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中国风,感受东方情
——评中华礼乐创新传习节目《中国礼 中国乐》
栏目:视线
作者:薛海彤 牛光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传统文化节目层出不穷,例如赏析中华诗词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解读戏曲行当的《最美中国戏》、“和诗以歌”的《经典咏流传》及屡屡出圈的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等,都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作的努力。如何将文化类节目推陈出新,引领时代风气,让年轻人更多地关注到传统文化,仍有可供探索和开发的巨大空间。

  《礼记》记载:“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即礼乐会使人们互相尊敬和亲爱。中华文明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后,礼乐文化被当作瑰宝保存了下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分支,它是潜沉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信仰。不久前,中国首档中华礼乐文化传习节目《中国礼 中国乐》在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齐鲁大地上诞生。这档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出品,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山东省话剧院联合打造的节目在山东电视台以及各大网络平台上播出,并联合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话题,带领观众们一同探寻礼乐文明。节目结合古代礼乐文化创新形成中华新礼仪,以中华文化之美引领礼仪文明新风尚。该节目设置了“荐礼”“寻礼”“问礼”“传礼”四大环节,采用“文化+戏剧”的模式,以情景再现讲述礼乐文化前世今生的故事,加之新兴技术加持下的中国风场景设计,类型叠加与创新探索赋予了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新的荧屏形象。

  创新节目表达方式,传承经典文化

  文艺创新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互文性”理论就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正因如此,创作者们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处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国礼 中国乐》以资深的礼学研究者担任荐礼人,和三位礼乐文化专家共同踏上寻礼之路,习礼人则选择具有差异性的年轻人,在前两期中还有一位来自摩尔多瓦的知名“up主”潇潇。虽然节目请来了众多专家,但节目不是以专家为主的科普类座谈节目,而是定位于专家与年轻人、外国友人共同走进中国的礼乐文化。节目注重“年轻化语态”的表达,在首期“婚礼篇”中,问礼人以唐玄宗开元年间一位宫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袍中诗》为引,将观众带入到以古时一对年轻人的情感叙事构建起来的礼乐空间,并提到《袍中诗》曾被歌德“抄作业”。在第二期“相见礼”中抛出“孔子会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汪伦竟是营销高手”等话题。这样的话语方式对于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更容易引发共鸣,亦以此奠定了《中国礼 中国乐》平易近人、年轻态的话语基调。在探讨环节阶段,主持人与嘉宾谈论到龙卷风时,背景音乐播放了周杰伦的歌曲《龙卷风》,并配上了趣味花字与特效,使节目妙趣横生。在节目的结尾部分,则用一段情景剧作为结尾。这段情景剧的主要内容为一对情侣在不同时代爱情的状态,并最终在新中式婚礼中迈入婚姻殿堂,剧情感人,服化道唯美。这折射出了当代影视创作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更加强调寓教于乐,于欢乐中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观众。

  节目不仅采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还创新节目形态,通过礼乐空间进入到了中国传统礼仪世界,使观众得以全面了解中国的礼乐制度,探讨礼乐文化背后的礼义精神。例如,节目中通过礼乐空间的演绎设计了若干话题,让在场的年轻“习礼人”与专家进行讨论,首期“婚礼篇”中曾探讨“父母的婚礼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的新中式婚礼”等话题。在场嘉宾畅所欲言,青年文化学者戴潍娜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父亲为母亲送粥的故事,并在发言结束时提出了“礼轻情意重”的新生活方式倡议。第二期“相见礼”中提出“拱手礼是最科学的礼仪”,这在疫情期间无疑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此外,在节目最后,“寻礼人”彭文馨将新生活礼仪和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的倡议,上传到了节目组制作的“礼乐传习馆”H5,观众扫码后就可以在手机端观看,这样的设置方式契合了当代受众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观看的习惯。节目还邀请观众参与抖音话题“打招呼的仪式感”,挑战互动还有机会获得奖励。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互动方式,提高了观众对节目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得节目在微博中的“中式婚礼可以有多美”“假如梁祝he办新中式婚礼”等话题阅读量超过了3亿。可以看到,《中国礼 中国乐》契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和快速交互的新媒体传播特性,取得了良好的宣发效果。

  “沉浸式”视听盛宴,联结古今文化

  《中国礼 中国乐》XR、AR等现代技术的采用使舞美效果呈现为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交融。节目开场就是一只金光熠熠的凤凰飞过主舞台上的青绿山水,栩栩如生,紧贴节目片头“有凤来仪礼乐重光”的主题。中华礼乐的典型代表符号——琴、瑟、玉、帛等也被应用在节目当中,比如,节目开场时凤凰穿过玉璧,嘉宾台被设计成玉璜造型,以及节目标题中的印章“礼乐”二字也是出自于曾在齐鲁大地任职过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影视化的叙事方式使观众可以“沉浸式”地观赏节目。如在首期“婚礼篇”中的礼乐空间环节里,节目再现了古代的传统婚礼与近现代的新中式婚礼,在情景再现中演员演绎了“却扇”“同牢”“合卺”等古代婚礼的传统习俗。从大唐婚仪中观众可以看到穿越千年的唯美爱情以及婚礼习俗至今的变化。此外,节目还进行了跨时空的互动设计,当《袍中诗》这一片段结束后,“寻礼人”彭文馨将棉袍递给了情景演绎中的新郎。同样在第二期围绕“相见礼”展开的礼乐空间《拜见夫子》中,“寻礼人”彭文馨也与向孔子求教的孺悲进行了互动,这一动作联结了古今,给观众带来了穿越之感。在《赠汪伦》的演绎中,现代技术加持制作的十里桃花潭惟妙惟肖,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其中,“踏歌”的传统舞蹈演绎也在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基础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第一期结尾处的礼乐秀《礼结前缘定今生》把古代梁祝的爱情故事与现代花样滑冰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这一跨越时空的感情,令人感到荡气回肠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目中身穿旗袍的优雅女子现场演奏民族乐器,为节目增添了浓浓古韵。

  在第一期“婚礼篇”结尾的采访环节,三个年龄段的夫妻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和婚礼故事,他们都在婚礼中留有遗憾,节目组邀请他们体验新中式婚礼。著名婚礼华服设计师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婚服,当三对夫妻换好婚服相见时,眼里满是感动与惊喜。新中式婚服秀环节向观众从寓意和视觉设计两方面来讲解婚服造型。新中式婚服与新中式婚礼的展示,让观众看到了礼乐文化在婚礼中的传承与创新。在第二期“相见礼”篇,则请来了北京冬奥会礼仪引导员的代表,她们身穿旗袍在现场展示了国风走秀,走出了中国青年的精气神。主题曲《礼乐同风》的现场演绎亦十分惊艳,配合场外揖礼、万福礼、颔首礼、执手礼等礼仪演示,让观众体验到了中华礼乐文化的魅力。

  《中国礼 中国乐》以创新的节目模式在古诗词中探寻古老中国礼乐文化的演变,在对礼节的科普与解读中让观众品味礼乐文化的精髓。当然,节目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提高之处,如礼乐空间和结尾的礼乐秀短片部分故事内容略显单薄,所展示的礼数繁多,反而导致没有记忆点。对于礼乐空间的舞美设计整体上还不够精致,节目中所采取的情景再现质感上还有待提升,现场互动感和对节目内容的年轻化表达尚需进一步强化。

  (薛海彤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牛光夏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