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国际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高扬不朽民族精神,共话一曲《黄河大合唱》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西北民族大学交响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现场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场名为“百年风华,宏音颂党”的红色音乐专场音乐会在西北民族大学礼堂举行。演出末尾,现场观众在著名指挥家曹丁的指挥下上演千人大合唱,共同唱响《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现场歌声嘹亮、群情激荡,再一次印证了这部伟大作品在今天依旧具有的巨大的感召力。这动人的一幕也是发生在于近日举行的《黄河大合唱》国际研讨会闭幕环节。

  此次《黄河大合唱》国际研讨会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承办。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词作者后人、高校教师及学生代表60余人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研讨《黄河大合唱》的“历史与传承”。与会专家学者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历史、作者研究、作品研究、演出状况、表演处理、传承的意义和创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黄河大合唱》中“黄河怨”一曲的经典诠释者郭淑珍表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音乐的‘康塔塔’,它的词曲创作和乐章间的说白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是一部表现我们民族精神的最伟大的经典之作。我们在民族救亡中唱,在与敌人战斗中唱,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唱。我们为什么会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倾注如此的情怀?其根源就是这部作品和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一样连接着炎黄子孙的深深血脉,它是用音乐来关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时,郭淑珍表达了对后辈研究者的期望,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黄河大合唱》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也希望在研究乐曲的同时展开对歌词和词作者的研究;在研究如何提升作品演唱水平的同时,也要重视对青少年教师的培养;希望《黄河大合唱》能够作为中国故事在全世界传播,出版不同演唱形式的中外文乐谱。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深情回忆了在中国交响乐团工作41年间跟随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演出《黄河大合唱》的往事。他说:“我第一次在严老指挥下唱《黄河大合唱》是在1975年,当时在纪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演出时获准演出《黄河大合唱》,广大文艺工作者受到极大的振奋。严老精心组织了乐团创作组重新整理乐谱,使之更富于艺术感染力。可以说,严老对《黄河大合唱》的诠释,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希望《黄河大合唱》这部表现中国人民战胜外虏的音乐史上的代表作永远流传下去。”

  著名音乐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着重从音乐史的角度谈了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意义。“1939年在延安诞生的《黄河大合唱》音乐建立在黄河沿线的民族音乐基础之上,又大胆地融合了西方‘康塔塔’的艺术因素,两者的交融天衣无缝。《黄河大合唱》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座音乐的丰碑,民族精神在《黄河大合唱》中得到强烈而集中的体现。”梁茂春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向延生以《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为题做了发言,道出了《黄河大合唱》在创作和传唱过程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说,1939年冼星海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7个乐章的写作,反映出冼星海高度的创作热情和极高的音乐天赋。当时34岁的冼星海已经有着23年的海外苦难生活经历。冼星海把对祖国和母亲的深沉的爱都融化在了《黄河大合唱》里。

  除了汇聚了老一辈研究者和演绎者的重磅发言,本次《黄河大合唱》国际研讨会还有诸多亮点。其一,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俄罗斯爱乐乐团团长左贞观在研讨会上首次披露他在俄罗斯共产国际档案里找到的关于冼星海的部分个人资料,为研究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开辟了新的源头。其二,一批中青年学者发表了具有全新视角的研究成果,比如:《黄河版本与传播》《抗战时期〈黄河大合唱〉在重庆的传播》 《论光未然抗战时期的歌词创作》《〈黄河大合唱〉两种版本形成动力分析》等。其三,本次研讨会特别设立了学生汇报单元,集中呈现了西北民族大学《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依托学校音乐教育带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特点传承《黄河大合唱》的丰硕成果,体现了《黄河大合唱》在当代青年学子中生生不息的影响力。

  《人民音乐》杂志原主编张弦在会议总结发言中谈道,《黄河大合唱》的意义是经久不衰的,要挖掘它在新时代的意义,还需要后辈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不断深入研究和在艺术实践中打磨,把《黄河大合唱》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据悉,西北民族大学于2018年12月成立了《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将《黄河大合唱》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传播工作。该中心用3年时间编撰的《永远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纵横谈〉续编》收集了30位作者共计39篇学术论文和记叙散文,已于202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