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致敬新中国致敬新时代
——观六集文献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
作者:李舫  来源:中国艺术报

  “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当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已由原来的一纸蓝图,变为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一座伟大的城市拔地而起,正在成为21世纪举世关注的新地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是一片希望的沃土,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全面讲述了雄安这片红色热土上真实发生过的革命历史故事。该片于7月1日至6日在河北卫视首播。

  早在“五四”时期,这里就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安新青年辛璞田迅速成长为天津学生运动领袖,1928年壮烈牺牲,年仅25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层党组织发展迅速。雄安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北冯特别支部,就诞生在白洋淀南岸的安新县北冯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雄安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和对敌斗争前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得到雄安人民的热烈响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吕正操、孟庆山等人根据党中央指示先后来到雄安,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当年安新、容城、雄县一带的抗日军民,不畏环境恶劣,坚定必胜信念,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在苇丛茂密的白洋淀上,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战争传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史留下了光辉一页。根据这段伟大历程创作的《荷花淀》《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地道战》《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意义深远,影响至今。

  1939年1月,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奉命挺进冀中。在白洋淀地区,贺炳炎、余秋里、常德善等人领导的三支队取得了板家窝大捷等一系列胜利,创建了威震敌胆、闻名遐迩的“硬骨头六连”;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在神堂阻击战中作战神勇,最终获胜。120师鏖战116次,歼敌数千人,部队从6000多人发展到2万多人,胜利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帮助冀中部队整军和扩大自己的三项任务。

  由143个大小淀泊组成的白洋淀,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了日军重要的水上枢纽。为了保卫家园,当地军民组成了头顶荷叶、嘴衔苇管、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的淀上飞兵雁翎队,利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地形,端岗楼、打伏击、除汉奸,令敌闻风丧胆。作为抗日战争的英雄传奇,雁翎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影响着几代人。

  在“五一大扫荡”的日子里,雄安地区烽火连天、碧血横飞。抗日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定必胜信念,与日寇短兵相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无数英雄儿女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留下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战地悲歌和动人诗篇。

  1941年秋,雄安一带的抗日斗争进入艰苦阶段。面对日军日益残酷的“扫荡”,冀中十分区军民为了在平原游击战争中保存力量,他们在刘秉彦、旷伏兆等人的领导下,开始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并形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防火、防水,又能作战的地道网络。地道战的运用,让大清河以北地区成为打击日寇的重要战场。其中,1945年5月,利用地道战在米家务进行的“反包围战”,至今是我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

  1944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雄安人民提前感到了春天的脚步。此时,雄安一带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官大妈”刘大娟、车素兰这样的拥军模范和堡垒户,还有许多像诗人葛尧这样把一生献给白洋淀人民的八路军战士。

  我们从纪录片中得知,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和经历过的艰苦岁月,冀中十分区的两位首长刘秉彦和旷伏兆在新中国成立前夜,立下约定,死后也要留在这里,永远守卫着白洋淀人民。这催人泪下的约定在纪录片中,他们陵墓后的两棵松树并肩站立,默默凝视着过往的岁月,又深情地眺望着遥远的未来。

  作为文献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最大意义在于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这部作品通过采访当事人、搜寻历史资料、情景再现手法,努力还原历史事件中的本来样貌。

  97岁的河北省文联原主席徐光耀因创作《小兵张嘎》而闻名全国,他在片中讲述第一次见到八路军的情景,从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不当亡国奴,参加八路打鬼子;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开国少将孟庆山回忆毛泽东同志同他谈话后的坚决与骄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开国上将吕正操讲述如何按照党中央指示,在党的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庄,开办短期训练班,讲解游击战术,培养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作为美联社驻北平特约记者的霍尔多·汉森,亲眼目睹中国共产党领导冀中人民奋勇抗日,奋笔写下《从北平到延安》,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介绍给西方世界;99岁的南京军区原炮兵顾问齐金炳那会儿还是个孩子,他说起“架梯子上房打日本鬼子碉堡”的场景宛如发生在眼前;国务院原副总理、开国中将余秋里回忆他担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时,“为了不惊扰群众,各连队以班、排为单位,露宿街头巷尾,在能避风雪的柴草垛下合衣轮流休息……”;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韩双亭讲起冲锋陷阵打鬼子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时任晋察冀通讯社编辑的孙犁,将自己对白洋淀的记忆诉诸笔端,完成了长篇叙事诗《白洋淀之曲》,与此同时,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新世纪剧社的编剧和社长的作家梁斌以白洋淀为背景写下《两走白洋淀》;正是以白洋淀人民为原型,电影《雁翎队》形象刻画了这纵横百余里的广阔的湖面上,无数只插着雁翎、载着武装、让敌人惊慌失措的“雁翎队”战士;河北省委原书记、开国少将刘秉彦讲述他在经历“五一大扫荡”之后“我第一个报名了”“我留下!”;杨沫七易书稿,以抗日救亡运动背景,写出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所经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变化的经典作品《青春之歌》;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开国中将旷伏兆设计了地道战的地道图纸,还集思广益解决了在地道中防御敌人火攻、水攻、烟攻、毒攻、挖掘等一个个难题;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开国上将杨成武系统总结了地道的构筑以及战术、技术等方面的经验,撰写了《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一书,使我军在敌碉林立、路沟如网的平原上,到处都有巩固的后方……

  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的纪念日,在此间推出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具有特殊意义。这部纪录片用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文献,不仅真实记录了冀中人民奋不顾身进行革命斗争的血的事实,更将雄安这块热土作为现实和历史交织的舞台,架构出冀中人民的红色故事,以深邃的历史视野、鲜明的美学品格、强烈的使命担当、强烈的现实意蕴,构筑了《雄安红色往事》的叙事张力,从而表达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流逝,今天的雄安已经不再是艰苦落后的代名词,在网络上一段雄安的航拍夜景刷爆大家的手机屏幕:夜幕下的建设工地,灯火通明,塔吊林立,20多万建设者鏖战,处处热火朝天;一组建设数据抢眼:累计造林40余万亩,7条高速和国省道500多公里对外骨干路网建成通车,北京企业转移雄安新区累计注册3700多家……曾几何时,一批又一批革命者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不受外侮;值此今朝,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在书写新的传奇、创造新的历史,为的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最终“强起来”。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有着红色历史的雄安,必将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