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叙事与凡人群像
——评话剧《直播开国大典》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马龙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庆档期,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隆重启幕。该剧以饱满的人物塑造、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通过实力派演员阵容,对新中国世界“首秀”这一宏大叙事背后的故事作出细腻而精彩的舞台演绎,呈现了一个个立体丰满又都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广播人形象,向所有深居幕后、为新中国成立默默奉献的普通人进行了一次艺术的致敬。该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于落点、叙事、节奏上独出机杼,为主旋律舞台剧提供新的呈现范式。作为一部献礼剧,《直播开国大典》在题材上匠心独运,首次以舞台剧形式聚焦承担开国大典实况直播任务的广播团队,从而以全新艺术视角带观众走进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解放之初的北平,我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人员和接收的原国民党电台方面人员尚未实现完全默契,设备和技术都与“天字号”任务的高标准要求存在较大落差,还要时时警惕潜伏特务实施破坏的危险。这一背景也恰恰代表了三对矛盾冲突,开剧甫始即拉满叙事张力。也正是在这一“低起点、高张力”的悬疑紧张背景下,剧中这支可爱可敬的广播人团队朝乾夕惕、夙兴夜寐,一方面不舍昼夜努力攻克技术瓶颈,另一方面不断磨合打破人员隔阂,同时还斗智斗勇扫除了潜藏在内部的敌特,最终圆满完成开国大典直播任务。当毛泽东主席庄严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成立之声”的原声录音在剧场响起时,无论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无不眼噙泪花,整个剧情和观众情绪在此都被推向高潮。全剧情节大开大阖、扣人心弦,节奏宜急则急、宜徐则徐,既尊重历史真实,又在广播工作的专业角度和人性的复杂具体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艺术发挥,在完成“天字号”重大任务的叙事主线下融入数字、谍战、情感等多重元素,是主旋律舞台剧的一次大胆尝试与成功突围。

  二是以特定情境下普通个体的行动塑造人物群像,致敬推动时代进程的平凡英雄。人民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由具体的个人和团队的行动、经验推动与呈现的。该剧深入历史与现实生活,以小切口彰显大视角,致力挖掘体现那个独有时代之独有风貌与内涵的典型人物,在“开国大典”这一民族共同记忆的宏大叙事中进行艺术化呈现,从而将个体事业、感情的发展深植于家国隐喻之中。从富有爱国热忱与钻研精神的电台总工程师卢海宇到活泼直爽、爱恨分明的播音员高大梅,从深沉而专注的我隐蔽战线人员赵英杰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事业和工作高度负责的电台总编辑廖正新,角色虽有主配,但每一个人物在呈现上都是高饱和度的,在性格的彰显与刻画上更是不惜笔墨、淋漓尽致,再加以实力派演员扎实演技的不俗表达,成功塑造出在默默无闻岗位上为“国之大者”作出贡献的有着浓郁家国情怀的普通人群像。开国大典直播后的表彰会是一处重要细节,在全剧的尾声部分又成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表彰和庆功的同时,也宣布新的中央指令,电台工作人员从此“军转民” ——脱掉军装、融入人民。庆祝表彰与身份转换、兴奋与失落、服从命令与情怀割舍,瞬间产生出剧情上的陡转和情绪上的百感交集,实际上扩大了剧作的致敬群体。正如剧中台词所言,“在万众一心的潮海中,我变成了一滴海水。”在这个群像中,既可以看到广播人、媒体人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每一个努力着的中国人的影子,从而使其能够具有普遍意义,引发广泛共鸣。

  三是创新营构写意化舞台效果,形成沉浸式观剧体验。该剧在舞台的结构、道具装置、光影等呈现上亦多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所展现出的编导者的艺术巧思与用情用力颇令人击节称赏。首先是设置长景深舞台结构,有效进行“全空间”艺术表达。作为一部严肃题材的历史剧,《直播开国大典》并没有简单采用传统的横向“黑匣子”舞台样式,而是设计了少见的纵向狭长型舞台,从而以长景深营造出恢弘大气的视觉空间。从1949年赵英杰带着行李赶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时热闹喧嚣的前门大街,到7年前重庆朝天门码头老同学间的舍命相助,再到播音间、生活区、病房、门房并置形成的多声部复调叙事,这一“全空间”舞台不仅有力推动剧情,而且多次直接参与到叙事中来。加以这一舞台空间内综合设置的简洁而又多变的道具装置、多块大面积投影冰屏,以及将观众瞬间拉回历史现场的时间字幕提示板,在质朴中见明快、在简洁中见生动,从而更好地写意、抒情,调动现场情绪。其次是该剧还采用了即时拍摄等“戏中戏”的呈现方式,在长景深空间背景下,为现实叙事营造出写意化的舞台效果。“戏中戏”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采声、被拍摄的对象,观众也不断在剧场观众、广播听众、电视受众的身份间切换,使现实与回忆、历史感与现场感同时在线,交相辉映,为主旋律题材历史正剧带来好看、耐看的“沉浸式”全新观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