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基层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作者:文/林琳 图/高扬 安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面向基层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改革开放30年中的中国剧协

  ◆1979年《人民戏剧》改版为戏剧评论刊物,1983年恢复“文革”前刊名《戏剧报》,1988年更名为《中国戏剧》,这个至今已出刊619期的戏剧刊物,30年来为中国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于无声处》的一声惊雷,中国戏剧揭开了全新的篇章,两场同月同日却相隔30年的研讨会,跨得过时空的变幻与更迭,却跨不过几代戏剧人对事业绵长而炽热的满腔挚情。

  ◆从15朵的新枝勃发到537枝的全国绽放,23年的成长使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当代中国戏剧史上历经了从“口碑”到“丰碑”的锻造之路。

  ◆9月的西班牙,中国在国际剧协第32届世界代表大会上以高票先后当选为国际剧协执委会和常委会成员国,这是中国戏剧当代发展的见证,也是它未来突破的希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剧协与全国的戏剧工作者一同经历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剧协不断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环境,逐步探索着改革创新的道路,谱写着一页页崭新的历史。以下描述的仅是中国剧协在30年历史长河中的几个片段。

  从《人民戏剧》到《中国戏剧》

  1978年5月27日至6月5日,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宣布全国文联和所属协会陆续恢复。期间的6月4日上午,中国剧协举行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由张庚主持,剧协副主席曹禺讲话。会议形成决议,宣布中国剧协即日起恢复活动,剧协书记处即日起恢复工作。

  那时候社会上主要开展的是拨乱反正、平反昭雪、肃清流毒、解放思想工作。2008年11月21日,在中国剧协的二楼大会议室里召开了话剧《于无声处》晋京演出座谈会,很多专家抑制不住内心思绪的涌动。30年前的11月10日和21日,《人民戏剧》与中国剧协先后在东四八条和北京工人俱乐部召开了话剧《于无声处》的座谈会,这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演出的话剧,似一声惊雷轰动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两次座谈会均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曹禺主持。作者是上海热处理厂的宗福先。这部以1976年天安门事件为背景的话剧,被认为是“文革”结束后第一部反思性的戏剧文学作品,是戏剧界的第一声“惊雷”,随即首都各演出团体陆续上演《于无声处》。30年过去了,第二次来到东四八条的宗福先已是两鬓斑白。这次的座谈会,依旧由中国剧协和《中国戏剧》主办,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伟主持,握着宗福先的手,两人眼里同样含着温润的泪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79年1月,《人民戏剧》改版为戏剧评论刊物,主编刘厚生。同时《剧本》复刊,发表全国各地戏剧作者的剧本,主编凤子。这两个刊物,后来因为“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成为戏剧界的功臣,这也是中国剧协在改革开放年代里,为促进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1979年4月25日,田汉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都送了花圈,宋庆龄、王震、方毅、邓颖超、胡耀邦等参加了追悼会。中国文联副主席茅盾致悼词。悼词中说,田汉同志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艺界的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为田汉同志举行追悼会,为他恢复名誉,平反昭雪。30年后,2008年11月15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田汉研究会、田汉基金会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深切缅怀这位兢兢业业地为戏剧事业办实事、办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剧协老主席。

  1980年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恢复。它成立于1957年,当时的社长为田汉。1960年与作家出版社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戏剧出版社恢复后,主要出版戏剧专业方面的书籍,下设话剧、戏曲、外国戏剧、宝文堂、戏剧连环画5个编辑室。1980年春,《外国戏剧》恢复出版;1981年,《中国戏剧年鉴》创刊。中国剧协进入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

  1983年,《人民戏剧》恢复“文革”前的刊名《戏剧报》,1988年更名为《中国戏剧》,至今已出刊619期,在戏剧刊物甚至在全国的期刊里也算是“老大哥”了。 30年里,这本刊物除了举办表导演研讨会、舞台美术研讨会、新世纪杰出导演研讨会等在全国影响非常大的活动之外,还掀起过几次值得圈点的全国性的戏剧观大讨论,即1983年开展的“话剧如何争取观众”大讨论,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1985年到1986年用了一年半时间,开展了关于戏剧观念问题的大讨论,反响十分巨大;20多年后,戏剧界积蓄的热情与思考终于在2003年爆发,当时《中国戏剧》用了一年的时间开展了当代中国戏剧命运大讨论,众多戏剧专家学者年底会聚佛山,在有关戏剧命运的交锋中,碰出睿智的火花。

