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策略
栏目:观察
作者:杨惠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伴随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进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国外大量优秀电影等文化艺术产品不断传入国内。在这一前提下,电影字幕翻译等相关工作便应运而生。对于外国电影作品而言,对其字幕的翻译就此成为在中国观众内部进行艺术推广和艺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恰当的字幕翻译成为实现外国电影作品跨区域传播、发展影视市场和提升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推动力。电影字幕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外语原声简单地直接进行翻译,而是需要结合影片的实际情况判断并制定明确的翻译策略,在准确传达语言本意和实现语言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具体的字幕翻译,力求更好地还原电影作品、体会电影氛围、传达电影情感。本文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研究并分析翻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目的论理论体系,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展现电影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翻译中的“目的论”主要以人类的行为基本理论为指导,将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来进行具体研究。“目的论”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突出源语言和被翻译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共性,是一种主张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翻译理念。当具体的翻译工作以目的论为引导时,翻译者会将翻译的重点放在语言的功能和语义上,强调其功能上的对应和语义上的连贯,而不是简单地将词汇和短语进行还原。在具体的电影字幕翻译工作中,“目的论”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地面对各种语言之间的不同,积极寻找适应范围更广、接受程度更强,并符合语言逻辑标准的翻译形式进行翻译。

  在我国,“目的论”的基本理念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性作用,成功地使广大观影者对外语电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透彻。而在实际的字幕翻译过程中,“目的论”需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目的论”理论之中的基本原则,这是“目的论”的核心和基础。它要求翻译者在翻译字幕的时候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并在此前提和基础上完成对语言的学习和翻译,实现最终的翻译目的。第二是忠实性原则。忠实性原则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但要遵守语言本身的真实语义,同时还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本身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体现字幕翻译工作中的“双方忠实”,尽可能缩小由于语言不通所带来的思想隔阂,确保翻译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但需要注意的是,翻译过程中对于源语言的忠实程度和艺术形式需要由翻译的具体目的来决定。第三是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的要求是在完成对语言的翻译以后,需要保证翻译语言的连贯和流畅、保证语句内部的基本畅通,同时确保翻译后的字幕具备一定的连贯性,能够被观影者更好地认可和接受。正是因为有了“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的指导,才能够确保我们的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更快速、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

  “目的论”指导下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

  迪士尼动画电影常常能够取得很大反响,收获大量好评,除了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外,这与其字幕翻译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密不可分,成功的字幕翻译为电影的宣传、推广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动画电影,他们能够成功吸引国内的诸多儿童和青少年观影者,而这类观众也是主要的动画电影消费群体。与成人观影者不同的是,儿童和青少年观影者并不具备长时间的集中力、耐力和注意力,因此过于冗长的、复杂的语句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疲倦,不利于电影的实际推广。因此,在基于“目的论”指导进行字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儿童观影者群体的阅读特点出发进行词汇、句子和结构的选择,避免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出现过多的复杂词汇和外来词汇。例如《心灵奇旅》中的台词:“I would die a happy man if I could perform with Dorothra Williams.”这里翻译为:“如果我能够和多萝西娅·威廉姆斯合奏,那对我来说真是死而无憾了。”这是主人公接到以前的学生、现在的鼓手的电话,受邀和知名艺术家合作表演的时候所说的一句话。在字幕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将这里的语序进行了调换,并将“diea happyman”翻译为“死而无憾”。对于我国观影者群体来讲,这样的翻译方式和翻译词汇非常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讲话习惯和思考习惯,不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剧情,还能够更好地和主人公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由于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定位是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轻松观看的喜剧动画片,影片本身就使用了很多有趣味的台词来增强电影中的幽默性,因此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还原影片本身具有的幽默效果。例如《寻梦环游记》中的以下台词:“Not bad for a deal guy. Not so bad yourself,gordita!”这里翻译为:“跳得不错,老骨头。你也跳得不错啊,小肥仔!”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别样的文化特色,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自然也承载着不一样的文化。这里将“guy”和“gordita”分别翻译为“老骨头”和“小肥仔”,这样的翻译方式不但结合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结合了时下的流行趋势,很好地增加了翻译中的幽默效果,有助于提高儿童群体的观影兴趣。

  最后,根据“目的论”的连贯性原则指导,字幕的翻译需要符合一致性的基本要求,足够连贯,便于观影者理解。虽然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都不尽相同,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历史特点和生活习俗,但在字幕翻译中更需要从连贯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切实考虑国内外不同的文化因素,根据国内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际使用的翻译语言和翻译策略,让电影中的源文本信息和内容能够更好地被国内儿童和青少年观影者所接受和喜爱,带给观影者真正的视听享受。如《疯狂动物城》中的以下台词:“Address:755 evergreen dr tundratown zootopua.”这里翻译为:“地址是:动物城冰川街长青街755号。”这里的翻译就形象地体现了中西方在表达空间时的文化差异。西方人的习惯是将地点由小到大进行表达,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由于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因此这样的翻译更容易让国内儿童理解,也更容易接受。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不能将翻译作为单一的语言转化,而是应看作一种以观众为目的、以观众为中心的实践性翻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统筹考虑具体的翻译要求和观赏者的语言情况,并根据不同的翻译对象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力求更好地再现电影文化、传达电影情感。

  当下,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深刻地影响着国内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环境。在纷繁复杂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对电影字幕的翻译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目的论”是翻译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指导原则,通过“目的论”指导的电影字幕翻译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语言的功能性和翻译的丰富性,具有明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因此,在我国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引入国内的外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需要深入学习并研究翻译“目的论”,更好地实现电影字幕翻译的科学性、系统性,促进我国电影艺术行业的茁壮成长。

  (作者系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