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 影像从心
栏目:人物廊
作者:钱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云深不知处 钱强

  1988年秋的一个傍晚,我被村庄远方温馨而壮美的夕阳深深打动,从此爱上了摄影。

  摄影具有记录历史和表达审美情感的双重功能。摄影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把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如实地记录下来。随着摄影的普及应用,摄影已经从单纯的记录功能发展成为自由释放个性、抒发情感的一种更加艺术化的媒介方式,进而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摄影之于我是一种“看的艺术”。我平常少有专门外出摄影采风的时间,更多的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中去寻找美感。摄影艺术是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悟。它应该追求和表现真善美,并以此启发人们葆有纯真善良的本心。回首30余年的摄影经历,我这个“老摄影人”深切体悟到:“热爱摄影,本质上是热爱生活中打动了我心灵的人、事或景,是这份情感催促着我用手中的相机去表现。”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要把握好摄影的记录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照片的灵魂源于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摄影通过“瞬间”完成的方式来表现拍摄对象的形状、质感、色彩以及所处的状态、相互关系、周围环境等,并以选择、概括、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来反映世界、表达思想、抒发情感。

  我拍摄过江南的冬天,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映衬着蓝天,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残荷上,共同构成一幅冷暖色调互相交融的美丽图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流传甚广,那座典型的江南石拱古桥——枫桥,以及桥边河畔一群欢快地玩捉迷藏的孩子深深地吸引了我的镜头;漫步太湖边,我以太湖为背景,拍下了绣娘美丽的身姿和典雅的绣品,满满的江南气息。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摄影创作的很多“工夫”也在相机之外,这“工夫”融入了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以及对摄影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其题材的选择、拍摄的立意、角度的调整、光影的效果、瞬间的把握、聚焦的控制等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最后呈现。有一种观点,认为很多成功的摄影佳作是“碰上的”,是“偶然逮住了的”,其实,这种偶然是创作者长期深入生活,长期积累临场观察、拍摄经验的必然。创作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是按下快门,而是倾注了创作者所有的阅历、思想感情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秋色 钱强

  摄影需要不断突破常规视角。我喜欢中华传统经典诗词,当眼前的景象呈现出经典诗词中的某个意境时,会燃起我内心热烈的拍摄激情。“蒹葭苍苍”是《诗经·蒹葭》的一个优美意境。面对深秋初冬那片苍凉的芦苇(即蒹葭),为了更好地表现其美感,我首选逆光的角度,让芦苇的绒毛打上亮丽的轮廓光。照片的背景选择深色,以衬托芦苇的轮廓光。然后,利用大光圈的景深,虚化水面上的光斑,烘托氛围。同样的,“在水一方”也源于《诗经·蒹葭》中的美。我聚焦于水岸边素净的白色小花,并以紫色小花和澹澹的水波为衬托,以表现和抒发“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美好意境。

  江南的空气是湿润的,湿润到连树皮上也会长满青苔。当我不经意走过这样一棵有着斑驳树皮且满是生机盎然的青苔的树,为了表现我心中的感受和联想,我给它做了一个小小的装饰,从附近长满红色嫩芽的植物上摘了一个小嫩芽,插到树皮上某个比较合适的位置。于是,红色嫩芽有了大片绿意相衬,并与树皮上向上延伸的斑点一起拟人化地营造出浓浓诗情画意。

  秋天,树叶依次从绿色转成黄色乃至红色,形成斑斓多彩的色调。要拍摄秋色,可以直接拍原本就非常美丽的树。那换一个视角呢?我观察到了水面上树的倒影,这倒影随着水波摇曳,抽象地凸显了色彩。于是,我拍下这幅《秋色》,形成了具有油画质感、色彩层次丰富的作品。

  拍摄“云”,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爱好。我的视线常钟情于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不同样态、不同颜色的各种云。山以云为衣,因为有了云,山才显得缥缈和神秘。我喜欢云,还因为那景象拥有一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禅意。这禅意,令人忘忧。

  如今,摄影器材越来越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拍摄一幅好看的照片并不难,但若想赋予作品更好的思想灵魂和艺术审美,必定离不开审美的思考和技艺上的创新。如何创新?以什么样的艺术态度去创新?又是严肃而复杂的问题。创新首先离不开传承,也离不开生活的源头活水,更离不开深沉的思考。创作者需要自觉地在对摄影历史的传承中寻求超越,在对时代脉搏的感受中寻找新意,在对未来趋势的把握中找到方向,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中激发灵感。创作者要用心感受生活、贴近群众、体察社会、关爱自然,同时要虚心学习,勤于实践,不断增强摄影技术本领和对艺术境界的领悟,勇于承担起用影像记录历史、讴歌人民的使命,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积极进步的时代主旋律,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摄影作品。

(作者系苏州国家高新区文联副主席)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