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想到北美原住民,我们的脑海中除了“印第安人”还有什么?自8月1日至10月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主办,北京皇城艺术馆协办的“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将改变公众对于北美原住民的固有认识。此次来华展出的150件(组)展品全部来自加拿大渥太华文明博物馆,展品包括雕塑、服装、生活用具等,将克洛维人、钦西安人、休伦族人、易洛魁人、贝奥图克人等绵延了15000年的加拿大原住民的生活,以“艰苦环境中孕育的极地文化”、“大平原地区的狩猎文化”、“西北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文化”4个部分呈现给中国观众。
这些展品由本次展览的加方负责人——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高原人类学研究员尼可莱特·普林斯和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展览项目负责人、安大略湖考古研究员让-吕克·皮隆选定。在确定展品时,他们根据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内“第一民族大厅”的主题“我们是多样性的,我们与这块土地有着古老的联系”来甄选展品。一些展品展示了因纽特人和其他北极地区居民的生存技能,另外一些展品展现了西海岸的节日文化和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民族生活。本次展出的大量珍品制作精美、工艺高超,艺术性强,全面印证了原住民对加拿大历史发展和世界文明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在这150件文物中,来自19世纪之前的太平洋沿岸的钦西安族雕刻师精心打磨而成的石面具尤为引人关注。与“盲”石面具配对的是一个双眼圆睁的面具,睁眼面具能够放在这个面具之内,据研究者分析,它们可能是用来表示在舞蹈仪式中的一种转变。在太平洋沿岸,这种可以变换的面具一般都是木制的,因此像这样石制的面具极为珍贵。此外,珠饰苔藓婴儿背袋由两片黑色绒布制成,里衬为深红色斜纹棉织物,边缘镶天蓝色丝带。由于有使用泥炭藓作为婴儿尿布的传统,人们把这类儿童背袋称作“苔藓袋”。这种苔藓背袋体现了19世纪末期在库钦族和其他提纳族之中兴起的一种极为繁复的装饰风格。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术品,还是一件可移动的体现母爱的象征物。
无论是石面具还是苔藓袋,它们反映出的都是加拿大多元文化中一个富有生机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的举办适逢北京奥运会,而加拿大又是2010年第21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个展览旨在为北京奥运会增添更多的人文光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本次展览是中国与加拿大两国之间长期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它将谱写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本次展览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林匹克舞台增添光彩。
据悉,该展览在北京首展之后,将在中国其他地方以及日本巡回展出。本次展览源于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在北京签订的首次展览交流协议。作为交流的一部分,加拿大文明博物馆于2007年5月举办了“来自中国的珍品展”,展出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120件展品,为了解中国悠久、博大精深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加拿大原住民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举办的同时,“从当代视角体验加拿大原住民电影和文化:加拿大原住民影视作品展”同期开幕,9位影人不同的美学风格与概念方法,反映了当代加拿大原住民广泛的经历,讲述了他们各种语言、文化的独特故事。
(小熊)
石面具(钦西安族文化)
弹药袋(大平原地区某种文化)