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启了《村庄·脸庞》驻地摄影展
栏目:一线报告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村庄·脸庞》第三季驻地摄影展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童皎村—孔家村展览 得天Z团队 摄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童皎村—孔家村路边石墙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胳膊挎着一篮子绿油油的青菜,很专注地看着石墙上的照片。

  近日,《村庄·脸庞》第三季驻地摄影展在这里开展,影展主题为“舍小家为大家·古村作奉献”。“我真的没有想到,我在村口随手拍摄的村民搬运竹片的照片会被选为本次影展的大海报,真的好开心。”现居宁波市海曙区的摄影人孙华萍难掩兴奋之情。

  何为“舍小家为大家·古村作奉献”?上世纪70年代,为了西乡22万亩农田的水利灌溉,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皎口水库附近村落“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做移民”,孔家村、童家村、王岙村、小皎村移居到半山腰,如今合称童皎村。2020年入冬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使得水库水位不断下降,日渐干涸。处于水库末端曾经被淹没近50年的村落遗址显露出来,水下的宗祠、庙堂、祖屋、埠头、仓库、晒场等设施一一重现在眼前。当年参加旧宅搬迁,见证水库建设的村民大多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故园重现,不少移居外乡的村民回到家园旧址,寻找那段令人难忘的回忆,获得情感上的慰藉。

  据策展人周伟平介绍,得天Z团队通过半个多月的走访及拍摄,走访水库上的童家村、小皎村、孔家村、王岙村,记录搬迁后按原样重建的百年老宅及带上来的老物件,还为村民们拍摄了生活照、肖像照、集体照,意图展现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原古村的风貌风情、记录村民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涵盖“故园”“留守”“生机”3个主题板块的驻地影展,以此缅怀这段历史,表达对村民的敬意和感恩。

  以摄影传递真善美

  《村庄·脸庞》第三季团队成员有9人,有年轻的学生,也有70岁的老人,主要成员年龄在50岁以上,他们都热爱摄影、热爱生活,尤其偏爱人文纪实摄影。

  孙华萍曾于2018年11月路过皎口水库,拍下了当年的蓝天、白云和青山围绕的湛蓝水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处于江南水乡的宁波皎口水库曾经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一年四季无论何时路过都会禁不住美景的诱惑下车拍拍照。2020年秋冬以来,由于雨水少、干旱,导致河水枯竭,鱼虾全无,河床上到处都是蚌壳。当初为建水库淹没了近50年的村落遗址,露出水面。”孙华萍目睹了如今焦渴干裂的皎口水库,痛心无比。她说:“裸露、干裂的库底上散落着蚌壳、树根、桩,还有遍地的垃圾……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以为行走在干旱地区。”

  方淑英外婆家的地基也在这里,当她跟村民聊起自己的外公、外婆、舅舅后,村民都热情招待她这个70岁的外孙女,一下就泪奔了。“皎口水库村民搬迁至山上也几十年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当时被淹没的房屋地基。许多搬迁外村的原村民和后代纷纷驱车前来寻祖地基,非常感人。”她说:“村民还领我下水库,帮我寻找外婆家的地基。老会计指着那些发黑的地块说,这是大木桥地基,那是小竹桥地基,这里是祠堂,你外婆家在这。”听着村民的介绍,方淑英儿时的记忆喷涌而出,兴奋地跟村民讲起儿时的故事来。

  如今的移民村在党的政策关怀下、村民世代勤奋努力下呈现一派生机:搭建的大桥联通了两岸,铺设的水泥路便利了往来;村里集资重建的祠堂、庙宇、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自助微诊室进村,打通问诊挂号的“最后一公里”,与村医一起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毛竹制成的竹踏板脚手架见证了城乡的建设发展;又是一年播种时村民在田地里开垦田地、播种芋艿……

  第一次参与自己作品的布展,孙华萍既紧张又兴奋,随着一幅幅作品上墙也由衷感到自豪。村民们一开始或者好奇,或者纳闷,慢慢地也主动帮忙,等熟悉了,还很得意地向观展人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宁波市摄协主席戚颢在朋友圈了解到影展信息,自驾一个半小时前往观展,还邀请展览在宁波摄影节上亮相。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项目后产生的第一个疑问是,村民们愿意配合你们拍摄吗?我们与村民素不相识,他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去干什么,做这件事有什么目的。为我们的采访拍摄牵线搭桥的村里老会计童师傅说‘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这也是我们和村民关系的真实写照。”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王雅灵说,《村庄·脸庞》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公益的、草根的。为村民拍肖像,打印出来赠予村民;拍摄农副产品代言人,为村里的土特产做宣传;驻地打印照片做影展,为村里和现场的每个人而展出。村民们会看到摄影师在这里忙前忙后……

