心呢?傅磊将对人物的表现细化到人物的动作、语言、情感状态中,一个英模人物就好像聚沙成塔一样立起来了。尤其是对人物内心的彷徨、挣扎的表现,大大拉近了英模人物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后在话剧《红军·1343》中,傅磊塑造的不是某个主要人物,而是那1343位无名红军墓的代表群像,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可圈可点,没有主角和配角,只有一个个活生生地在苦难中拼搏、牺牲的人。在这部戏里,舞美灯光在多维空间打造、人物心理表现、故事背景交代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让舞美灯光成为戏的“主角” ,成为故事的又一个讲述者,而且非常能够调动观众的情感。
傅磊导演了一系列儿童剧,包括《幼童留洋记》 《我和蜗牛去散步》 《飞舞的蒲公英》 《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等,从她的第一部儿童剧中就能看出她非常注重题材的接近性和亲和力。 《幼童留洋记》讲述的是在容闳的倡导下,晚清政府选派监督陈翰林带着詹天佑、梁敦彦、容尚谦等首批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幼童在碧海波涛中幸存下来,牢记使命、破除困难,在出色地完成学业后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中流砥柱。也是在中国儿艺剧场,就连四五岁的儿童也能专心看完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儿童剧。剧场里不仅没有喧闹嘈杂,还时而会有孩子们会心的笑声。这源于傅磊很用心地在剧中用丰富的语言和行为去表现童趣,她认为童趣是跨越时空、跨越历史的。
如果说《幼童留洋记》的“童趣”是跨越时空、跨越历史的, 《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的“童趣”更像是一个充满惊奇的万花筒,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超乎想象的“魔法世界” 。这些“魔法”都是有来源的,都是在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儿童美育、儿童喜好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小丑、绘本、木偶、打击乐等都到了这个“魔法世界” ,然而它们与通常的样子又是有区别的。一般舞台上擅长用肢体语言去逗乐的小丑,在剧中有了重要的“讲述者”身份,小丑带着孩子们进入绘本故事、走出绘本故事,还成为打造多重空间的关键,并且承担了这部剧的现实抨击和讽刺功能。“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是这部剧的“核心观念” ,支持着全剧的发展走向,但同时《小萤火虫跟宝宝一样……》又是剧中设置的一本绘本,翻开它,阅读它,舞台打开、戏剧开始。观众不断在现实世界和绘本世界里穿梭,感受想象力的不断延展。木偶戏是本剧的一大亮点,桌面即兴偶的活灵活现、地面即兴偶的操控性挑战、影子偶的皮影效果、气模偶的巨大惊喜等,让这部戏在尝试真人、偶、操控者同台演出中获得成功。
傅磊尝试了很多戏,也有了亮丽的收获。 《幼童留洋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六届戏剧会演“导演一等奖” ; 《县委书记廖俊波》获福建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红军· 1343》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戏剧会演“导演一等奖” 。她给自己的戏剧导演实践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尝试装下任何可以让戏成为春天的花朵、夏日的凉风、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暖阳一样的艺术构思、艺术想象、艺术手段。她的戏没有类型的限制,只有对审美表达、情感张力、题材雕刻、人物提炼、戏剧折叠空间的无限探索。她在戏剧导演实践中,传承戏剧经典的样子,但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为了抵达戏剧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