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之有道,思亦无涯
栏目:观察
作者:孙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观之有道,思亦无涯

——评李楠《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摄影对于文字的拒斥,近乎于原始的本能。具象的呈现和形象的表达以及图像与现实之间无与伦比的等同关系,足以令摄影藐视文字的一切解读或阐释。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赋予摄影师以莫名的优越感——摄影自己能说话,在照片面前文字是多余的。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文字对于摄影的兴趣与探研,真诚而执着。自摄影术诞生以来,中外文学家、思想家和学者们将摄影从摄影师普遍追求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用中摆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将摄影的思考,延及文化、历史、艺术,以及社会学、传播学和图像学等多个领域,触及人类悠远且深邃的精神疆域,极大地丰富了摄影这一视觉媒介的现实意义。有意思的是,文学家、思想家和学者们的摄影思考,与庞大的摄影师群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区隔。除去彼此的偏见与傲慢,摄影师群体对于文字所凝结的思想与观点在阅读理解上的难与易、实用与无用这些属于知识结构和认知观念上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区隔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在中西方的表现基本相当,但程度并不一致。就国内的现状而言,重外轻内、重名轻实,较为普遍。

  李楠的摄影思考, 10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弥合这种割裂。她的目标并不只是修补摄影师与摄影评论家之间的关系,而是期望在摄影实践与摄影评论、摄影的理论探研之间建立起正常且互助互益的渠道,既让文字的魅力能够作用于具体的摄影实践,也让摄影的思考担当起独立的思想价值。《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以下简称《从“观看”到“观念”》)是她新近出版的一部摄影专著。在这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摄影评论家对于时代性变革施加于摄影在传播形态与功能表达上的深刻洞察,可以见识到她对于当代摄影在发展历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核心问题的精到分析,也可以倾听到她针对摄影界一系列热门问题深思熟虑后独树一帜的评述,还可以领略到她基于多年的图片编辑和摄影工作坊导师的经历凝结而成的实操经验。除此之外,这部书可能赋予它的阅读者更多的启示或曰切实教益的内容,还在于李楠为读者引荐、推介、描述的一个个人,他们是摄影家、艺术家,也是一个个有着非同寻常的创作实践之后真实生活的思想者。作者通过他们及其作品来阐释她对摄影的认知与理解,她对于艺术和摄影的成熟理念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以闪亮释放。这是一部深刻又不乏味的生动之作,读之倾心,思之有益。

  在《从“观看”到“观念”》中,作者以“自己”“问题”“解决”和“我见”为题,将45篇文章分成4个部分。应用性评论与理论性评论兼而有之,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始终。李楠从现象的观看入手,又绝不仅仅止步于现象的观看,而是从现象进入内在,发现问题,寻求问题得以凝结的本质机理,进而抽丝剥茧探究解决的方法。从对“当代摄影”的反思到对“新锐摄影”的评析,从“纪实之困”到对风景摄影中“奇观效应”的批判,李楠的问题触角相当广泛,既有众所关注的议题,如关于“荷赛”、肖像、摄影史和图像证史;也有她作为女性评论家的细腻和敏感生发而来的独立观察,如关于摄影创作中的自我与个体及其差异性认知,关于摄影作为光的艺术的自由特征,关于女性摄影以及她对黛安·阿勃丝、伊娃·鲁宾斯坦和辛迪·舍曼的人生经历、作品及其艺术观的评述。许多文章虽属不同时期的因时而为、因需所撰,但研究的方法却一脉相承,理论的路径亦一以贯之。作者在阐释事实与观念引导之间迂回前行,事实提供论据,观念统领事实。她努力在纷繁复杂的摄影现象交织的各种问题中梳理出一条可以辨识事理的准则,在芜杂失序的摄影世界为人们画出两道可供价值评估的经纬之线,让读者在特定的语境里学会对是非、正误、主次以及真假的识别。同时,她借用西方美术史和音乐史中的经典作品及其大师级人物的艺术观,为摄影树立起意义衡量的参照,以此回答作为艺术的摄影,其理论来源与演进历程所遵循的轨迹。

  资料表明,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有80%来自于视觉。但即便如摄影这样与事物和社会现实逼真相像的媒介,其中也有太多顽固的经验错觉的干扰,况且其传播过程中夹杂的主观偏私和意义附加由来已久。在李楠看来,当今摄影业已进入“从确定到不确定:影像的片段性、瞬间性和多义性被理所当然地放大到极致”和“融合与依赖并存:跨媒介复合型项目的效应叠加与图像抽离之后的意义悬置”的时代,摄影的逻辑成了“网络化生存在视觉创作上的反映”,而摄影的传播也演变为“小图像时代的博弈与对抗”。

  从事摄影创作的摄影家们陷入了经验失效、价值重估或者无所适从的境地。习惯上,摄影师将照片呈现给人们,诱导读者将视线专注于图像的表面;而评论家则总是试图说服读者绕到照片的背后,揭示其来源和根由,尤其是照片表面所无法呈现的事实真相、事物本质,这其中有文化的、社会的演进逻辑,也有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作用于人群后发生的非常状态。李楠的思考紧紧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其问题的萌生也切准了摄影家的脉动。对于摄影界的展览、评比和各种赛事,她有细致的分析;对于业界生态的观察,她有独到的评述;对于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格局新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摄影价值重估的问题,李楠的思考体现了专业的水准。有一些议题,则直接服务于摄影师的实操,《怎样做一个摄影专题》《怎样策划一个摄影项目》《完成度:摄影的标准与目标》等,均为其应用性评论的杰作,具有极强的实操指导和思维拓展意义。摄影家在作品中提供事实、情节,或者负责情绪的渲染,他们将图像的意义深埋于表象之下,不作解释,仅限观看;评论家则点面结合、归类组合,在不可见的条理中,串联起由经纬线构建而成的坐标,由此自然而然地启发思考并拓展照片框外的无限空间。评论家提供结论,但并不强加答案。因为每一个摄影家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禀赋到处境,经验不可复制,唯有理念可以汲取。

