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这位30岁出头、现任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日益现代化的时代中坚守中华古老艺术的代表者。洋溢着青春热情的年轻人,如何对古老的昆曲发生兴趣,又是如何对它难舍难分?昆曲在这一代年轻演员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现实生活有太多新鲜的选择,您是如何走上学习昆曲这一古老艺术的道路的?我想,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选择昆曲不是很容易就下得了决心的。
张军(以下简称“张”):改革开放给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方式也在增多,戏曲已经成为众多艺术中非常古老的一种。但古老并不等于过时,昆曲的吸引力依然存在,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不错,性格略显内向,爸妈希望我在文艺方面有所专长,就送我去少年宫,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二胡和手风琴。12岁那年,正逢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班来招生,在老师的推荐和父母的鼓励下,我拿着二胡去考演奏班,可水平有限,未能让考官满意。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带我去参加考试的老师见我很沮丧,建议我说,你再去问爸妈要一块钱,楼上在招演员,要不要去试一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把一块钱和命运攥在了手里面。我乖乖地唱了一首歌,表演了一段小品,考官喊我上前,撩起我前额的刘海说,这小囝卖相不错,准备复试吧。最后,我终于脱颖而出,被戏校正式录取。
看上去,选择昆曲对我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但若不是昆曲艺术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怎么会让我的父母同意这一选择呢?若不是这些巧合,也许我也不会踏实下来学习了。
记:选择了这条道路不容易,坚持下来就更不容易,特别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坚守昆曲,令人感佩。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的?
张:当今社会中有浮躁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昆曲艺术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不再有鼎盛时期的风采,但也参与了这一发展的过程。为这一发展付出心血的首先是我的前辈,他们的执着给我带来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而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我的恩师蔡正仁先生。
蔡老师对学生十分严格,尤其是在嗓音和声腔、行腔的运用上。在我毕业进团的头一年,老师认为我的嗓音还需要提高,便要求我每天提早一小时上班,在练功房里吊嗓子,他也8点来陪我一起练习,每天如此,坚持了数年。我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也学着老师刻苦的精神。蔡老师在专业上的精益求精,一直鞭策着我走过青涩,在昆曲声腔和表演艺术上,蔡老师多年积淀而成的独特风格,也指引着我进一步走向成熟。所以说,对于昆曲艺术来说,不管在什么时代,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尊重它,并为此付出心血,你就会感到踏实。
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些古老的剧种比较隔膜,但他们又是潜在的观众,能否吸引他们是未来昆曲是否能发展下去的关键,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张:戏曲真的艰涩乏味吗?显然不是。单说《闹天宫》,满台的真功夫,就算你不懂,也能看个热闹吧。但事实怎么样呢?我们剧团的小剧场最多可容纳两百余名观众,平时周日演出,来个二三十人已是可喜的了,台上比台下人多是经常的事。话又说回来,记得有一次,为一群驻沪外国领事的夫人们表演,我们现场演示了旦角上妆的全过程。在我们眼中,一个半小时的化妆穿衣,早已习以为常,可是那些领事夫人们却惊叹不已,每贴一个片子都询问半天,直呼“Wonderful”!
有时我会想,面对现代社会品质和品位都在提升的舞台,古老的昆曲应该有怎样的表达?呈现怎样的面貌?如今的上海昆剧团,已经有了累积10年“昆曲走近青年”的方法和经验,同时,它还兼顾传统老戏的抢救和古典新编剧的创排,以及像全本《牡丹亭》、《长生殿》这样的大制作。社会在变,如果我们只是固守在自己的空间里,是不行的。
所以,为了吸引年轻人关注昆曲,我们开展了“昆曲走近青年”活动。在同济大学演出大获成功之后,我们用这样一场普及性互动讲演晚会的模式,走遍了几乎申城所有的高校,以10年300余场的记录,创下了上海昆剧团单项演出之最,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记: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昆曲同样面对着诸多影响,您自己的生活状态怎样?这对昆曲会有什么影响?
张:为了工作需要,我得翻看很多昆曲表演艺术的资料,包括书和影像,得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背台词、练身段。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将决定他的精神状态,所以我的生活应该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只有昆曲。我有很多业余爱好,虽然挺花时间和精力,但都让我十分享受。我对新鲜事物高度敏感,而高速发展中的上海、中国乃至全世界,又是如此多元。虽然昆曲历经600年的积淀,本身已非常丰富,但是我觉得不能那么单一。我要接触各类资讯,从中吸纳更多的新知识,而这些都将会对我的昆曲表演有所帮助。
张军(右)在昆曲《长生殿》中饰演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