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史书”
栏目:视线
作者:蒲娇 张丽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兴起,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中国56个民族所呈现出的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的史诗画卷,涵盖了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众多文化信息,是透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改变,民族服饰在文化节日、信俗礼俗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少。相应地,制作民族服饰的能工巧匠手艺无处施展,民族服饰背后的历史起源、相关传说、工艺流程、穿戴禁忌以及与民俗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是继沈从文先生研究服饰文化的个人行为之后,由众多专家、学者团队组成的举国体制下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种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抢救和科学保护,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视。少数民族大多无文字,且没有完整的历史记录,因此最具少数民族显性特征的服饰便是少数民族表达生活经验、审美意识及内心诉求的特殊语言,可以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因此,《中国服饰文化集成》项目首当其冲的便是抢救性保护,即对生存濒危、传承无序、后继乏人的古老服饰进行竭力抢救、挖掘和记录,尽可能地复原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的早期服饰制作技艺与类项,并通过对典籍文献、老照片、口述资料等方面尽可能打捞收集第一手的服饰资料。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土族卷》通过对土族服饰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款式结构以及实用性和展演习俗等领域进行梳理和考察,揭示了不同地域土族服饰的差异性及其蕴含的象征性,并对服饰背后的文化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在对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及同仁等地土族生产生活、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等服饰文化的普查过程中,着重考察纳顿节、土族婚礼、财宝神、来宝(傩舞)等地民俗和民族节日,以图文、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向外界展示了土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同时,对土族服饰的濒危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制定了具有前瞻性视野的保护措施。专家团队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从现存的古老头饰、皮毛制品及毯衫形制等角度破解谜题,对各类土族服饰的具体来历进行文化深掘,尽可能地抢救、复原濒临失传或已失传的早期服饰样式、制作工艺、材料运用、穿戴习俗等,且注重民族服饰的完整性、代表性和唯一性,系统展示了土族服饰的衍变历程、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最终,形成了一万多件图片、影像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朝鲜族卷》对延吉、图们、龙井、和龙、安图、珲春等地进行服饰情况的全面普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一些重点地区,特别是对朝鲜族生活居住较集中的县、乡进行重点普查,搜集、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服饰及相关民俗事象。全程跟踪朝鲜族包括家庭民俗祭祀活动和仪式(如婚礼、回婚礼和葬礼等)在内的部分重要民俗节日和村屯自然节日活动,并多次到传承人家中走访回访,收集了百余种古老服饰和历史服饰,形成包含上万张图片和5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的数据系统,历时十余载终完成相关出版工作,最终为认知、诠释、解读朝鲜族民间文化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详实资料。

  文化存录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记忆亦是积累,是回首过去亦是展望未来的参照。作为一项系统而全面的文化工程,《中国服饰文化集成》通过全方位的普查、系统性的梳理、科学性的整合,将广泛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科学分类、综合分析,以细致、扎实的田野成果展现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真实全貌,实现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整体档案的建立。

  文化学者冯骥才曾指出:“如果说前20年我们做的主要是抢救性保护,新时代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科学保护。”《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注重存录,更注重系统、全面的科学保护,从各民族服饰本身的独特性出发,用一套科学的保护规则、标准、内容、方法、制度与机制,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保护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服饰文化集成》中涉及大量口头传说、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信仰的内容,其编撰毋庸置疑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的建立提供科学档案资料与研究范式。此外,在科学保护的同时,本书更注重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既注重服饰文化当下的传承也关注其未来发展,为未来记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