  1979年和1985年第三次、第四次剧代会召开,曹禺当选为剧协主席。1998年第五次剧代会召开,李默然当选剧协主席。2005年第六次剧代会召开,尚长荣当选为剧协主席。剧协办公楼经过装修美化,面貌一新。2008年初,中国剧协有了自己的会徽。

  这30年里,中国剧协全体人员在各届主席团和分党组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了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活动、纪念梅花奖创办2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话剧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戏剧活动,创办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中国戏剧节、中国校园戏剧节、小戏小品艺术节、BESETO(中韩日)戏剧节等,与此同时,着力加强与国际间的戏剧交流,首次在中国南京举办了第31届世界戏剧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梅花奖”组成“梅花团”

  进入80年代后,戏剧由一度的繁荣期转入衰落期,戏剧危机之声此起彼伏,演员队伍青黄不接,为了使戏剧表演艺术重新焕发青春,当时《戏剧报》主编刘厚生、方杰,副主编游默等考虑由刊物出面举办一项中青年演员的评奖是需要而且可行的,几经商讨,并得到剧协书记处和主席团批准,于1983年第12期《戏剧报》上刊发了“1983年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评选启示,并经慎重研究、协商,成立了评选委员会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经讨论,推举阿甲为主任委员,舒强、刘厚生为副主任委员。在第一次评委会上,评委们认为,为了进一步明确这次评奖的意义和目的,可借“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将本刊举办的“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命名为“梅花奖”,以鼓励广大的中青年演员勤学苦练,攀登高峰,为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随后,《戏剧报》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研究所的部分戏曲评论工作者,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演系部分教师以及首都部分戏曲、话剧观众,举行了几次小型座谈会,征求对梅花奖评选工作的意见。著名画家吴作人为“梅花奖”挥毫作画,以峻拔有力的笔触,展现出一枝新枝勃发的红梅,象征着我国戏剧艺术繁荣、喜人的景象。从此梅花奖的奖盘就是这枝梅花,一直沿用到今天。首届推出了包括刘长瑜、李维康、李雪健等人在内的15朵鲜艳的“梅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届梅花奖评奖时,公布了“五不照顾原则”:不照顾剧团,不照顾地区,不照顾剧种,不照顾行当,不照顾名演员。此举在舆论界产生强烈反响。由于评委都是戏剧界名家,加之评奖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梅花奖的名声甚佳,剧团挤破了头来争梅花奖。

  前五届梅花奖的发奖仪式及获奖演员的演出活动,都是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并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影响很大。1989年,一年一度的第6届梅花奖颁奖大会首次走出北京,来到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深圳发奖。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薄一波、宋任穷、谷牧以及文艺、戏剧界的领导人曹禺为大会题词祝贺。

  也是从第6届开始,评委会做了较大调整,人数由45人减少到32人,中直和北京市各剧院(团)负责人,即在职的,有利害关系的,不再担任评委工作。1989年7月,《中国戏剧》在刊物上刊登了梅花奖评委会守则,明确了“要积极、认真地看戏”、“要公正、负责地评选”、“要拒收礼物”,敬请群众监督。梅花奖评委会守则的公布表明了主办者维护梅花奖威望的信念,也表明了在培养表演人才和促进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提高方面发挥它强大作用的决心。

  到第7届评奖时,已经进入90年代,文化部除在评选以及颁奖活动指示外,还决定拨款支持梅花奖评选工作。当年的颁奖大会仍然在北京举办,中央领导同志李瑞环、王震、宋任穷、习仲勋以及王忍之、贺敬之、朱穆之、荣高棠、高占祥等出席大会并向获奖演员颁奖,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向全国亿万电视观众直播。本届获奖者多是来自基层、“德艺双馨”的戏剧演员。

  梅花奖自第14届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自第11届起增设二度梅,自第17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自第19届起增设梅花大奖并评出了第一位获得者尚长荣,自23届起,每两年一评。截止到2007年,梅花奖已走过了23个春秋,共评出涵盖53个剧种、30个省、市、自治区(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湾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5 37人,其中34人获二度梅,3人(尚长荣、茅威涛、宋国锋)获梅花大奖(三度梅)。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文艺“二为”方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中国剧协于2005年6月组建了梅花奖艺术团,名誉团长为尚长荣,团长为董伟,艺术团所有成员均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建团以来,艺术团本着“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了“送戏下基层”和“送欢乐下基层”的公益性演出活动。梅花奖得主先后深入河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江苏、浙江、山西、辽宁、吉林、广东、北京、黑龙江、等省区的农村、社区、工厂、学校、部队、福利院等基层单位进行公益性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条件虽然艰苦,但场场爆满、欢声雷动,观众的热情让演员非常感动。三年多来,梅花奖艺术团共在国内23个省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演出了76场,共有49个剧种的196名梅花奖演员参加了演出,观众达到30余万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瞭望》新闻周刊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已逐渐打造出了一个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梅花奖艺术团成为中国剧协开展多种文化惠民活动的主力军。