  《村庄·脸庞》给王雅灵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摄影可以传递真善美”,“这是每一位团队成员身体力行为摄影所做的诠释。”她说:“我们记录城市化进程中正在消失的村庄,用摄影表达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关切,那里藏着我们心底共同的关于故园、乡愁、离别、相聚的共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的驻地项目之所以有今天的样貌,本质的出发点就是回馈村民、尊重与感谢被拍摄者。”

  记录即将消失的村庄

  《村庄·脸庞》驻地摄影展目前完成了3季。一路走来,周伟平感受到周边涌来的越来越多的热情和激情。

  早在2015年,周伟平就开始为宁波市各区档案局拍摄50个乡村影像档案调查项目。“在深入各个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村里都是留守老人、儿童,尤其有很多无人村。我就开始有了拍摄人们住过的村落留下来的痕迹的想法。”他说。

  但是,第一次找村庄的过程也不是很顺利。2019年9月,周伟平应摄友魏波之约去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拍摄兴旺村,了解到兴旺村扶贫项目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原生态水族村寨。“那里只有几户村民、十几个人。我俩用3天时间采访、拍摄、布展、撤展,完成了《村庄·脸庞》第一季驻地摄影展,深受村民欢迎。”当时,周伟平带的A3长纸幅面90×60厘米打印机,20分钟才能打印出一张黑白照片,结果发现村民非常喜欢黑白肖像摄影。

  第二季驻地摄影展以“户外经济古村生机”为主题,是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一个人迹罕至的村庄——公盂村举办的,当时正值2021年春节前夕。这座村庄坐落在风景如画的600米高山上,是浙江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庄,属于未经开发的原生态村落。20年前,村民柯茂水从驴友身上发现了商机,办起了公盂村第一家农家乐。从提供5元一晚的地铺到供应近千张床位,从自住小屋发展到能接纳300余人的农庄,年收入从1万元增长到近20万元,并带动了整个公盂村农家乐的发展。

  这一次有老中青三代6位摄影师参与,策展“驻地计划”更加清楚明确。周伟平与魏波先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踩点,对驻地计划的落地村庄进行确认。实地踩点的环节主要完成村民访问、选题切入点的筛选、试拍(照片出样、设计海报、文案宣传)等主要任务。驻地计划实施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具体包括釆访拍摄、视频拍摄剪辑、环境肖像拍摄、选片编辑、打印、布展和撤展。公盂村不通公路,只有一条货运索道往返于山顶和山脚之间,正是借助这条索道,摄影师们将打印机带入深山,给村民们举办了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摄影展。

  同期,摄影团队还走访了只有一对82岁老人留守的苍山村,为老人拍照、贴春联,送老人红包,陪二老看影展;在只有3户6个人的上坪村,拍摄了当地的土特产、农家乐代言人的环境肖像照以及杀年猪、打麻糍等年味浓郁的场景。“其实一个摄影师,你能蹲下来,真诚、平等地像朋友一样与村民交流,绝大部分村民是很愿意来配合你拍好每一张照片的。我们每张照片都记录被摄者姓名、地址、事件等,很少去偷拍。 ”周伟平说,驻地摄影总开支不多,但是效果却超出预期。

  王雅灵认为,《村庄·脸庞》驻地摄影项目,每一期都完整呈现摄影的前期、中期、后期全流程,包括选题策划、驻地拍摄、驻地影展和网络传播。其中,驻地影展真正做到“即拍即展”,这一环节不仅实现了摄影作品“数媒—纸媒”的第一时间转换,挑战了摄影作品呈现的时效性,同时也是对团队的图片编辑能力和策展执行能力的综合考验。网络传播是驻地影展项目后续影响力的载体。通过项目公众号这一窗口,每一季的内容有了一个集中展示和对外传播的平台,形式上融合摄影、文字、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传播效果的实现得以增强。

  由于驻地项目的完成周期一般都在一周内,除去采访、拍摄、选片、组图外,留给布展、展览、撤展的时间非常短。《村庄·脸庞》驻地影展“即展即撤”,让王雅灵联想到“快闪”。她说:“执行驻地影展时,几乎每次都在体验‘刚一开始就马上要消失’的感觉。就像我们所到的每个村庄一样,这些村庄都与‘消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的影展也是一种现实中的消失。我们记录消失中的村庄,也制造和深度参与了一场消失——影展的存在与消失。”

  周伟平有一个念头,希望先从浙江省内,再辐射到全国,找到一个个即将消失的村庄,为村民们留下故园的记忆。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