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述百年:触摸历史的温度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胡敬爱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孟良崮(油画) 马蕾 张彩翼

  “看着一幅幅绘画、一件件雕塑,感受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这是一位观众在参观“画述百年——山东美术馆馆藏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展”后发自肺腑的感受。

  此次展览是山东美术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策划并主办的,将展至2021年底。在展览前期,山东美术馆对多年收藏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出34件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作品,按照革命历史事件时间为序,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洪流”“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性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四大板块。

  图像证史

  展出的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年画、综合材料等多种门类,其中既不乏气势恢宏的巨制,也有在宏大叙事中呈现的微观视角;既有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也有对当代发展的艺术表现。中央美院教授、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在参观展览后说:“展览虽然在体量上不算很大,但所反映的类型非常丰富,特别是大尺幅的绘画,具有艺术的冲击力。”

  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涵盖了在百年党史中山东地区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成就、重大历史节点和重要人物。从《五四运动在山东》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从《济南战役》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到《希望之路——孔繁森》……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被一代代画家不断地记录着、歌颂着,建构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

  “从主题创作的艺术规律上看,展出作品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示当下主题性创作的特点。人物形象、画面叙事性、多人物的叙事性等处理手法相对丰富。”于洋说。这些作品中,有的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忠实地反映历史现场,给人以真切难忘的记忆;有的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感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激昂奋进的抗争史和奋斗史。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国画) 孙春龙

  齐鲁情怀

  “山东籍艺术家具有家国情怀,展出的很多作品值得进行个案研究。”于洋认为。山东美术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担当精神。山东是全国闻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特殊的文化土壤、革命历史背景使得山东美术创作者在艺术创作时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于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反映史诗般的革命历程、用视觉艺术的形式塑造人民形象,成为山东美术创作者进行革命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内容。《铁道游击队》的创作者、雕塑家刘大力说:“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山东的游击队,作为山东的艺术家,有责任把这个题材表现好。”

  长期在齐鲁大地上生活的艺术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为他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天然条件。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和党史故事,不同的艺术家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语言对主题进行深化,从而加深了观众的历史记忆,使其视觉史诗更加完整和丰满。展览中,以“铁道游击队”为创作主题的作品就有5件,以中国画、油画、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呈现,在视觉传达上具有独创性和感染力。

  同样,弘扬“沂蒙精神”的作品也有多幅。梁文博的《沂蒙六姐妹》,岳海波、李兆虬的《沂蒙红嫂》反映出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民为了革命胜利做出的牺牲。艺术家们从选题切入到情景转化,再到主旨的营造,都怀有对沂蒙山人民深深的敬意。他们一方面力图还原革命历史事件的本相,避免概念化的空洞表达;一方面在形象塑造上强调题材、情节的叙事性,采用多人物穿插交融的形式来表现宏大主题。

  史诗力量

  当得知所有展出作品皆为山东美术馆馆藏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说:“作为一家公立美术馆,要把艺术还给人民,与人民分享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观众可以通过图像了解历史,回望百年征程中民族的困难与艰辛,反思当代社会的问题。在图像中构建起来的史诗,也能让后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山东美术馆四楼走廊展示着中共一大至十九大历程中的大事件,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共产党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重要内容、历史意义,再现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的光辉历史。

  山东美术馆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学案例,不仅将馆藏作品进行长期展示,还组织培养党员志愿者开展现场导览,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此外,山东美术馆还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吸引观众关注党史、弘扬经典。

  通过图像见证民族成长史,通过革命题材进行美育传播。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书记柳延春表示:“‘画述百年’展览体现出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塑像、为时代立碑,深刻地体现出红色记忆的传承。通过图像了解百年党史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唯有了解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才能更坚定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认同感,激发民族责任感。”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