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节点的中国电影创作
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电影产业全产业链开放,中国电影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进入全球电影文化和产业循环状态。中国电影经历了产业重构、观念重构、形态重构、本体重构、文化重构,奠定了中国影视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确立了商业/美学的创作共识,形成了大众、分众和小众创作共存的格局,强化了以影院性为特征的现代电影美学,摸索了“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体系,出现了产业蓬勃发展、市场欣欣向荣、创作千姿百态的生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60年代前后和80年代三个中国电影发展高潮之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四个发展“高潮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对西方国家所建构的世界秩序所带来的挑战和全球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随着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影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引导、规划和调控以强化影视作品的正能量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网络长短视频、游戏、直播等新视听形态的大量出现和用户的激进扩张;随着高清技术、沉浸技术、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中国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又进入了新的历史节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电影必须植根于更加全面的中国历史和现实,积极面对灵活变化的观众需求和媒介环境,深刻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艺术创新,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面向未来,使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窗口期更加开阔和持久。
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特殊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共性通过个性体现出来,个性体现的是共性。西方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向全世界推广,习惯于以“共性”“普世价值”之名掩饰自己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特殊性,而中国人喜欢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事实上,中国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历史的有机构成,是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解放、自由、民主、和平、正义、发展的具有普遍性、世界性、人类性的进步过程。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人类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行为。因此,中国人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有世界眼光,要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的背景上,传达出中国故事蕴含的世界意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性是色彩,人类性是本质,这就是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要让民族性最终显现为世界性,艺术作品才会被世界所接受。
中国电影期待再度辉煌:新格局、新主流、新趋势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0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停摆到重启的“抗疫”和“疫后复兴”之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很多新趋势、新问题和新的不确定性,如新主流电影“向内转”、互联网深度融合电影、短视频营销、影游融合等新趋势,但现实题材、“想象力消费” 、喜剧美学、“合家欢”、国家记忆等人民群众精神消费仍是刚需,“新主流”仍居于“头部”领先地位。
期待中国电影的再度辉煌,建言如下:首先在创作方面,应探索新主流电影大片的丰富多样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中小成本类型电影创作,打造“头部”电影引领众多类型电影的“大鱼带小鱼”生态格局;应大力支持科幻电影发展,延续《流浪地球》的辉煌;应重点扶持影游融合等面向青少年观众的“想象力消费”类电影。其次在观念和生产方面,中国电影工作者应全力探索“电影工业美学”理念,及时总结短视频时代“拼盘式”电影的得失,总结多导演合作制以及制片人、监制合作制等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业态等。
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启示与发展前瞻
戴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近年来,重大主题影视创作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趋势,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表现,迄今已积累了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之作,其艺术经验、文化理念、创作技巧、传播推广对未来同类型创作都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从电视剧题材类型来看,“三重大”创作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和重大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实绩最引人瞩目,而重大主题电影创作出现得更早,新主流大片影响更加深远。在影视合力形塑、引领观众审美的同时,也带来了因相近表现内容产生的竞合关系。如何固本开新,提升重大主题影视创作的原创力与吸引力?在观众对影视作品“有限可支配注意力”的约束下,当下普遍存在的“掐尖儿”观赏模式是否有破局的可能?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对未来影视发展格局,包括对其他非重大题材类型影视创作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