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帆悬当可期
——中国雕塑十年观
栏目:奋力书写新史诗
作者:曾成钢  来源:中国艺术报
<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div class="TRS_Editor">
<p>  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自2010年以来,快速崛起的国家实体发展给中国雕塑带来了理念、材料、样式和技术上的创新。在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助力下,中国雕塑正在全方位整合来自各个领域的资源优势,向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技术开放,在传承转化创造中实现了蝶变式发展:一方面,中国雕塑在艺术创作建构国家形象的实践方面,继续承担着使命与任务;一方面,中国雕塑的架上创作与公共领域实践在空间上逐渐重合,呈现出了发展的重要转向,从象牙塔中的小众艺术真正向人民的艺术过渡;学科层面,雕塑的专业特征与多个专业相融合,形成一系列全新的交叉领域和前沿课题;社会层面,中国雕塑被赋予了价值构建、美育传播、乡村振兴、服务人民等任务,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元。</p>
<p>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10年来的经验与成果揭示了中国雕塑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多维进化的黄金期,其演进的轨迹显示,一种多领域、多层次、包容、现代的东方现代雕塑生态正在形成。</p>
<p><strong>  传承与发展:中国雕塑与国家形象</strong></p>
<p>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雕塑的发展与国家息息相关,雕塑与国家形象互为表征,互相塑造,每个时期都展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传承与发展”是中国雕塑的基本责任与核心任务,其中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气质,内在禀赋是对西学东渐本土化发展的一脉相承,外在形象则来自政府的引导与塑造,这一问题的内核是本质论的,定位了中国雕塑的道路、责任与使命。</p>
<p>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历史情景的变化,许多旧传统生发出新的含义,比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雕塑的观念、语言和文化符号,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和今天,其内涵所指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过程。又比如集体主义创作方式,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十大建筑”雕塑、《收租院》,直至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五大主题雕塑创作,这种调动多人智慧与力量完成大型项目的方法沿用至今,成为中国雕塑发展非常重要的本土经验。</p>
<p>  与此同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中,国家通过引导美术创作来展现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国家形象。如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9年)、中华文明美术历史题材创作工程(2013年)、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2017年)等,这些文化工程以表达时代性与民族性作为内在逻辑,将艺术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连接,旨在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一系列重大的文化事件中,中国雕塑不断转换视角,调整姿态,体现出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从政治向文化的转型,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是脱离西方中心主义,重建中国文化形象与文化自信的方法路径。</p>
<p><strong>  走向公共:公共雕塑实践的中国经验</strong></p>
<p>  雕塑公园自1985年在国内出现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是改革开放后受城市雕塑及景观政策引导,园林设计师与雕塑家合作探索的成果。雕塑公园在国内起步晚、发展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人文生态,弘扬区域文化,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代以来,城市建设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打造青山绿水、追求生态持续发展、彰显智慧科技、营造人居和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社会语境的全面转型,雕塑公园“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它化解了“城市雕塑”发展中的旧疾沉疴,探索出了雕塑艺术与公共空间结合的全新路径,其系列经验具有突破意义,形成了新时期雕塑公园建设的“中国经验”,彰显出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智慧与自信。</p>
<p>  第一,芜湖模式。芜湖雕塑公园的建设是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自2011年开始,公园依托每年举办的“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成为雕塑活动的重要策源地。它有三个突出的价值:首先,活动建立了一套从“平面初审”到“小稿复审”再到“落地评奖”的甄选机制;其次,活动对作品数量和布点位置进行控制,实现了长期、高效、可持续发展;第三,活动旨在推出新人新作,对于中国雕塑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长足的推动作用。这种政府、艺术高校与学术机构联合办文化活动的方式把雕塑公园建设推向了专业化与系统化,有较强操作性和借鉴意义,因此被学界称之为“芜湖模式”。</p>
<p>  第二,郑州标准。这是对郑州雕塑公园(2019年)在规划设计、作品组织与加工制作中一系列措施的统称。郑州雕塑公园项目在每个环节都建立了细致的标准与规范,在以往户外雕塑创作中并不多见,这些作品称得上中国雕塑公园中材料规格最高、加工工艺最好、活动流程最规范的代表,它让户外雕塑完成了从“工程”向“艺术品”的提升与蜕变,其所衍生出的反哺效用也在倒逼行业进步,成为户外雕塑品质提升的重要推手。</p>
<p>  第三,温州精神。户外雕塑实践的环境瞬息万变,每一个活动背后都凝聚着许多人的坚持、努力与付出。2017年开园的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经过5年酝酿3年筹备,最终把黄石山从污水横流的采石场,打造成为一座高品质的雕塑公园。华丽转型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姿态与审美品位,更让老百姓有了真切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历尽千辛万苦,言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的精神,正是中国雕塑公园近30年来发展的真实写照。</p>
