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扁雕作品《师表》
凡潜心根艺者,多半“惜材如命”。究其原因,无非良“材”难得,佳木难寻。根雕作品必须巧借自然天赋之质,因质求形,因形取势,施以独出心裁的创作手法,因势而作,别出境界。根雕艺术家无不视稀奇古怪、尽态极妍之材为至宝,即是为此。然而,美之昭然于外者易辨,明珠英华含于内者难识,以致许多可造之材往往被弃若敝屣。本人从事根雕创作近二十年,也曾无意中浪费过许多美质良材,现在想起,殊为可惜。法国雕塑家罗丹曾有这样一句精辟论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用扁”,是本人在审慎用材、结构造型方面的一点初浅体会,亦是厚积多年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概括。
“用扁”的基本定义和创新意图
对于这种总结概括,抑或说是自我首创而得以独立命名的根雕技法,有必要对其创作实践中的特殊性质,及其创新目的进行基本的阐述。
概括来说:“用扁”就是在薄、空、扁等特殊现实材料的制约下,对造型对象的正面、斜面或侧面的压缩处理,有机吸纳绘画及透视学中的二维虚拟与立体视觉原理,使原本扁薄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呈现一种三维立体形态的特殊表现感观。就创新目的而言,一方面能使原本稀缺的优质根材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掘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从“无形(材料)”到“有形(作品)”的创作实践与具体感悟,创作者可以不断提高对不同材料的审读能力和造型创意方面的诸种技能。
一般而言,根雕创作崇尚以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且能长久保存的黄、檀、榉、柏等为首选树种。其中以生长于恶劣环境、经久历远、大小适中、软硬适度、造型奇崛、质感遒劲,并经雷劈、火烧、虫蛀、蚁蚀、石压而顽强留存下来的根材为上乘。那些因为地质演变而被深埋于河床淤泥之中的千万年古老阴沉木则更为珍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普通的枯根朽木虽然多至无算,但真正有价值的根雕材料却是稀缺。这些原本奇缺的材料,由于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受力作用,难免会有一些完全中空、仅余硬质外壳的情况。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因为立意和造型的需要被落下的扁形材料。如简单放弃,未免可惜。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这些看似无形的材料展开最大可塑性的深度思考,进一步地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同时,“用扁”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技法,也将有助于为根雕艺术开辟一种全新的创作领域,在境界上得以最大程度地深化与升华。
刘小平扁雕作品《太白邀月》
“用扁”过程中空间形态的把握
众所周知,根雕是以根材的畸变形态为基础的立意构思来进行艺术加工,其创作原理始终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然”的实践原则。因此,即便再写实的根雕作品也不会像其他雕塑那样严格要求符合实物比例,人们更不会对根雕作品中由于根材的天然属性而造成的夸张提出质疑。也就是说,一些在其他雕塑作品中被视为不合理,或者说非理性的表现,在根雕作品中则完全可以被纳入合理接受的范畴,这就为根雕的“用扁”取得了先决条件。
材料本身的扁薄特性,使作品创作吸纳绘画及透视学二维虚拟空间和立体视觉原理、采取类似浮雕的压缩处理手法成为可能。由于作品大多不以平面背景为依托,巧借天然的独特造型,赋予扁薄的外形为理所当然的人为夸张创作想象,与浮雕相比,便更具有了三维立体的圆雕效果。以人物作品《道法自然》为例,该作品高80厘米,宽35厘米,最大厚度仅为4厘米。由于作品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厚薄不均的天然特性,在正确辨析头部和躯体主次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起位高低进行不同程度的正面压缩,并利用透视学原理,使作品主次之间以虚拟空间的方式巧妙过渡,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三维立体的欣赏效果。
刘小平扁雕作品《大禹治水》
而对于一些过分扁薄的材料,由于已经完全限定了实体空间的可塑性,创作时就有必要借助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创作技法。大量的创作实践表明,当作品在构图上形成主体、环境、叙事情节之间的动态连续与转折,或者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那么作品诸元素之间的或然性趋势就会成为欣赏者展开想象、丰富感知的虚拟时空。这恰恰与诗家所谓的“诗外有诗”的意境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作品《大禹治水》为例:作品长140厘米,高40厘米,主体雕刻部位最大厚度不足6厘米,由于作品以动态的流水作为造型的环境主体,而立意核心的人物则成为实际环境中的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动态连续和自由切换,使整个被侧面压缩的作品呈现出了极富故事情节的内在张力,其险恶环境和治水场面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被滔天洪水吞没下的或然时空。
当然,由于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领域、领悟能力、理解角度的不同,同样的创作手法也会基于表达内容和创作意图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根雕的“用扁”,作为一种技法,其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它所能引发的延展性思维必将趋于无穷。
(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