  走遍全国的戏剧节

  1988年中国剧协创办了中国戏剧节,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戏剧创作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繁荣。首届中国戏剧节于当年12月6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有30个演出团体、包括18个剧种的20台剧目参加。剧目丰富、风格多样、演出水平高,成为本次戏剧节的重要特色。刘厚生在“首届中国戏剧节序”里说,“历来的集中演出,都是由政府或主要由政府主办。而这次戏剧节则由中国剧协及其分会以群众团体的身份主办,其经费也采用社会集资为主的方式,这是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一次重大实验,它应该有助于百花齐放方针的深化体现和戏剧社会化的进展,也可以减轻一些政府的负担。”这次戏剧节在北京和许多地方产生了强烈反响,很多剧团克服困难争取参加戏剧节的热情实在令人感动,社会各界包括资助单位都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巨大关注和支持。第一届戏剧节的口号“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是对社会各界的观众而提的,戏剧工作者的热情与豪气,群众的厚爱和温暖,使组织者提高了信心和勇气。

  杨尚昆、李先念、薄一波、宋任穷、邓颖超等同志为首届中国戏剧节写了题词或祝词,邓颖超同志在祝词中说:“听说这次戏剧节是戏剧界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举办的,有很鲜明的群众性和民间性。这种戏剧和社会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很好,我认为这可能是办戏剧事业的一种方式。你们的奋斗精神很好,我向你们表示敬意,也请通过你们向支持戏剧事业的观众朋友们表示敬意。”首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上“四演白蛇”,一炮打响。全国除个别省市外,都组织了观摩团,人数达千余人,将“走向民间、走向社会”的戏剧节宗旨深刻地体现出来。

  第2届中国戏剧节是在中央提出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鼓舞下,于1990年11月20日-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李瑞环、宋任穷为戏剧节开幕剪彩,彭冲、洪学智、李力安、贺敬之等为戏剧节颁奖。共27台剧目轮流演出了一百多场,观众达十余万人,观众兴奋地说,看了戏剧节,等于走遍了半个中国,看到了祖国灿烂的戏剧文化,格外感到自豪和骄傲。

  1993年开始,中国戏剧节走出北京,先后在福州(第3届,1993年)、成都(第4届,1995年)、广州(第5届,1997年)、沈阳(第6届,1999年)、南宁和柳州(第7届,2001年)、西安(第8届,2003年)、宁波(第9届,2005年)、苏州(第10届,2007年)成功举办,并与当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一起举行。戏剧节不仅成为了一次艺术盛会,也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剧协也意识到制约戏剧进一步发展的许多现实问题,其中最大的隐患莫过于缺少年轻观众。为促进戏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面向未来,培养年轻的戏剧观众和戏剧爱好者,中国剧协于2008年首次在上海举办了中国校园戏剧节。

  早在2005年1月,中国剧协在北京召开主席团会和工作会期间,董伟就有了策划校园戏剧节的念头,他找来研究室的干部提出并布置完成了相关策划方案。时值中宣部调整规范全国奖项,在后来中国文联要求各协会申报奖项的时候,中国剧协深思熟虑,报了六个项目。6月,奖项批复,中国剧协原先的奖合并成一个奖项,即中国戏剧奖,下设6个子项,即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校园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两年一评。奖项调整规范以后,恢复了理论评论奖,增设了小戏小品和校园戏剧奖,扩大了奖项覆盖面,促进了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由中国文联、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市隆重举行。自征集剧目始,各地参与热情就十分高涨,有些省份为推荐参加剧目,特别举办了本省本地区的大学生戏剧节予以选拔。第一次举办校园戏剧节,组委会就收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推荐、报送的大小剧目和港澳台地区报送剧目118个,包括话剧、音乐剧、小品、戏曲等多种戏剧形式,其中大戏62个,短剧56个。经过精心挑选,戏剧节上共有来自内地及港澳台30所高校的23台剧目在上海各大院校相继上演,剧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突出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反映了当代大学校园生活和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参与演出和观摩的高校学生达3万人次,场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气氛格外热烈。

