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太行——得道多助(中国画) 赵志田
1962年6月初,我们中央美院国画系二、三年级同学,在李斛、刘勃舒先生的带领下到河北涉县下乡“实习”。那里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129师司令部所在地,老师要求我们要向八路军学习,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除了下地干活,每天起来先给房东家挑水、扫院子,晚饭后和乡亲们聊天、推碾子、抱孩子。那时距抗战结束不远,许多老乡家都住过八路军,我们画的老人大都是八路军的“老房东”,其中一位老人说“刘伯承在我家住过”。聊天时,他们很自然地讲述起八路军同人民血肉相联以及抗日的故事,50天下来,我们与乡亲们建立起深厚感情。我也曾沿着漳河水往上一直到左权将军牺牲的地方,在左权将军纪念碑前,心潮澎湃。
1964年我们着手毕业创作,我与马振声合作,再次拿起背包奔赴狼牙山,五壮士连的连长(他作战时瞎了一只眼睛,留在村里了)派一位民兵带领我们沿着五壮士阻击敌人的路线一路讲来。为阻击敌人,他们选择了最难走的路线,从“阎王鼻子小鬼脸”一直到跳崖的地方。我们重走抗战的战场并进行了创作,用画笔表现抗战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那个年代,表现抗战的作品非常多,抗战这一主题在我心中久久难以忘怀,很自然地和我的童年联系起来……
我于1940年出生在河北省晋州市农村(现属石家庄市),这里曾是侵华日军的大据点,我们村南有石德铁路,北有沧石公路,南边的马于镇就驻有日军,北边的沧石公路上就有日军的“炮楼”是敌战区,晚上八路军活动。县大队、区小队搅得鬼子不得安宁,鬼子也不断反扑、扫荡,我也目睹了鬼子端着刺力冲向沧石公路的场面。作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尽管还不懂事,但那一幕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想起来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童年听到乡亲讲过不少打鬼子的故事,村里人都会几句土日语,他们编成了顺口溜:“八格雅鲁是混蛋,咪西咪西是吃饭,勾干勾干是换换……”当时听了只是哈哈一笑,其实这才是实实在在、刻骨铭心的“生活”,它为我提供了将抗战生活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动力。
1985年,我正式决定画抗战题材作品《烽火太行》 。这年初秋,我从晋北的大同顺着太行山南下,到访五台山、定襄、文水直到八路军纪念馆的武乡,又步行两天多到了彭德怀同志指挥部所在地“麻田”。以后每年花一些时间去太行山探访,河北境内到过涞水、易县、涞原、阜平、平山等地,每到一地就拜访当年的老民兵、老村干部、老八路,画速写、收集文字资料。每到一地,都受到这些老人的热情接待,他们说:“ ‘上级’还没忘记我们。”
正式进入创作却使我时常困惑,由于这个题材实在太大,知道越多,资料越丰富反而越难入手,选择什么?如何构图?反反复复,画了许多草图。这其中,我还画了几幅作品反映朱德同志帮助乡亲推碾子,以及讲抗战的《太行情》《老房东》等作品。直到2005年,我才完成了《烽火太行》长卷,在画院观摩时,大家给予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当年即被人民日报社借去,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并在《人民日报》专版上刊登。
2009年,中央党校借展。2007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再次展出这幅作品,以后这幅画在媒体上多次刊登。2015年,中国和俄罗斯联合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活动,我在原画基础上创作《巍巍太行》一幅作品,于当年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展出,9月16日在莫斯科展出, 9月1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展示了此画。我还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
通过此访,我感到意犹未尽,决心再创作再加工。我突破了原先形式,分为6幅独立的画面重新构图,充实和增加内容,艺术上再加工,在人物塑造、色彩、笔墨的运用方面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一幅《鱼水情深》表现八路军进驻太行山,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和生活,党的领导到了太行山。第二幅《铜墙铁壁》表现八路军发动群众,形成了抗战高潮,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的热烈场面。第三幅《共谋抗战》表现“国共合作”共谋抗战大计。第四幅《得道多助》表现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援,除人们熟悉的白求恩、柯棣华,还有帮助我党设立电台的英国朋友林迈可,帮助八路军购买药品的法国医生贝熙业以及在华日本人反战联盟的活动等。第五幅《正义之歌》表现正义必胜,经过十几年坚苦卓绝的“抗战”,侵略者成为人民的俘虏。第六幅《普天同庆》表现普天下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直到2019年年底,在我80岁到来之际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