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桂梅老师》作为“2022年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邀请剧目日前亮相首都剧场,演出结束,许多观众泪流满面,现场掌声久久不落。
创作英模人物文艺作品是国有文艺院团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不少以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为题材的戏剧作品,比如歌剧《刘胡兰》、独幕剧《赵占魁》、大型话剧《李殿冰》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周总理点题、贾六等人创作的话剧《雷锋》,到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话剧《孔繁森》《张鸣岐》《好人润五》等,再到近年来的话剧《谷文昌》等,英模题材话剧作为主旋律作品,因其较强的宣教意义,一直活跃于话剧舞台。然而,正如《戏剧艺术十五讲》所言:“久远的历史能拉开审美的距离,留有较大的自由想象和夸张变形的艺术空间”,英模题材话剧,由于事迹刚刚发生,未经历史的沉淀,因此,大多容易缺乏思想的深锐度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桂梅老师》作为一部英模剧,张桂梅作为一名当代英模人物,其创作难点在于大众熟知的人物故事若流于宣教易寡淡无味,稍不留神就会写成宣教剧。而从演出影响来看,《桂梅老师》无疑突破了这些难点,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在人物塑造上,将神性还原到人性,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精神内核
就戏剧艺术史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话剧艺术中英模形象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话剧通过英模事迹塑造英模形象,达到宣教目的,这一阶段舞台上的英模人物因充满理想主义光芒而显得人物神性化。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对于这一阶段英模的塑造手法,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从普通人视角展现英模形象,人物塑造开始追求立体化。第三个阶段就是当代英模形象塑造,比如话剧《桂梅老师》。创作者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精神内涵,突出“初心”和人物内在成长关键节点的挖掘,并努力寻求英模人格力量与当下社会普罗大众精神相通之处的契合点,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净化。
张桂梅拥有“中国十大女杰”“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创作者没有以这些光环塑造人物,而是以张桂梅的“来时路”作为切入点,层层深入,抓住人物精神进阶的每一个关键点。从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到“办一所免费高中”的梦想产生;从开启募捐之路,到免费高中终于建立;从老师纷纷提出辞职,刚建3个月的女高面临移交,桂梅老师想到自杀,到华坪女高终于走上正轨。主人公的精神内核因挺过了无数道坎儿一次次得到升华。
回顾来时路,最终,桂梅老师将视角落在了“爱”上,“所有人的爱加起来,爱才会是无疆的边界”。话剧结尾,用每个人都拥有的“爱”将英模人物与普通人联系在了一起,寻找到了英模人格力量与当下社会普通人的精神相通之处,由此,话剧达到高潮,情感得以净化,精神得到洗礼。
如果说主人公精神进阶之路是话剧的骨架,那么,细节和冲突就是该部话剧的血肉,渗透于剧作每一处。比如舍不得孩子喝兑水酸奶的细节,开会将糖果装进口袋的细节;比如与记者因裤子破洞争执的冲突,面对失败想自杀时的内心冲突,这些细节和冲突,最终构成血肉、机理与精神骨架一起撑起整部剧作。
在戏剧结构上,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与戏剧结构美学相结合
剧作家深知英模剧的创作难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反其道而行之:创作者以宣讲队宣传张桂梅事迹开场,然而,每到宣讲队歌颂的关键时刻,桂梅老师就出现,否定他们的宣讲:这是我么?你们说得不对,不是什么大爱无疆,不是什么感恩的心……于是,在桂梅老师不断的“否定”与宣讲队不断的“再寻找”过程中,那个概念的、刻板的、高高在上的“神性人物”退居幕后,否定之否定后,一个更生动、更深刻、更丰满的“人”走向前台。
在戏剧结构上,《桂梅老师》摒弃了惯常采用的线性叙事结构,运用“戏中戏”套层结构,将“现在”与“过去”两个时空交错进行,通过增大时空表现范围,拓展人物心灵,为塑造人物提供更广阔舞台。同时,剧作者将古希腊歌队的戏剧形式予以改造,运用于宣讲队的队列,使得宣讲队既是戏剧的叙述人,以链接情节;又是戏剧氛围的制造者、渲染者,以表现情境的困难、紧张、爱与力量;更是戏剧效果的引导者,最终推动戏剧进入高潮。
丰富而独具匠心的戏剧结构,将桂梅老师的精神进阶节点一一贯穿,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为立体化塑造桂梅老师的人物性格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戏剧创作上,将精准的生活提炼与自身的真情实感注入角色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验”和“情感”至关重要。艺术创作需要通过“情感”把最具感染力的内容传达给观众,要求创作者在创作中保有充分的艺术体验、创作热情和真实情感,才能创作出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和艺术商业化运作模式,使得许多创作者逐渐缩短艺术体验时间,以结果为目的,更谈不上对作品本身包含强烈情感,这也必然会影响艺术作品的质量。而话剧《桂梅老师》的酝酿长达12年之久。
《桂梅老师》的编剧王宝社是云南省话剧院专门从北京请到云南进行创作的。早在2009年,王宝社为张桂梅写过一个短剧,有感于桂梅老师到火车站募捐一幕,“扎”了王宝社的心,便再也没有停下对张桂梅的关注,想着将来一定为她写一部大剧,王宝社的这个念想在12年后得以实现。
2020年,王宝社再次来到云南采访张桂梅,结合12年前的积累、采访和经由采访写成的日记,整理起来,桂梅老师感人的故事有460多个,如何在2小时内表现桂梅老师?最终,王宝社确立了让观众触摸到桂梅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的创作主旨。并以桂梅老师的一句话“让爱良性循环”,建立起最后的戏剧高潮。
心灵的历程是艰难的,而更为艰难的是,剧作家将这一过程历历如绘呈现于舞台。亲历桂梅老师的经历,使剧作者内心形成一股强大动力,艺术情感和创作热情被激发,这表现为作者在描绘主人公心象时,因饱含情感和对主人公敏锐的生活观察而使作品丰厚饱满。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方式,让这部话剧饱含情感,观众深深为之动容,反响强烈。
纵观中国戏剧艺术史,英模题材戏剧的高发期,与政府鼓励性文艺政策有着密切联系,从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党的文艺方向,鼓励戏剧工作者反映新的人物;到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在文艺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再到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主旋律”口号,设立“文华奖” 。在当下国家相关部门正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情况下,戏剧领域更需要创作《桂梅老师》这样的文艺作品,树立精神榜样,通过对张桂梅的心灵观照,以表达对爱对精神正能量的呼唤与张扬。在北京市委提出建设“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时期,话剧《桂梅老师》在京展演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