<p>  近10年来雕塑公园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超前的预见性,它揭示了中国雕塑正在走出专业领域走向公共空间的发展转向。围绕公园展开的艺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它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开放性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投身其中,对于中国雕塑走向国际舞台、建立国际学术地位和艺术形象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p>
<p><strong>  数字与动态:信息时代的新技术革命</strong></p>
<p>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领域同样也在掀起一场革命。雕塑的空间美学与材料特点,结合科学知识、复杂构成以及计算机系统和海量的运算,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交叉领域。在这场革命中,高等专业院校扮演着重要角色,资源的强势注入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存续生态,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拓展了雕塑艺术的语言与表现形式,优化并提升了创作效率,重新赋予了雕塑实验性、探索性和先锋性的特点。其总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p>
<p>  第一,动态雕塑。诞生于20世纪的动态艺术,最初是采用单一机械构造来呈现的边缘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共艺术规划中的动态作品《风之舞》,让国人领略到了动态艺术的魅力,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与关注。随着多媒体和电气化技术的成熟普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涉足该领域。位于深圳火车站的《雨露》和《天行健》,是国内艺术家创作大型动态雕塑的首个案例,北京光科技馆的《圣火之光》则是这类创作的代表。动态雕塑发展的主要推手来自于高校,自2000年以来,中国美院、鲁迅美院、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学校陆续开设了动态艺术课程,并多次组织国际性质的展览和学术研讨。加之来自于社会与商业的认可,时至今日,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动态艺术最为活跃的试验场。</p>
<p>  第二,数字雕塑。传统雕塑用泥巴、木头和石头来创作,数字雕塑则是在电脑上通过建模软件替代这一过程,通过3D打印或CNC数控机器人进行输出。3D与数控技术的出现有十几年历史,随着技术成熟与市场的需要,近年来这一领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技术的能力增强与快速迭代,其精准的建模与程序控制系统,产生了强大的生产创作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终端技术资源正在被高效整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伟业》雕塑创作取得的一系列经验,表明3D技术精准、高效、清洁、环保、安全,正在优化并取代雕塑的创作流程。数字技术是一支高效助燃剂,让中国雕塑在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p>
<p>  第三,虚拟展示。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了世界,让现实生活受到极大限制,却阴差阳错激活了网络虚拟世界,互联网线上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对于雕塑而言也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处女地,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形态,虚拟展示让艺术以编码的形式拓展到了人类创造的另一个维度——很多机构开始采用虚拟方式组织展览,甚至搭建了数字美术馆。虚拟空间让视觉力量和形式语言得到极大的释放,艺术家可以不再局限于建筑空间的表达,去探索空间、时间以及多维度表达的更多可能。尽管目前的成果在形式、手法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但其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p>
<p><strong>  回归乡村:中国雕塑的新舞台</strong></p>
<p>  艺术家与乡村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有聚集着艺术家群体的村落,比如北京的宋庄、深圳的大芬村、成都的北村等,今天仍有很多艺术家租用农民的宅基地作为工作室,而这些艺术家村也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虽然乡村依附于城市边缘,但长久以来艺术一直被视作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艺术家虽然身在乡村但舞台在城市,本质上与乡村并不产生联系。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尤其是在总体实现小康之后,“乡村振兴”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这种发展的要求下,乡村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雕塑家与乡村的关系也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p>
<p>  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案例: 2012年四川美术学院在贵州桐梓县羊蹬镇发起了“羊蹬艺术合作社”,艺术家与村民相互启发,共同实践;中央美术学院在贵州雨补鲁村的实践,西安美术学院在甘肃天水石节子村的实践,重庆的田野地创作社,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在重庆北碚搭建的多方实践平台等,很多学术团体都在以深入乡村、融入乡村的方式思考艺术与乡村的问题。广州美术学院在明乐村发起的“源美术馆”、成都的锦江公共湿地生态雕塑展、酉阳乡村艺术季等,则以展览的形式,通过公共雕塑的形式重建乡村美学。在海宁的葛家村、崂山的大石村、诸城的蔡家沟,艺术振兴乡村的案例层出不穷。无论驻地创作还是展览,这些实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品由艺术家和村民共同完成,村民既是参与者,又是作品的使用者,还是作品的主人,真正体现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艺术为人民,这是雕塑实践活动中前所未有的新特征。</p>
<p>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自发实践充分说明了,面对逐渐转变的时代环境,身处第一线的艺术工作者敏锐的嗅觉与感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乡村环境给雕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实践空间和发展可能,这个全新的实践场所将会给诸如雕塑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动态艺术、新媒体、灯光、交互等很多学科,提供充足的施展空间。关注乡村,拥抱自然,回归人民,这是中国雕塑发展的新时代、新空间与新课题。</p>
<p align="right"><strong>  (作者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strong></p>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