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首都剧场二轮演出,横跨“七一”档期——
话剧《香山之夜》成党史学习教育热门话剧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6月16日起,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香山之夜》再登首都剧场舞台,这是该剧在结束为期一个多月的基层巡演之后开启的新一轮演出。

  该剧从今年3月25日起正式开启首轮演出,以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和高度的思想性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良好口碑,13场演出全部爆满,观众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成为各个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首选剧目。为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观演需求,自5月7日起,《香山之夜》开启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巡演,先后在北京大兴、昌平、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顺义、怀柔、延庆、石景山、通州等城区及单位演出18场。

  此次下基层是北京人艺近年来规模最大、最密集的基层巡演。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演职人员转场十余个舞台,与数万名基层党员观众近距离互动,他们中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青年学生、劳动模范,大家第一次在自己身边的舞台上观看北京人艺话剧,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对《香山之夜》给予了热烈回应。家住北京天通苑的一位观众说:“整部剧仅用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角色就把新中国成立那么辉煌的历史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老师留言说,剧中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毛主席画外音的舞台设计呈现令她印象深刻,“演员的表演功底非常扎实,塑造出了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姚伟对最后蒋介石落寞退出舞台的背影和毛主席以伟岸身姿屹立舞台中央印象深刻,“这一幕表达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的胜利,预示着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已经完成30余场演出,《香山之夜》不仅将艺术真正送到了基层、送到了普通观众身边,更让主创们从中收获了持续的创作动力,剧作在舞台表演和与观众的交流中不断打磨,更加醇熟。 “鱼儿离不开水,戏剧也离不开观众,所以我们要真正走到观众中去,把鲜活的党史播洒到观众心中,让它生根发芽。”该剧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表示。主创们从细节入手下功夫,精益求精。一个转身、一个动作,都不只是舞台动作,更是来源于演员对于人物的深入理解。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斑对此深有体会,“这次走入基层,对我帮助特别大,因为我们是真正的和人民在一起,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我体会到了人民的力量。因为毛主席就是从人民中来,他了解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所以他喊出人民万岁,我体会到他心存天下、心怀百姓,理解了他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在舞台上展现他的时候就更能做到形神兼备。”而另一位历史人物蒋介石的扮演者方旭,从不断的演出中找到与人物的契合点,让内心和角色更加贴近,“塑造角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历史人物,要演出人物的思想逻辑,而不只是腔调。 ”在巡演中,另一位蒋介石扮演者邹健称,这是一次光荣的任务,“我自己是一名党员,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来演绎党的历史,感到非常光荣。同时,通过巡演的多场演出,感觉自己的信念感明显增强了。”

  在“七一”即将到来之际,为满足党史学习教育需要,本轮演出安排14场党史学习教育专场,目前,已有超过百家单位预约订票,将在“七一”前后营造浓厚热烈的学党史氛围。同时,该剧已被列为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推选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之一,将于6月22日、23日在首都剧场进行专场演出。据悉,《香山之夜》二轮16场演出票已全部售罄。观众们的观演热情印证了北京人艺创作这部戏的初衷——在舞台上创作出集教育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艺术精品,用优秀的作品去引导人、鼓舞人,承担起舞台艺术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担当。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4日,横跨整个“七一”档期。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