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运河故事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承载运河记忆的民间故事”与“呈现运河文化的舞蹈艺术”之间有着相互融通的文化因素。把舞蹈与运河故事结合起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舞蹈叙事,对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发展建设、文化传播与交流都具有独特价值,也有助于中国舞蹈在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中实现“为人民而舞”的至高追求。
●崔巍(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
国家的发展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学校也一直在将教育与社会创新结合。希望舞蹈艺术能够表现更加广阔的领域的内容,通过传承好历史、书写好历史,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贡献文化的力量。
●马盛德(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一级巡视员)
不能把“非遗”视为读“原著” ,原著是不能动也不能改的。“非遗”是源头但又是活水,在活态传承中会发生变化,也会不断地进行再创造。高校的民族舞蹈教育要注重民俗性,要尽可能多地保持民间舞蹈的“奶香味”,从而区分各自的独特性与民族性。
●张迁(北京市文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研究馆员)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中轴线上的传统舞蹈世代相传,讲述着中轴线的故事和文化,体现着鲜明的北京特色。保护这些传统舞蹈可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从提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的角度,通过开展综合性的舞蹈保护工作、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推动民间舞蹈的传播与拓展创新等途径展开。
●张巍(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要想群众之所想,以精神追求为纽带、规范为手段、繁荣为目标、人民为中心,推进群众舞蹈的普及与传播,表达群众之所表达,通过广场舞这个载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舞蹈文化品牌,让更多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和谐进步的文化、共同分享美好幸福的生活,让群众舞蹈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李北达(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非遗”传统舞蹈传承人是活态传承,需要有“人”来传承,传承的方式是自然传衍,传承的核心是保护传承的“人”,传承人在承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其生成、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舞蹈传承人的保护应该遵循“原生态”的三“自然”标准:即自然形态、自然生态、自然传衍。
●张朝霞(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近年来,舞蹈不再局限于“黑匣子”“白盒子”等专业艺术空间,在非常规环境中跳舞,已成为舞蹈介入的新常态。而随着人类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人”和虚实相生的“元宇宙”表演空间也成为可能。要在新场景、新空间中有效嵌入舞蹈,并发挥其“时空力”效能,就需要建构“新艺管”思维。
●岳昌涛(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北馆)馆长)
公共文化中的舞蹈活动可以打破专业舞蹈和群众性舞蹈之间的壁垒,“还舞于民”,具有提升修养、平衡身心、增进交流、团结友爱、传承文化、建立自信的功能,应当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途径与方法将舞蹈应有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