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阳节包含了两个最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尊老敬老传统,另一个是祈福禳灾的传统。我从汉代的赏赐老人鸠杖的制度说起,围绕“鸠杖首”来龙去脉,追溯尊老文化大传统的历史渊源。
1959年和1981年,在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 ,其中“王杖诏书令”简26枚,引起史学界轰动。竹简记载汉高祖给七十岁以上老人赏赐“鸠杖” ,“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 ,又称为王杖。七十岁以上,持王杖的老人地位比照六百石官俸的官员,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做买卖不用交赋税,欺负持鸠杖的老人,视同蔑视皇帝,轻者重罚,重者弃市。
从甲骨文看,“老”字的造型就是依杖者的老人形貌。关于鸠杖的起源有西周说,汉代说,原始社会说。《周礼》中有王赐老人尊贵礼物为手杖。 《后汉书·礼仪志》有“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的记载。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出土“错金银铜鸠杖首”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有“青铜鸠杖首” 。甘肃武威出土木质鸠杖5根。
民间传说认为,在楚汉战争中,因为斑鸠落在刘邦躲避的井沿上,误导了项羽,让刘邦躲过了项羽的追杀,是汉代鸠杖制度的动因。笔者参考文学人类学同仁调研的成果,认为国君赏赐老人的拐杖以“鸠”为饰,有更为深远的文化传统。古人认为鸠是鸷鸟,又称为戴胜。青铜铭文中鸠鸟头上戴有象征王权的斧钺“胜” ,象征王权的权威与社会治理能力。
笔者认为,鸠杖形制起源很早,它是上古以口耳相传,大脑记忆为知识传承载体的社会形态下的“物证” ,是“权杖”的前身。在传统口传心授的社会形态中,年长者见多识广,是智慧的象征,同样是族群的意见领袖,并成为事实上的权威。知识就是权力。汉代的“王杖诏书令”从国家层面,复兴鸠杖形制为制度的形式,复活了这一上古文化传统。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