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宏阔视角诠释“信念”的永恒意义
——关于广播剧《信念树》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的后山蛤蟆岭上有17棵特别的松树,这是17位华屋子弟参加红军离开家乡时亲手种下的。80多年,这17棵象征着信念的松树站在高高的山冈,深情地守望着这座村庄。而当年亲手种下它们的17位华屋儿郎,再也不曾回到故乡……</p>
<p> “信念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何讲述这样一个熟悉的故事?</p>
<p> 广播剧《信念树》跳出了旧有的红色故事叙事模式,它没有停留于红色历史的讲述,而是给了这个主题一个跨越80多年的历史纵深——创作者站在当下去回望历史,来观照当下,在“信念”这个主题下,让历史与现实艺术交织、深情相融。</p>
<p> 作品用4集的篇幅讲述了华屋村三代人坚守一个信念的故事:土地革命时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家家户户参加革命,村里17位好男儿穿上军装,戴上八角帽,走进了红军队伍。80多年来,一代代华屋人赓续着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始终不渝地跟党走。</p>
<p> 广播剧以华钦才烈士的儿子华崇山的视角来展开这个绵延了80多年的故事: 1934年,华钦才告别怀孕的妻子,和同村的青年一道,随部队北上。一个多月后,妻子梅娘生下了他的儿子华崇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梅娘终于把儿子华崇山拉扯大,也迎来了全国的解放。但是,华钦才没有回来,华屋的17个红军战士都没有回来。</p>
<p> 华崇山长大了,他像父亲一样参军,在抗美援朝战场负伤后回到家乡务农。再后来,华崇山的儿子华红军长大了,也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参军入伍。退伍后,华红军回到村里担任村支书,带领全村乡亲,大步脱贫奔小康……</p>
<p> 80多年的时间跨度,从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到苏区振兴、脱贫攻坚,华屋的一代一代人都在用他们的故事诠释着“信念”的深刻内涵:</p>
<p> 出征前,华质彬对战友们、对乡亲们说:“共产党是为咱们劳苦大众打江山,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道!”这是红军战士的信念。在长征途中,华钦才入党了,他在心里对妻子说:“这几年,跟着队伍走过了千山万水,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一定要解放劳苦大众!让所有的劳苦大众……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这是艰难困苦中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在丈夫亲手种下的松树前,梅娘对儿子说:“跟着共产党,支持共产党,就能盼到好日子。”这是普通老百姓的信念。扶贫干部长林说:“他们(红军)那辈人相信党,跟党走,不怕牺牲,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富足的生活,这是他们的信念……我们要传承这份信念,绝不辜负这份红色的嘱托! ”这是新时代扶贫干部的信念……</p>
<p> 更为宏阔的叙事视角让一个80多年前的红色故事有了更生动的呈现,而“信念”这个词走过8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闪耀着光芒。</p>
<p> 除了17棵松树,华屋的17位红军战士留下的印迹寥寥。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文书的华质彬,是华屋17位红军战士中年纪最大的。离开家的这一天,9岁的儿子华丕恢(剧中角色“樟树头”的人物原型)追出门外,大声哭喊爸爸。可是听到喊声的华质彬,加快了脚步,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大雨之中……这个消失在大雨中的背影一直留在华丕恢的记忆中,成为关于17位烈士最真实的细节。在这部广播剧的创作中,主创对这样的细节倍加珍惜,把它们像丝线一般细致地缝缀在剧中——在樟树头的心里深深地烙印着雨中送别父亲的情景,他始终不懂阿爸为什么不回头看看他:“其实我阿爸心可狠了,他走那天,我追着队伍使劲喊他,他就是不回头,可阿妈却说他不是心狠,是不敢回头!”这样的叙述,让剧中只出现过一次的华质彬这个人物立体而丰满:一个满怀着对亲人对家乡的牵挂和热爱的革命者,义无反顾的坚定决绝,让听众感佩。</p>
<p> “北上无音讯”,这是赣南这片土地上数万红军烈士离别家乡之后的最后归宿。“北上无音讯”的17位华屋儿郎在辞别故乡后,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是倒在了湘江之畔的炮火下,还是茫茫草地的沼泽中?作品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进行了合理想象。</p>
<p> 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于都出发时,带了一台发报机和一台重达68公斤为发报机提供动力的手摇发电机,这组“大家伙”关系着全军命运。为确保它们绝对安全,一个由128人组成的加强连历尽千辛万苦把它们安全护送到延安,而这个加强连的128名战士到延安时只剩下了3人。1976年,老红军谢宝金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邂逅了这台老发电机……这段真实的故事被编剧用于剧中,华红军与小井冈在军博参观时正巧遇见老红军谢宝金,引出了华钦才与华崇宜在长征途中为守护红色电波而牺牲的故事,而虚构的细节丰富了真实的历史。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可能呢?</p>
<p> 广播剧的开头,是华崇山送从村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儿子华红军重走长征路;结尾是华红军把沿途的所见所闻通过微信告诉父亲,告诉家乡的亲人,也告诉在这条道路上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这样的设计结构开阔、意味深长且别具匠心。</p>
<p align="right"><strong>(作者系江西日报社高级编辑)</strong></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