  举办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戏剧的未来在于青年,中国戏剧界许多名家的戏剧生涯就是在校园里起步的,而校园戏剧的发展对于培养戏剧新人,特别是培养一批成熟的戏剧观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逐步提高的国际地位

  中国有戏剧家协会,国际上也有一个戏剧协会。国际戏剧协会(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简称I.T.I)成立于1947年,是旨在加强国际戏剧交流与合作的国际性戏剧组织,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和资助,总部设在巴黎,每两年举行一次年会。国际剧协吸收以国家为单位的集体会员,会员国各自在本国成立国际剧协的分会,称之为国际剧协某某国中心。早在“文革”前,许多热心的外国朋友为中国参加国际剧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中国也已经准备申请参加,但一场浩劫后,直到1980年,在中国剧协的基础上,才正式成立了国际剧协中国中心,并得到了执委会的正式批准。国际剧协中国中心的主席是曹禺,副主席是赵寻,秘书长是刘厚生。1981年5月23日至6月6日,赵寻、刘厚生、萧曼、任景玉4个人带着中国戏剧家们的嘱托和希望,不远万里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参加国际剧协第19届年会。这是中国戏剧家首次出席国际剧协会议,在会议上还展出了中国戏剧的演出图片。

  中国中心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国际剧协在1984年3月27日“世界戏剧日”时,在总部巴黎举行了一周的庆祝活动,庆祝全世界戏剧艺术家们的共同节日。当时中国中心也响应国际剧协的号召,于3月下旬组织了两次“国际戏剧知识”座谈会。1991年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剧协的支持下,中国中心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办了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会聚了近百名中外戏剧专家,大会还组织了近40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青年新秀荟萃演出,影响范围很广,收效很大。

  近年来,在中国文联的正确领导下,为提高在国际戏剧界的地位,中国剧协做了大量工作,加大了对外交流的力度,不断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与各国戏剧机构的联系,扩大合作项目。先后与日本、韩国、越南、蒙古、印度、孟加拉、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波兰、希腊、埃及、苏丹、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派出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赴澳大利亚演出,在悉尼歌剧院举行大型戏剧晚会“梅花澳雪”,并由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栏目向全球华人播出;梅花奖艺术团还赴法国参加第3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并获得“塞纳大奖”,扩大了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中国剧协还于2007年、2008年分别在北京、武汉举办了中瑞“儿童之声”工作坊,该活动是由瑞典国际开发署出资,瑞典戏剧联盟和中国剧协联合主办的儿童戏剧培训及交流活动,为我国儿童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剧协积极推荐优秀剧目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各类戏剧节。2005年,派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人模狗样》剧组参加第17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获评委会最杰出社会成就奖第一名。2006年派出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实验话剧《秀才与刽子手》参加越南的国际实验戏剧节,受到观众热烈欢迎。2007年派出福建泉州打城戏剧团《目连救母》参加了印度巴厘里第2届国际戏剧节,一举荣获戏剧节最高奖——印度国际戏剧大奖,为中国戏剧争得了荣誉。同年还派出昆明儿童艺术剧团参加了第8届瑞典国家戏剧节,为我国儿童剧今后的国际交流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派出了国家话剧院的话剧《霸王歌行》参加埃及国际实验戏剧节,演出同样得到好评。

  2008年9月,国际剧协第32届世界代表大会在西班牙召开,中国以高票先后当选为国际剧协执委会和常委会成员国,董伟当选国际剧协执委会常委,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背景下戏剧事业繁荣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剧协加入国际剧协以来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的一页。

  2008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了有“世界戏剧艺术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这是该戏剧节诞生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37台剧目齐聚南京,尽展戏剧艺术的风姿。戏剧节期间还举办了以“全球化格局中的戏剧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剧协执委会会议。本次戏剧节精心的组织工作、精彩的演出和研讨得到了国际剧协嘉宾和戏剧界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剧协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加强了国际间的戏剧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剧坛的地位。

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办,全国政
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2008年8月,梅花奖艺术团庆奥运演出,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纪念话剧诞辰一百周年经典话剧片段演出后老艺术家合影

第十二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
闭幕酒会上向参演剧团颁发纪念牌

京剧《廉吏于成龙》获第九届中国戏剧
节首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梅花奖艺术团演员参加抗震救灾
心连心慰问艺术团赴陕西慰问受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