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大戏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联合演出的话剧《红色的起点》,将于6月30日至7月11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演出10场。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红色演出季”演出剧目,《红色的起点》在“七一”档期隆重上演,旨在于舞台上立体建构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带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伟大历史时刻,让人们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忠诚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
话剧《红色的起点》以叶永烈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创作蓝本,在忠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大胆打破了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1919年、 1920年、 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3年“大事记”,创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过程。
编剧团队代表罗兵表示:“中国的革命之路是一条红色之路,因为这其中充满了鲜血,充满了热情,也充满了正义。”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北李南陈”相约建党,再到《共产党》月刊等思想理论刊物不断涌现,100年前的进步青年用他们的智慧和热血让全世界听见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声音,也拉开了崭新的红色历史新篇章。据了解,在话剧《红色的起点》中,角色遴选主要依托于历史史实,选择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角色之间并不严格区分主次,关键角色会通过大段独白来还原经典历史场景。
如何将46万字的原作品内容进行提炼?如何把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演绎得真实鲜活?如何补全隐藏在历史中的细节?如何用中国美学讲述中国故事?如何用当代的舞台艺术手法去展现100年前的红色历史?这都是对主创团队的考验。
作为话剧《红色的起点》的总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创作要从原点出发。我们试图回到现场,带着询问,与剧中人对话。”田沁鑫表示,主创团队在遵循历史环境真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守正创新,将人世阅历、点滴情怀化作人物和剧情,用戏剧的方式去感染观众。“叶永烈先生的著作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实与资料,也为我们的戏剧改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书中的人物生动而鲜活,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改变与成长。希望话剧《红色的起点》能帮助观众更好地去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环境和其必然发展壮大的原因,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感受共产党的初心源起,感受开天辟地的‘七一光芒’。”
话剧《红色的起点》主创团队云集了众多优秀青年艺术家,导演罗兰联合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王琦、温晓楠,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电子音乐家孙大威,服装设计魏巍,造型设计江和平等,凭借当代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力争让这部红色题材剧目呈现出极富生命力的时代气息。舞台上,演员们身穿黑色服装,十几把椅子将极简风格的写意式舞美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何切割的舞台空间、十几块多媒体电子屏环形成的舞台背景、电子音乐等元素,让话剧《红色的起点》有望成为一台立足于当下的“红色经典”。
与此同时,剧组还大胆启用年轻演员,整个演员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罗兰表示:“演员们与参加中共‘一大’的历史人物在年龄上十分吻合,每个演员都彰显出青年人应有的朝气蓬勃和青春热血。”据了解,除学习党史、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和影像资料外,演员们还接受了数周的形体及台词训练,这让他们在从精神上接近原型人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更真实地再现原型人物的气质与形象。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