  人是他的经历的改造者,也是其思想的衍生品。学者的研究方向无法不受到他的职业身份的牵制或影响,反之,公众认同的社会身份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努力所向。作为《南方周末》的视觉总监,工作的特点使李楠更善于和那些有想法的摄影记者以及各具个性的摄影师建立长期密切的联系。对于人的关注、观察和审视,以及对于人的研究,是她的许多观点得以生成的重要起点。与其2013年出版的《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一书相比,《从“观看”到“观念” 》中的摄影家个案研究体现出新的特点。前者通过访谈来发表评论,对话双方的角色区别,明确而对应。摄影家们的表述真诚坦率,评论家的观点生发恰当中肯。8年后,新书中的个案选择揭示了评论家在时代性巨变中思想的与时俱进。侯登科、刘香成、任曙林、王达军、于文国、吴正中、张兰坡……每一位摄影家都代表着一种类型、一个方向、一种颇具特点的摄影观。在这里,评述与阐释,实际是评论家对“摄影本身的看法,对人的看法,乃至对生命本质的看法”的时代性演进。

  确切地说,李楠摄影评论中强烈的问题意识搭建在两个支点上,一是现实,一是人。关注人的问题和问题中的人的处境,是她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基本路径。她将所需评述的事件与人物及其作品置放于社会现实的客观状况中,无论艺术史、摄影史所揭示的规则或规律是怎样的,社会现实的需求和变化对于摄影的功能性渴求和精神性慰藉是明确而激烈的。她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她的世界里,她的兴趣所在和所关注的人,不只是中国的摄影家,而是世界的摄影家以及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埃贡·席勒、亨利·马蒂斯、克劳德·莫奈的创作理念和E.H.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作为学识积累,也作为研究资源,在她的知识储备中,与尤金·史密斯、萨尔加多、让·摩尔、托马斯·鲁夫等人的摄影思想等量齐观,她的兴趣在整个艺术界,摄影的意见表达只是一个恰当和适时的出口。她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予人以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事实的确如此,其卓有见识的观点,不仅可让人增进对于摄影的理解,也可协助读者逐渐树立起关于摄影与绘画、摄影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差异或共性的清晰认知,甚至,关于好的或者不好的、差的照片之间的标准,也日趋明朗。她语言坚定、结论果断、观点自信,努力以评论家的独立姿态置身于她所评论的摄影家、艺术家以及一切艺术实践者组建的群体中。她拒绝成为她所评论对象的传声筒而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声音。犹豫、迟疑、模棱两可、暧昧不清,在她是拒绝和厌弃的——那些掷地有声的短句,乃是精心斟酌的结果。一如她在《再论侯登科》中对于侯登科精神的提炼,“独立的品格”与“批判的意识”当然准确,却也属多数评论家能够提炼的观点,然而“矛盾的主体”一说,在侯登科这里却一语中的、异常精准,同时也指出了杰出艺术家所共有的一种人格特征:矛盾对立的沉重与痛苦形成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人格的复杂性又直接与高品质的艺术结晶相对应。这种矛盾对立,可以是人格上的,也可能是艺术观层面的,更有可能是由艺术追求衍生而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支配下的身心冲突。然而,也正是“这些个人的问题,与纠结的社会矛盾中蕴含的问题息息相通”,摄影家和艺术家及其作品,才有可能抵达非凡的境界,“一己之痛才有了普世价值。 ”实在地说,在这样的文字所凝结的思想的厚重感面前,摄影无法摆脱潜藏于心底的谦卑。自然,只有真正深入摄影家的精神世界,评论家的体悟和洞见才能如此真切又深刻。她希望这些观点于她的读者而言是新鲜的、奇特的,能够触发联想并有所教益。这也是她“心中有人”的根由所在——她心中的人,除了那些声名显赫的艺术家、成就不凡的摄影家,更多的是那些不知名却与摄影息息相关的芸芸大众。

  思想总是以抽象和不可捉摸的特点出现。无论在认知、理解抑或接纳和运用方面,对于智力的要求都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基础铺垫;相对于形象的观看与欣赏,思想的理解和接受要艰难得多,却也有价值得多。在摄影面前,特别是在实践经历丰富的摄影师面前,那些堪称艺术的摄影作品有着剥夺观者思考能力的奇异魔力。它让一个人既有的学识素养、知识储备、人格修为瞬间归零,专注并集中于图像所示的表面,因心生好恶等直觉而评判其价值的大小。摄影师自有一套圈内人的话语系统和价值衡量模式,通常的言说都可能固化他们在拍摄中获得的经验与技巧;许多人拒绝那些必须潜心深思的理论和存在着知识区隔而难以理解的观点。评论家的作用就在于打通这道阻滞,开启贯通的路径。《从“观看”到“观念”》一书出版两个月内即两次加印,李楠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价值。由此我们还可以发现,摄影家和评论家的关系正趋于一种可贵的互信、一种彼此的依赖。

  李楠是一位勤勉好学的评论家,其著述认真而严谨。她既想穿越时间的长廊,于一系列存在关联度的摄影现象和摄影事实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并以此解释今日摄影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其根源,也想选取特定的照片、特定的摄影师以及特定的摄影事件放置于显微镜下予以严肃地审视和精密的洞察。“致广大而尽精微”,既是她在评述一些摄影家的艺术追求时的一种概括,也是她自己对摄影问题展开思索、实施探究时的一种方法。

  (文中引文除注明外,均来自于李楠专著《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