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论坛发言
  来源:中国艺术报

  ◆陈维亚(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名誉院长)

  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火热的新时代生活,是我们舞蹈工作者创作的源泉,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需求,是我们舞蹈工作者创作的动力。我们要做的是紧跟时代、融入时代、感受时代,歌颂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舞蹈。

  ◆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国际知名芭蕾舞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

  高水平舞者的思想必须是开放的,他们应当勇于尝试一切,必须会表达、懂情感、有灵魂。高水平舞者必须接受过教育、保持动力、懂得自我激励。

  ◆于平(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教授)

  推进分类培养,“舞蹈”和“舞蹈学”必须联体。只有“史、论、术”三位一体,才能使专业舞蹈博士基础厚、眼界拓、内力强,也才能使学术型舞蹈博士通舞术、明舞理、精舞学,实现门类艺术艺术型人才培养中基础支撑和高层次的联通共洽。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是对艺术人才培养本位和实际的一次回归,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高水平创作人才培养路径打通;第二,专业艺术院校,尤其是单科类专业艺术学校有了依托;第三,回归了中国本土传统,民族特色得到了张扬。

  ◆卓依·马可尼里(美国著名音乐剧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

  我们必须避免舞蹈的艺术形式变得陈旧,我们需要对一切大胆进行实验。这就是艺术的意义所在:突破界限,发现新事物。要创造,不要重复。让我们就在今天,继承师辈和在我们之前的舞蹈创作者所给予的一切,开始拥抱舞蹈对于我们的意义。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

  以美和美学为核心的现代艺术美学制度,已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合法化知识。在延续中国现代艺术美学传统体制或者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沿着这个制度继续往前,适度地激活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形成现代美、美和美学传统与“文心”传统之间的交流。

  ◆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是精神的、物质的、主观的、客观的。舞蹈里面有一种音乐性,但是音乐里面不一定有舞蹈性。舞蹈动作是虚的,是一个没有实物功能的动作,用这个动作去表达情感、表达思想,舞蹈动作是符号不是信号。

  ◆宋官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舞蹈的定位应是如此:接地气,接中华志气,接中华儿女的骨气,接人民群众的呼吸,接时代涌动的气息;传得开,满足时代发展的历史需求、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留得下,符合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艺术传承的发展规律、人类对美的普遍追求。

  ◆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坚守中国立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立中华美育精神。在“新三科”立场下,要强调舞蹈的创造性与情感的细分性,激发全体学生的想象力。

  ◆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交互媒体可视化、人群仿真、工程仿真是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媒体和量子仿真是培养博士方向。智能媒体与创意、智能表演与仿真、虚拟表演与工程,科学内涵是按照科学要求,探索人机协同下智能涌现性问题。

  ◆高度(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对身体文化基因的探寻,关键在于对现有身体形态的一种共同因子的提取,所以要建构一种内生现代化与传统延续性并重,具有国家文化形象高度标识性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纯正的身体文化基因的可能性。

  ◆丽思·尤特豪芬(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基于机会与社会公平、学生福祉、专业成果三个关键因素对当代舞蹈文学学士课程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建设性调整课程设计,修订了学与教、评估、录取的范式。

  ◆菲奥娜·班侬(英国利兹大学艺术学院实践主导中心联合主任、舞蹈高等教育协会主席)

  在舞蹈实践主导型博士研究中,我们可以优先通过独舞或共舞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探索身体动作的经验,从而发掘提升身体智能的可能性。

  ◆凯尔·布哈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舞蹈研究专业教授)

  特威拉·夏普的作品并非是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元性并存,这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共存的实践,促使古典芭蕾走上现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